第73章 咸阳宫(1/2)
第73章 咸阳宫
【壹】
咸阳,秦都也。渭水之北,九嵕山之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自秦孝公十二年,秦国迁都咸阳,便开始营造咸阳宫,一直到秦昭襄王时才陆续完工,历时五十余年。
继任的几位秦王也都持续进行改造、扩建、翻修,一直到秦始皇登基之后,咸阳宫依然也是其执政上朝、举行国宴、接见各诸侯使臣的重要场所。
而后,秦国每灭掉一国,就会在咸阳宫旁仿建该国的宫殿,扩建皇宫,渭水北岸便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六国宫殿。
这些宫殿都不是临时起意随意建造的,咸阳城的设计取法于天象。众多宫殿宛如众多繁星,渭水自西向东横贯咸阳城,恰似天上的银河横跨苍穹。渭水上修建横桥,像鹊桥连接了牛郎织女。修建阿房宫以代离宫,甘泉、章台、上林苑等等皆有天上星宿以对应,似群星绚烂拱卫紫微星。
渭水之北的咸阳宫,便是紫微星的位置,帝星所在。
咸阳宫“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
每年的十月,夜空的天象与咸阳城完全吻合,银河与渭水在天地之间交相呼应,各宫殿的灯火也与天上闪烁的星光遥遥辉映,真可谓是法天象地,天人合一。
而秦朝的岁首,正是每年的十月初一。
老板至今依然记得,在咸阳城初见规模那年的除夕之夜,他曾与大公子扶苏偷偷跑出夜宴,爬上咸阳宫阙门,抬头看天象,低头看咸阳夜景。
秦国的都城,与天同构,日月同辉,开太平盛世。
可惜,一切都似海市蜃楼,项羽的一把大火,让这些繁华宫阙尽为焦土。
老板仰头看着既陌生又熟悉的宫殿,没想到,他居然还能再见到咸阳宫,而且还是正殿。
说起来……他只找到了螭吻,这家伙至今仍在哑舍的屋脊上呼呼大睡。而鹞鹰和嘲风,还不知道正在哪家的房檐上吵架呢……
老板只晃神了一瞬间,就重新拉回了自己的注意力,他们现在所在的是咸阳宫正殿的最中央。
他低下头,脚下的青砖镶满了玉石,是秦昭襄王当年扣押楚怀王时的战利品,也是秦始皇一统六国后翻新扩建咸阳宫时,唯一没拆除而保留下来的东西。
他抬起头,毫无意外地看到了殿梁上高悬着的一面铜镜。
这是一面四方铜镜,宽有四尺,高有五尺九寸,据说此镜可以照见人的五脏六腑。当年坊间流传,说始皇帝上朝时就看此镜,若有胆变大、心跳剧烈者,杀之。
这要是医生在这里,听他这么说,肯定要高呼这是什么 x光机器了。
可惜当时始皇帝挂上这面铜镜,是在差点被荆轲刺死之后。本意是为了威吓刺客,后来震慑群臣,以体现他明察秋毫之能。
所以“明镜高悬”一词,最初被称为“秦镜高悬”,指的就是这面秦宫镜。当然,这不是真正的秦宫镜,这里也不是真正的咸阳宫。
环顾了一下四周,老板惊讶地发现,即便是过去了两千多年,他依然记得很清楚。甚至可以根据这些摆设,辨别出这个幻境中的咸阳宫大概是哪个时期的。
帝座前放置的错金银镶嵌铜牺尊,是从齐国王宫千里迢迢搬回来的战利品。帝座后的那一排十三组编钟是燕国灭亡之后的王族所进献。而这尊正殿帝座旁温顺低伏的铜鹿……老板眯了眯双目,确定他并没有见过这尊雕像。
想起那传说中“指鹿为马”的典故,老板低垂眼帘。
所以,这应是秦始皇已经驾崩,秦二世继位后的咸阳宫幻象。
“我曾想,由那幻阵决定棋局是否开启。若你未寻来,我则另寻他法。”一道清
朗的声音,打断了老板的思绪。
老板把视线落回坐在大殿正中央的青袍道人,觉得这个许久未见的师父,有些许陌生。
汤远已经不知所终,棋盘上掉落的那枚白色棋子正好背面朝上,用朱砂写着“汤远”两个字。老板不会天真地认为自家师父大发慈悲地把汤远送回了哑舍。
原来之前小院的那座幻阵,就是师父自己所布。可笑他还以为是赵高设下的。老板沉默了片刻,脸色凝重地劝诫道:“师父,希望你知道你在做什么……”“我知道,我等这局棋,也等了许久了。”青袍道人勾唇笑了笑,抬手整理着棋
盘上散落的棋子。
老板双目紧紧盯着棋盘,原本最开始看到师父时,棋盘上仅仅只有三四枚棋子,而不知何时,这棋盘上的棋子竟已然快要到十枚了……
殿外,传来了不徐不疾的脚步声,隐约能看到殿门外逐渐上升出现的一双鹖尾,在随着那人行进的步伐,微微地抖动着。
这应该就是那人头戴的赵武灵王的武冠。
“师父,你既然未曾被他所困,那么我也可不跟他下这局棋。”老板加快了说话的语速。
“不,这局棋,是我跟他下,不是你。你也,只是我的一颗棋子。”
随着青袍道人话音落下,老板觉得手中紧攥的棋子一动,瞬间脱离了他的掌控,朝青袍道人身前的六博棋棋盘飞去。
老板极力想要看清楚青袍道人脸上的神情,却发现眼前的景象如同被蒙上了一层水雾般模糊扭曲起来。
等他再恢复神志时,发现自己正坐在哑舍的房间内,面前甚至还放着一杯香气扑鼻的热茶。
老板不会天真地以为自己真回到了哑舍之中,这必然跟之前的小院和咸阳宫一样,都是幻象。
他没有轻举妄动,看着面前茶杯中袅袅而升的热气,陷入了沉思。棋子,若他也是棋子之一,那其他棋子,又都是谁呢?
【贰】
砖红色的高大宫墙,耀眼的琉璃瓦片,川流不息的古装人群,街对面御用监大门外看着他露出诧异表情的宫装少女……
陆子冈站在秋日午后绚烂的阳光里,有种晕眩般的不真实感。他又做梦了吗?
只是今日这梦境,太真实了些……
挎着小包袱的清丽少女走过街道,站在他的面前,好奇地仰起头问道:“陆大师,你怎么在这里?是不是要回去找司正?”
眼前少女浅笑的容颜,跟记忆中含泪挥别的面容重合了一瞬间,陆子冈便已经决定不管此时是否是梦境,都不能让面前的少女再次陷入险境。
陆子冈一把抓住夏泽兰的手腕,急促地说道:“夏姑娘,请跟我来。”“你怎知我姓夏?”夏泽兰眼中闪过一丝愕然,一双杏目又羞又恼。
陆子冈感受到掌心下的柔荑尝试性地挣扎了一下,飞快地表明了一下身份道:“十年前那顿蛋炒饭……”
夏泽兰一怔,看着面前英俊的琢玉师,越看越觉得面熟,“啊”的一声轻呼道:“你就是隔壁的那个小哥哥!”
陆子冈却来不及跟她解释。
今晚即将发生的壬寅宫变无法阻挡,而且在他用罗盘回去的那次尝试中,就算他阻止了夏泽兰回宫当值,夏泽兰也依然会被锦衣卫当成共犯抓住。那么,干脆现在就开始逃离京城。
陆子冈牵着夏泽兰的手,大步沿着记忆中的路线走去。曾经与少女在一起的时间不过几个小时,是他难以忘记的美好回忆。他后来甚至特意去了趟bj,按照记忆去了前门附近的那个小院,试图找寻一些回忆,但那里现如今已经是改建后的商业街了……
在胡同中穿梭了许久,一直快走到夏泽兰家门口了,陆子冈才注意到路人看他们的目光,立刻松开她的手,真心实意地抱歉道:“唐突夏姑娘了,子冈确有不能说之隐情。”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夏泽兰抚着被陆子冈攥出红印的手腕,神情极其不解。陆子冈面对着令他心碎的俏丽容颜,实在没法说出即将遭遇的残酷未来,只能转
身率先走进一旁的小餐馆。
父母在京城双双过世之后,夏泽兰并不想回苏州老家,而是扶棺回乡后,重新回到了京城。她一个人支撑不了父母留下来的餐馆,便把铺面租了出去,自己又因为手艺精湛被招入了尚膳监当厨娘。陆子冈知道穿过这家小餐馆,再绕过后厨,便是夏泽兰住的小院子。
此时还没到晚饭时间,小餐馆里一个人都没有,应该都在后厨帮忙处理晚上的食材。眼见着陆子冈轻车熟路地穿过厅堂、绕过后厨,夏泽兰咬着粉唇只能大步跟上。
陆子冈却并没有留意身后女孩儿的心思,他推开院门,狭窄的小院如记忆般出现在眼前,一罐罐堆迭而起的酱缸,整齐晾晒的干菜,穿好的山蘑菇、萝卜条和堆砌成一摞摞的大白菜,还有房檐下那一串串垂下来的金黄色玉米,令人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温馨气息。
陆子冈放任自己沉醉回忆三秒钟,随即便肃容回头对夏泽兰说道:“夏姑娘,时间紧迫,请您收拾细软,我们天黑前务必要出城。”
见夏泽兰闻言表情有些茫然,陆子冈也不能真直接说今晚会发生宫变,就算说了对方也不会信的,只能语气坚持地催促她尽快收拾行李。夏泽兰没法拒绝,走进了屋,没多久便挎了个比之前只大了一些的包袱出来。陆子冈虽然疑惑她为何只带了这么点东西走,但眼看着天空中的太阳一点点向西移去,也便没空纠结这个问题了。
因为他想到了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亟待解决。那就是他并没有路引。
路引算是一种出行的通行证,明朝对人口流动严格限制,只要离开家乡百里之外就要办理路引。
而且申请路引也很麻烦,换成在现代的理解,就相当于你在bj,想要去南京出差,必须要先去户籍所在地的居委会填张申请表,申请表里要写明你的姓名、年龄、工作、要去哪里办什么事、什么时间回来等等,巨细无遗。再把这张申请表上交给市里面的相关部门审核,经过一连串的操作盖章才能申请下来一张通行证,也就是路引。
在古代,出入城正常来说是需要路引的,虽然每天进出京城的人那么多,也不见得守城门的士兵会每个人都检查,但若是被抽查到拿不出来,后果也十分严重。
《大明律》中规定:“若军民出百里之外不给引者,军以逃军论,民以私渡关津论。凡无文引,私渡关津者杖八十。”
更何况壬寅宫变简直是前所未见、闻所未闻,今晚过后,到时他们只要在路上,就避免不了被人查看路引和户帖。
户帖类似于现在的身份证,他也是没有的。而夏泽兰的户帖也没有用,毕竟今晚之后,她就是通缉犯了。
陆子冈只犹豫了一瞬间,便语气坚定道:“跟我来。”
他带着夏泽兰,离开温馨的小院,穿过还没有客人的小餐馆,走过熙熙攘攘的前门大街。陆子冈从之前看到过的转世记忆中翻找着路线,直到一刻钟后,他终于看到了熟悉的牌匾。
他虽然知道这样盲目的信任有些可笑,但他就是觉得,只要找到哑舍,就没有老板解决不了的事情。
拾级而上,推门而入,哑舍门口的长信宫灯依然长明着,店铺内的古董摆设有些很是熟悉,有些却是从未见过的。唯一不变的,就是柜台后,正看着书的老板。老板穿着秦汉时宽袖紧身的绕襟深衣,上绣有一条蜿蜒的赤色红龙,栩栩如生,乍看上去就像是赤龙正紧紧地缠绕在老板身上,怕猎物逃走一样。
“啊……你们来了啊……”老板听见门响,抬头看来,如玉般的面容上,居然没有一丝诧异的神情,也没有问陆子冈为何此时应该正在楼上雕刻玉料,却又从正门走了进来。
夏泽兰却在看见老板的面容后,震惊地用手捂住了唇,遮住了即将脱口而出的惊呼声。
陆子冈并未发现身后夏泽兰的异状,而是上前两步,压低了声音道:“老板,我想要两张户帖和路引。我们今晚之前就要出城。”
他并未多说一个字,但老板就像是什么都知道一样,沉吟了片刻,微微叹了口气,站起身来朝哑舍内间走去。
陆子冈如释重负地握了握拳,他就知道老板有办法。
没过多久,老板拿着一个包袱走了出来,手上还拿着几张黄纸。“这是给你们准备的户帖和路引,夏姑娘的名字是不能用了,子冈你还用你原本的名字,夏姑娘扮作你的妹妹,改名为陆明兰。包袱里有五十两零散银票,足够你们路上销。还有两套男装,夏姑娘出门在外,还是男装更为方便……”也不知道老板是如何做到的,很短的时间就准备得如此周全,就好像是早就知道他们会来似的。
陆子冈接过户帖和路引,扫了一眼上面关于他们两人体貌特征的描写,都写得十分翔实。路引上写的远行缘由是送嫁。
这倒也解释了为何有女眷要远行。“离城门关闭还有一个时辰,朝阳门可走……”老板细细地嘱咐着陆子冈,还把
他相识的船老大介绍给他。
陆子冈感激地一抱拳,知道说再多话也是无用,抓紧时间带着夏泽兰出了哑舍,雇了辆驴车,直奔朝阳门。
bj此时仅有内城城门,十年后才会修建外城,以期抵抗蒙古铁骑南侵。这时的bj只有九座城门,日后有个闻名遐迩的九门提督的官职,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就是管bj内城九座城门内外的守卫、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等等事项的。
九座城门因为地域不同,分别所走的车马类型也不尽相同。朝阳门位于bj内城的东面,从江南运来的漕粮,到达通州后,经过通惠河和护城河,再用粮车拉入朝阳门,存放到附近的大型粮仓里,供京城官民使用。朝阳门因此被称为“粮门”。
因为漕运的发达,从江南来的船只上也不仅仅只有粮食,也带来了江南丰富的物产和手工艺品,所以朝阳门附近人口密集,商业十分繁荣。
老板指路让他们从朝阳门离开,一是因为此门离他们最近,二是朝阳门也是离通州码头最近的城门,方便他们坐船南下,一路少了许多关卡。
陆子冈查阅过许多史料,发现壬寅宫变最开始的混乱,是因为嘉靖帝受伤昏迷,方皇后主持大局,顺便利用此事除掉了倍受嘉靖宠爱的端妃,造成了宫廷剧变。等过两三天嘉靖帝清醒过来之后,事态就没有扩大,甚至连端妃的父亲和家人都没有受到波及。
所以他们只需要提前离开京城,避开这阵风头就行。
天色渐暗,陆子冈带着夏泽兰顺利地从朝阳门离开京城,在天黑前赶到了大通桥。通惠河位于京城的东部,是元代挖建的漕运河道。通惠河的名字是元世祖忽必烈所起,惠,仁也。亦惠然,顺也。通惠二字表达了忽必烈隐藏的野心。
之后两百多年间通惠河日渐淤塞,虽有数次疏通,皆都失败。直到十多年前,因为要修建大量皇家坛庙古建,嘉靖帝下令再次疏通通惠河,最终成功。而通惠河两岸也因为此举,开始重现元代时期的繁华,旅店、酒楼、饭馆、茶肆琳琅满目,被人称为北方的秦淮河。
现今陆子冈和夏泽兰两人已经可以直接坐船从通惠河的起点大通桥经通州北运河河道,一路南下直至苏杭一带。
因为通惠河水道繁忙,所以昼夜不停,但河上二十四道闸门均有开启关闭的时间,不管是离京还是进京都需要排队等待。
老板介绍的船老大见他们着急赶路,便为他们安排了一艘今晚子时一刻出发的运粮船。这艘运粮船是满载着粮食进京,回程时因为船舱已空,倒是接了一些私活。有一户殷实人家要从bj搬到杭州,正有许多家丁往运粮船上搬运行李和家具。主人自然是坐更舒适的客船,这艘船上随船押运的都是家丁,见船老大私卖船票多赚点小钱,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跟船老大约定好了上船时间后,陆子冈带着夏泽兰找了家附近的餐馆吃了顿迟来的晚餐。这里的餐食算不上精致,也算不上好吃,只能说是勉强入口。吃饭的时候,陆子冈迟疑着想要跟夏泽兰解释离京的原因,但尝试了几次都开不了口,最后只能满怀歉意地跟她保证,说明天一定会跟她好好解释。
夏泽兰面色平静,端起茶杯小口小口地抿了起来。
月亮升起,夜色渐浓,通惠河两岸也从入夜时分的人声鼎沸,转为灯火昏黄的宁静。餐馆之中的客人有许多也是为了打发时间等夜船起航的,吃完饭又叫了壶茶或者酒继续聊天的也有许多桌,陆子冈和夏泽兰这一桌倒也很是平常,只是两人并未有什么交流。
陆子冈一直四处张望着,他已经记不清当时锦衣卫是什么时间去夏泽兰的小院抓人的了,而夜色又模糊了他的时间概念,他不得不时刻提高警惕,恨不得窗棂外的运粮船下一秒就出发。
餐馆中的客人越来越少,聊天的声音也越来越轻,店小二最后都趴在柜台上呼呼大睡了,陆子冈才听见打更声。
“咚——咚!咚!”一慢两快,已经是三更天了。
该上船了,陆子冈松了口气,站起来跺了跺已经坐麻的双腿,下意识地又往窗外看去。而这一眼,却让他看到了不远处的巷子里,站着一个令他如坠冰窖的身影。
那人拥有着一头如月色般银白的长发,一双赤色的眼瞳正无悲无喜地凝视着他,那人身上穿着一袭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竟是锦衣卫的打扮!
不!这不是重点!为何这人会出现在这里!
陆子冈眼中闪过惊怒交加的光芒,最终狠狠地闭上了双眼。等他再睁开时,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