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自闭症儿童(1/2)
第92章 自闭症儿童
看起来,他们很像一群很乖的木偶。
苏郁繁的内心由开始的热烈转为哀伤,他们是鲜活的小朋友,可是却不能表达,不能互动。
他们正是活泼爱闹的年纪,乖得让人心疼。
她忍住强烈的同情,手上的刀具由外向内、由粗到细,避免过度切削导致木料破损,同时保留足够空间用于后续细雕。
蜻蜓的轮廓雕好后,她从表层到深层逐步雕琢,最后雕刻蜻蜓的翅膀和尾巴,以及触须。
她用小尺寸刻刀刻画蜻蜓的纹饰、眼睛等纹理等。
因为她选择最简单的图案,用时不到一小时完成雕刻,然后是粗磨阶段。
苏郁繁用砂纸打磨表面,去除雕刻时的明显的刀痕和毛刺,使蜻蜓更光滑。对于翅膀的镂空部分,需用砂纸卷入细棍深入打磨。
然后是细磨,砂纸进一步抛光,直至木料表面细腻平整。
完成后,再用真正的麻布擦拭,呈现木质本身的光泽。
最后的成果,蜻蜓身上的纹理不够清晰,她又重新打磨后涂刷少量清水,使木纹膨胀凸显,干燥后再轻磨一次。
到了最后的备墨阶段,苏郁繁传统上使用自制的烟墨,锅底灰加绿色的胶调制。
用毛刷蘸取适量墨汁,均匀、快速地刷在雕刻好的木版凸起的图文部分。墨量适中,过多会洇染,过少会印不清晰。
提前将准备好的纸张,平铺在刷好墨的木版上。
用干净的拓包在纸背均匀、适度用力地刷压或拍打,使纸张与版面充分接触,墨迹清晰地转印到纸上。
印刷时苏郁繁很讲究手法,尽量让印出的线条清晰、墨色均匀、画面干净。
最后一步,晾干与整理。
她小心地揭下印好的甲马纸,放在通风处自然晾干,用黑墨给蜻蜓手工点上眼睛。
这张费了心思,用尽所有努力拓好的绿蜻蜓,看上去栩栩如生,平衡着翅膀飞翔。
“现在,我已经完成了所有步骤,有没有小朋友愿意尝试重新拓印一只绿色的蜻蜓呢?”
苏郁繁刚才雕好的这一块绿蜻蜓刻版,可以反复印刷成百上千张甲马纸。
剑川甲马的制作核心就是木刻雕版印刷术。
它完美结合了木雕刻版的技艺和拓印的功能,最终生产出用于民俗活动的纸质神像或符号。
虽然刻版本身也是一件木雕作品,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批量印刷甲马纸。
制作甲马的刻版师傅,需要同时具备绘画设计能力和精湛的木刻技艺。
苏郁繁有童子功,这半年零零散散也雕了不少,对于她来说并不难。
也是目前她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木雕作品。
老师见同学们无动于衷,开始笑吟吟地鼓励大家:“哪位小朋友愿意试试拓印蜻蜓啊?你们要是完成的话,就可以从老师这里拿回你们的玩具,或者奖励你们一颗果哦。”
这时候有小朋友听懂了玩具和果,毫无征兆地站起来走向苏郁繁。
苏郁繁立刻领会他的意图,把蜻蜓木刻板拿到矮一些的桌子上,还把墨印拿过来,顺手递给他一张纯白的纸,期待他能独立完成一次拓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