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十章(2/2)
王府上下早已得知捷报,知晓朱棣获胜,作为他最亲近的人,他们也明白他的心情。
见他开怀大笑,眾人皆喜不自禁。
几个孩子围上来缠著朱棣,想听他讲述这次经歷。
往常朱棣或许会觉得厌烦,但今天,他搬来一张椅子坐下,把子女们都召集过来,兴致勃勃地讲开了。
这一讲就是一个时辰,期间孩子们不时发出惊嘆之声,令朱棣倍感自豪。
与此同时,朱元璋收到从北平快马送来的战报,在大殿上当眾欣喜若狂,甚至忍不住称讚道:“荡平沙漠者,燕王也,朕无忧於北矣。”
眾臣纷纷祝贺。
朱棣以战功首次让这些人重新认识了他。
只有蓝玉,轻蔑地哼了一声,心中甚至涌起一股狂妄的轻视之意,暗自心想:“有我在,还有太子撑腰,任你再怎么折腾,也不过是那个朱小四罢了。”
……
数日之后,燕王接到了朱元璋的旨意,以及此次北伐有功之人的奖赏安排。
首先,乃儿不等人需隨军押解至南京面圣,其次將乃儿不等部属分散编入各卫所,至於缴获的牲畜之类,则交由朱棣自行处置。
朱棣面露喜色,仅此一点,他就十分满意。
他从小就喜爱骑兵,有了朱元璋这样的指令,若不给自己的亲兵扩充七八千骑兵,实在愧对这份恩赐。
隨后,朱棣拆开赏赐名单。
他逐条查看,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当他看到李武的封赏时,仅仅被提升为百户,授予昭信校尉头衔,並分得些许犒赏三军的赏银,再无其他。
朱棣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发出低沉的声音,隨之嘆了口气,继续往下看。
第二天,朱棣返回大营,立即將封赏內容告知眾人。
不到半刻钟,整个军营里的数万將士全都知晓。
瞬间,大家脸上洋溢著笑容。
即便未能升官的人,也能分得少许赏银。
李武得知消息后,怔了一下,说不失望是假的。
他曾私下期盼过可能连升两级,如今愿望落空,难免有些失落。
但转念一想,至少百户的位置还在预料之中,並未出什么差错。
相比之下,张武升为试百户,薛禄升为总旗,而自己虽从试百户升至百户,但这回的赏赐与他人相比並无太大优势,只是赏银稍多而已。
仔细算下来,自己的功劳明显高出不少。
站在一旁的张武和薛禄见状,为了顾及李武的情绪,强忍住內心的喜悦。
李武察觉后,反而笑著对他们说道:“怎么了,你们这点事就值得高兴?”
“要是跟你的功劳相比,这確实有点不公平……”
薛禄说道。
“胡说,哪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
连升两级哪能那么容易,再说这次赏银不比我多吗,一百多两呢,可是一笔巨款啊。”
李武此刻也想通了,未来的机会还很多,不必急於一时。
况且功劳也不是一次性清零,总会记录在案,將来再次立功时,晋升会更顺畅。
而且,百户可是正儿八经的世袭正六品武官,还授予散阶昭信校尉,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日后即使自己去世,没有后代,老三还能继承他的职位。
总的来说,生活一定会比以前好得多。
张武见李武脸上流露出一种轻鬆的模样,才展顏而笑。
笑声停歇后,忽想起一事,便问李武:“既如此,你还要请客否?”
李武顿时僵在那里。
他盯著张武那直愣愣的模样,没好气地道:“你以为现在提这事,正是时候?”
张武一脸茫然。
请人吃饭还需讲究时机?
……
古北口大营內,兵士们在营中穿梭往来,彼此谈论著所得,恰似农夫秋收时聊起收成,丰收者还会得意地夸耀自家小麦的抗倒伏本领。
而们在意的不是金银,而是官职。
谭渊升任副千户,王真心头复杂,既为好友高兴,又对自己生出些许惆悵。
年华渐去,令人感慨。
谭渊察觉到他的神情,走近拍了拍他的肩。
王真皱眉,本欲隨口调侃几句,却忽地忘却嘲讽之词,只听谭渊嘆息一声:“李武那孩子也老大不小了,当年我和他爹交情匪浅,如今帮他操持终身之事,算不算逾矩?”
“算不算逾矩,我不知道。”
王真镇定地说,“不过你若真想帮忙,有没有合適人选?”
谭渊摇头:“刚冒出这念头,哪找得到合適的人?”
“那你瞎操什么心。”
王真忍不住埋怨。
谭渊不服气:“这有何难,回头找找军中有哪家女儿適婚,撮合一下不就行了。”
谭渊边说边看王真,说著说著忽然想到:“哎,不对,你家小娟不是也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王真立刻摆出高傲姿態:“倒是適婚,我也正打算给她寻一门亲事,只是李武家恐怕不妥,做了长媳岂不是太辛苦。”
“长媳辛苦算什么,你看看李武那孩子,多能持家。”
“也是,经你这么一说,还確实般配,李武那小子倒也能配上小娟,不过让我再考虑考虑。”
王真话未说完,已让谭渊满心期待,那撮合之意愈发强烈。
……
李武这边,见到张武的困惑表情,自己也不禁疑惑起来。
让別人请客吃饭,难道不该选个恰当的时间吗?
这个世界,怎么变得越来越让人摸不透了呢。
李武还没理清这个问题,朱能那边已经满脸笑容地走近了,一看到李武,就开口说道:“我已经帮你大概算了下赏银,至少有一百多两,前几天答应的醉仙楼,別囉嗦了,今天咱们就一起去吧。”
李武笑了。
嗯,有这样的朋友真好,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走吧。
李武和其他人一起领了赏钱,分別向各自的上司报备了一声,然后一群人欢声笑语地牵了马,直奔北平城。
远处的一个角落里,倪谅带著恶意的眼神盯著他们。
他刚被朱棣责骂了一顿,不仅如此,朱棣还將他这次征战的所有功劳都抹得一乾二净,仅仅因为他在军营里说了几句有关李武和朱棣谈话的閒话。
这让他怎么能甘心。
相反,那个被他看不起的李武,在短短几个月內从总旗升到了和他一样的百户。
他心中的怨恨,像野草一样疯狂滋长。
旁边柯靖顺著倪谅的目光,也看见了李武,他深吸了一口气,將视线移开。
“別看了,没事的话咱们还是別招惹他为好,你看人家那一帮人,有右护卫又有中护卫的,关係看起来都不错,而且殿下也很看重这傢伙,我们何必自找麻烦。”
倪谅表面上点了点头,但心里却十分轻蔑。
哼,和几个军户关係好有什么用?
燕王再看重又能怎样?
这天下终究是太子的。
……
北平城里,朱高煦一脸愁眉苦脸地跟著朱玉英,几次回头向不远处的侍卫求助,可侍卫们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完全不理睬。
“大姐,你到底要往哪里去呀?”
朱高煦无奈,只能向朱玉英抱怨。
“你管我。”
朱玉英转身就凶。
但她那张绝美的脸庞,鼓起腮帮子,瞪著眼睛,却毫无威慑力,就像一只轻轻一碰就会倒下的小猫。
朱高煦嘆了口气。
在他心中,他是个像李武那样英勇的战士,应该无所畏惧,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对朱玉英完全没有办法。
惹急了,她敢哭鼻子,谁能受得了。
不过下一秒,朱高煦灵机一动,好像明白了什么,疑惑地试探性地问道。
“你该不会真打算去找李武家里吧?昨天刚让我帮忙打听,不对,其实蜂尾胡同在城南,你却一直在城北绕圈,这也不太合常理啊。”
朱高煦越想越糊涂,忍不住嘀咕,“那咱们到底在这瞎转什么呢?”
朱玉英瞪大眼睛,心中莫名升起一股无名火,想要责怪朱高煦,但少女特有的矜持让她欲言又止,整个人顿时显得有气无力。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突然在两人耳边响起。
“咦,郡主和二公子怎么会在这里?”
朱能走近几步,拱手行礼。
朱高煦一眼看见朱能,顿时眉开眼笑,跑过去一把抱住他:“哎呀,见到你可太好了!我都快被我姐姐烦死了。”
朱能强忍笑意,问道:“这到底怎么回事?”
他目光扫向朱玉英,只见她低下头去,脸微微发红。
“朱大哥,別听他胡扯,他从小就爱捣乱……”
话说到一半,她瞥见李武从旁边走来,顿时感觉心跳漏了一拍,下面的话竟一时卡在喉咙里说不出来。
李武靠近了些,首先注意到低头不语的朱玉英。
这么小的年纪就已经这般娇美的姑娘,许久未见,还是那么温婉得像朵。
“见过郡主和二公子。”
李武微微躬身。
朱玉英这才觉得心绪渐渐平稳下来,儘管嗓子有些乾涩,但她仍努力挤出一丝柔弱的声音:“李……李大哥。”
可惜这一声轻若蚊鸣的话,淹没在朱高煦激动的大叫声中,周围的人都没有听见。
朱高煦放开朱能,兴冲冲地扑向李武。
“李武你怎么也来了?我听父王说过,你衝锋陷阵,所向披靡,把那些敌人都打得落荒而逃。
回头教教我吧,要是学会了,我肯定比你还厉害,你说是不是?”
李武笑著点点头,心想別说歷史上朱高煦本就勇猛,即使不然,他也懒得跟小孩子计较这些。
然而朱高煦对军事战斗显然很感兴趣,抓住李武问东问西。
李武无奈说道:“这类事说起来话长,要真细聊起来没个尽头,而且这里也不方便,不如改天找个合適的地方详谈。”
“就现在好了,我们找个地方就行。”
朱高煦依然兴致高昂。
李武犹豫地看看不远处的同伴,朱高煦察觉后,思索片刻问道:“你们不是明天才撤营吗,怎么今天就一起到了北平城?”
朱能终於找到机会开口了。
“今儿閒著没事,而且这次李武赚了不少赏钱,咱们几个同事合计了一下,想去醉仙楼请他吃顿饭。”
朱能指向远处的醉仙楼。
朱高煦眼睛一亮:“我也一起去,也算我一份,咱们一块儿去吧。”
这时,朱玉英再也按捺不住。
“朱高煦!”
……
“朱高煦!”
朱玉英忍无可忍地低声喊了一声,声音里却带著少女特有的娇软,听著更像是一种撒娇式的埋怨。
朱高煦皱眉回头,一脸不耐烦的样子。
朱玉英咬著嘴唇,一声不吭,只是用目光直直地盯著朱高煦。
朱高煦无奈地嘆了口气,转头对李武和朱能说道:“再加上我姐姐一个行不行?要是可以的话,我们现在就出发。”
朱能下意识地想拒绝。
单独带上朱高煦倒还罢了,毕竟他们是燕王的护卫军,陪著小主人吃饭既不算失礼,说出来还有些体面。
但朱玉英是个姑娘家,想到这里,朱能皱眉看向李武。
李武並没有多想,他在男女之事上看得比较开,虽然经常提醒自己入乡隨俗,但偶尔还是会在不经意间忽略了这些。
他笑著看向朱玉英说:“郡主若是方便的话,我没意见。”
朱玉英像是被李武的笑容迷住了一样,那笑容就像温暖的微风,又似一道柔和的光芒,紧接著她又注意到李武那双明亮而清澈的眼睛,心中竟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
少女的心思总是细腻而感性的,她仿佛回到了那个下雪的夜晚,重温了一幕永远不会忘记的画面。
她紧张地握紧拳头,摇了摇头。
就像每个孩子模仿大人待人接物一样,朱玉英回忆了一下徐妙云的行为举止,然后轻声细语地说:“我去不太合適,李...李大哥,你们几位一起聚聚就好。”
说完,她鼓起勇气再次开口,“只是喝酒太多终究伤身,还是要適量才好。”
李武点头表示赞同。
朱能有些疑惑,朱玉英的態度显得过於亲昵了,但他很快想起李武曾救过朱玉英,便释然了。
倒是朱高煦立刻露出灿烂的笑容:“那你就自己回去吧,我和李武他们去吃饭。”
“不行。朱玉英直视朱高煦,声音利落而清晰:“你也跟我回家,別去打搅李大哥他们。”
“我……“
朱高煦话未出口,朱玉英已经瞪圆了眼睛。
“好好好,你真是够烦的。”朱高煦无奈地嘀咕,隨后转向李武说:“改天我去寻你吧。”
“好啊,改日再说。”
“那我们走啦。”
李武点头,目送这对兄妹离开。
可他们刚迈出几步,朱玉英忽然回头,冲李武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眉眼间带著几分骄傲。
“你上次骗我说是狼叫,前几天我真看见狼了,但我完全不怕哦。”朱玉英得意地翘了翘鼻子,显得格外俏皮可爱。
李武愣了一下,隨即摸了摸脑袋。
唉,这种小事谁还会一直记著呢?
等到朱玉英兄妹走远,李武与朱能等人会合,径直前往醉仙楼。
另一边,朱玉英和朱高煦边走边聊,朱高煦絮絮叨叨地抱怨著,让正沉浸在思绪中的朱玉英十分不耐烦。
儘管朱玉英多次制止,朱高煦依然不停嘴。
朱玉英皱眉怒斥:“你到底听不听话?再这样,我就让你生不如死!“
朱高煦翻了个白眼。
“这话你说了几百遍了吧?也不知道跟谁学的,一点威严都没有。”
“哼,你懂什么。”朱玉英不满地说:“至於从谁那儿学的,才不会告诉你呢。”
想起那天的情景,朱玉英心中甜蜜涌动,满心欢喜。
少女啊,在绝望之际遇到一位英俊洒脱之人相救,这样的经歷怎能不让人心生欢喜?
……
醉仙楼。
朱能等人毫不客气地享用著李武点的饭菜,一顿饭下来去了他三两银子。
薛禄和张武也在场,两人家境普通,看到帐单上超过三两的数字,不禁咋舌,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李武笑了笑,並未多言。
他请朋友吃饭,自然大方,大家一起出来就是为了开心,何必因些许银钱败了兴致,倒不如不请。
几人走出酒楼,见天色尚早,无人想要回营。
顾明忽然神秘兮兮地说:“兄弟们,要不要我去带你们去个地方看看?不过得事先说明,这地方挺钱的,我是请不起的。”
“什么地方?“
顾明嘿嘿一笑:“那种地方。”
李武立刻反应过来,他上辈子就是风月场上的常客,听到顾明这么一说,心里也有些蠢蠢欲动。
不是为了別的。
就是好奇,想看看这个时代所谓的风月之地到底有何不同。
说来也怪,后世的影视作品、小说里,这类地方描写得不少,加上如今明面上已禁止这一行业,所以大多数男人心中都有些幻想和好奇。
李武也笑了:“倒是值得一看。”
他已经开始幻想:青楼內灯光摇曳,们穿著轻纱,跳著嫵媚的舞蹈,不停地喊著大爷快来玩啊。
快点。
嘿,想想都觉得有意思。
顾明给李武一个默契的眼神,接著看向其他人。
有些人觉得无聊,也有人想省钱,所以不想去,李武等人也理解,並未多劝,让他们先回营了。
可李武没想到,朱能、薛禄和张武居然也留了下来。
李武目光在朱能和薛禄身上扫过,最后落在张武身上,咂嘴道:“你也去?”
“我不回营,为什么不去?”
张武傻乎乎地说:“不过你们说的是啥地方?”
朱能神秘地一笑:“放心,绝对是好地方,让你流连忘返。”
隨后,顾明带路,李武几人勾肩搭背地跟著。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一条小巷里。
李武疑惑了。
然后看到顾明熟门熟路地敲响了一扇小院的门,里面探出一个神秘兮兮的小廝。
这和他想的完全不同啊。
青楼呢?
灯光摇曳呢?
这特么和后世火车站附近的小旅店有啥区別。
真特么被顾明骗了。
但这才刚开始。
几人进去后,顾明说了句大家隨意,自己就搓著手,迫不及待地选了个女人,钻进一个房间。
那女人看起来有四十岁了吧。
其他同伴,包括朱能,一个个心领神会地拉了个女人,也进了房间。
只剩下李武和张武。
很快,房间里传来声音。
李武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懊悔不已。
他没事干跟这些大兵瞎逛什么风月场所,哪里还有什么风月。
气氛呢?
氛围呢?
挑逗呢?
小曲呢?
这帮傢伙,一上来就动手。
果然不愧是莽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