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 > 第15章 第十五章

第15章 第十五章(2/2)

目录
好书推荐: 最长的河 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 NBA之绝对统治力 我这钓鱼竿永不空军,你送给真空军了? 传奇:每天一条捡尸信息 复沦陷 太渊之烬 魏晋不服周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剑出星宿毒为锋

角落的高台上,阿鲁帖木儿与薛斌默默注视著眼前的一切。

许久。

薛斌轻笑一声:“这就是李武?”

阿鲁帖木儿沉默不语,眼神幽深,似在思考什么。

薛斌並未放在心上,脸上掛著笑意:“果然是一员悍將。”

说著似乎想起了什么趣事,放声大笑起来。

一边笑,一边瞥向阿鲁帖木儿,又將目光投向远方的李武。

这一番情景,怕是要生出些趣事来了。

此时场中的情况。

李武在眾人的惊愕之中走到莫比合身旁,凝视片刻后,终究什么也没开口。

纵使李武再护短,胡长勇明刀明枪地败给了胡长勇,也没道理迁怒於他。

李武转向胡长勇,语气带著几分责备说道:

“你怎么这般糊涂,即便站在地上与他对阵,至少也能抵挡一阵,偏偏挑了个从未练习过的招式。

我怎会有你这样的笨兵。”

胡长勇羞愧得无言以对。

李武继续说道:“说起来,我们从前做步兵时,也没把那些骑兵放在眼里,你承认自己马术不精又有什么可耻的?慢慢练就好,何必硬撑面子?现在倒好,丟脸丟得彻底。”

要说大明精锐步兵,实则並不畏惧骑兵。

轻骑重骑各有对策,比如一个百户队中,刀盾、长枪、、弓箭火銃一应俱全。

遇骑兵就一阵齐射,近战时长枪推进,偷袭战马,刀盾配合防御。

甚至有人说,淮北劲旅的战斗力不输燕赵精骑,由此可见一斑。

否则朱元璋北伐也不会取得成功。

因此,朱元璋对骑兵的喜爱有限,而朱棣因为长期驻守北平,格外钟爱这种灵活机动的兵种,时常想方设法扩充自己的骑兵力量。

就连靖难时期,他对朵顏三卫垂涎欲滴,索性厚著脸皮闯进寧王府,把寧王一家带回北平。

此刻胡长勇低垂著头,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完全失去了平日里的倔强模样。

李武见状也不忍再苛责他,嘆息一声,略作思考后,將目光转向莫比合。

“拿人家马术不精就得意扬扬的?”

莫比合不知该如何回答,他確实是有些得意,但他不愿在李武面前张扬跋扈。

李武指向胡长勇说道:“让他练半年,敢不敢再来一战?”

“要是我再贏呢?”

莫比合也不是胆小之辈,挑眉问道。

李武哈哈一笑,豪情万丈道:“若你再胜,我认你是个英雄,敬你一杯,你想喝多少,我便请多少。”

莫比合眼神一亮,军营里的人通常很重视別人的认可,尤其是强者的认同,这在他们心中是一种荣耀。

李武在战场上的表现证明了他的实力。

莫比合一听这话,立刻忍不住笑了起来,隨即脱口而出:“那你先备好酒,我在马背上度过了大半辈子,岂是他半年能赶上的。”

“拭目以待吧。”

李武笑著回应。

两人相视一笑,现场的氛围瞬间变得轻鬆起来,仿佛刚才只是几个战友间的友好较量。

一时间再没有了剑拔弩张的局面。

李武走到胡长勇身旁,挑挑眉问道:“给你安排了场比试,有意见吗?”

一直垂头丧气的胡长勇听了这话,才恢復了些许精神,赶紧挺直身子答道:“没意见。”

李武点点头:“那就走吧。”

说完,李武领头,胡长勇紧跟其后,两人缓缓从人群里走出,越走越远。

李武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侧过头看了胡长勇一眼。

“这次算我帮了你一把,下次我去小岭庄的时候,你得让嫂子拿最好的酒菜招待我。”

李武说得轻描淡写,好像理所当然。

但是一直默默不语的胡长勇听到这话,脚步停了下来,看著李武的背影,原本暗淡的眼神渐渐透出欢喜,接著在这份情绪中又混入了一丝感动。

胡长勇激动地连连点头:“没问题,我媳妇的手艺大家都知道的,到时候咱们还可以叫上薛禄他们一起痛饮。”

说到这儿,胡长勇脸现尷尬,訕訕地说:“那个……之前我对你的態度不太好……”

李武挥挥手打断了他的话,瞪了他一眼,装作不屑地道:“大男人家的,这点小事还记在心上?”

胡长勇挠挠头,憨厚地笑了。

李武环顾四周,选定一块石桩坐下,语重心长地对胡长勇说:“老胡啊,以后要认真训练提升自己,只要你不死,生活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回馈。”

说到这里,李武突然饶有兴致地问胡长勇:

“聊聊吧,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比如想当个什么样的官。”

胡长勇抓抓头反问:“真的要说?”

“废话。”

李武轻轻点头,示意对方无须顾虑,直言即可,“儘管放开了说,有多大想法就讲多大。”

那人眼中泛起憧憬之色,“我只盼有朝一日能晋升为百户,让我的儿子与儿媳也能因我而得福,如此的话,即便在梦里也会笑出声来。”

“仅此而已?”

李武扬眉问道。

胡长勇严肃起来,“这还不够大吗?”

李武陷入沉思,片刻后才缓缓开口,“通常而言,能够熬到百户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过,你听我说,只要你还活著,至少还有机会在百户之上更进一步,少则两三阶。”

话音落下,李武便站了起来,似已不愿多谈,有些事情终究不便明言。

他迈步走向远处。

然而,胡长勇对此完全不信,他紧隨其后,低声嘀咕,“这简直是胡扯!若真如你所说,薛禄和张武为何还未成为指挥使?难道你就不该封侯了吗?”

真是天大的胆子!

封侯?

这种事情连想都不敢想。

……

午后时分。

李武接到了召集令,稍作整理后便前往中帐参加会议。

他们右护卫骑军大营的负责人是指挥同知阿鲁帖木儿,这位新上任的领导者。

他的副手则是指挥僉事薛斌。

再往下就是千户和百户了。

原先右护卫的骑兵数量不多,扩编之后共有两千多人,其中超过一半是蒙古人,而李武以及另外四名汉人百户所辖的部下不过数百人。

这几名汉人百户加上几名蒙古百户,都隶属於谭渊麾下。

剩下的蒙古士兵,则归属另一名蒙古千户指挥。

李武端坐於会议室內,看著这样的安排,眉头微皱。

这种情况实在堪忧,只要策略稍有偏差,用不了多久,这里恐怕就不再是汉人发声的地方了。

他抬眼望向谭渊和其他几位汉人百户,发现他们的神情同样凝重,显然大家心中都有相同的担忧。

李武揉了揉太阳穴,该如何应对这局面呢?必须儘快制定对策才行。

……

---

世间之人,谁能做到真正淡泊名利?有了欲望,就会有追求,隨之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纷爭。

即便是在军营之中,也难以避免这种现象。

在这动盪的年代,人们总倾向於抱团,以增强彼此的力量,同乡、同族的概念因此愈发流行。

阿鲁帖木儿生不逢时,眼睁睁地看著庞大的元朝大厦崩塌,他的家族——那个曾经统治著无数草原的黄金家族,在爭中失去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自从脱古思帖木儿与太子天保奴被也速叠儿杀害,篡夺了皇位,元朝的蒙古势力便开始四分五裂,各部落纷纷,爭相爭夺大汗之位。

这样的局面下,哪里还有国家?哪里还有元朝?

面对这一切,阿鲁帖木儿又能做些什么?又能有何感想?

他或许还想重振山河,但即便他现在投靠明朝,他也绝不会甘於默默等待命运的安排。

他內心燃烧著雄心壮志,渴望有所作为。

李武注视著阿鲁帖木儿那坚定的目光,心中明白,这个人有著强烈的掌控欲。

然而,在这里,事情並不那么简单。

这里是燕王的三大护卫之一,不是隨便就能让人得逞的地方。

李武身为汉人百户,绝不会轻易让阿鲁帖木儿得手。

即使李武等人没有任何明显的动作,阿鲁帖木儿也会对他们產生敌意。

事实正如李武所料,会议上阿鲁帖木儿多次点名谭渊,要求他保证第二天训练的强度。

这话表面上看似合理,但实际上谁不清楚,李武是从步兵转为骑兵的,第一天怎能適应老骑兵的高强度训练?

李武眉头紧锁,正欲开口,却被谭渊的一个眼神阻止了。

於是,他只能看著谭渊带著笑意答应了阿鲁帖木儿的要求。

阿鲁帖木儿是个老谋深算之人,一眼便看出了谭渊的敷衍,但他似乎执意要在眾人面前树立威信,继续对谭渊指手画脚,还不时说出几句刺耳的话语。

谭渊依然面不改色,而李武却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

会议结束时,阿鲁帖木儿又补充了一句:“明天训练,若有人达不到我的標准,別怪我不留情面。”

说到最后,他的目光从李武身上掠过,最终停留在谭渊身上。

这种针对性的暗示毫不掩饰。

谭渊似乎对此浑然不觉。

李武与谭渊一同返回驻地,一路上沉默不语,直到分道扬鑣之时,谭渊才停下脚步,目光炯炯地看著李武说道:“你的部下刚由步兵转为骑兵,训练强度你要自己拿捏。

我对你的能力有信心,至於那个同知,你別太放在心上,一切有我在。”

李武抬起头,凝视著谭渊。

这位始终对他抱以信任和支持的上级,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给予了他诸多帮助,此刻他的心中满是感激。

“那您呢?”

李武问道。

谭渊爽朗一笑,似乎毫不担忧,“我没事,我能撑住。”

“能撑住”

这三个字多么简单却充满力量。

李武苦笑著摇摇头。

作为一名男子汉,他怎能忍心让谭渊独自承担这一切?

谭渊似已察觉李武的心思,收起笑意,低声严肃地说:“近来你最好安分些。

我不一样,他们不敢对我太过分,但你不同,你杀过咬住,不少蒙古人包括阿鲁帖木儿对你都有怨气,一旦有机会,他们必定找你麻烦。

如果你真的出了差错,我也帮不上忙。”

李武不愿直视谭渊严肃的表情,望向天空,轻声回应:“我知道了,你放心。”

谭渊注视著李武良久,见他並无异常,这才安心。

临別前,他又嘱咐了几句,便各自归家。

这一夜平静无波,时光飞速流逝。

次日操练,李武原本计划按老骑兵的標准来,但仅半天时间他就意识到问题所在——他手下的士兵大多没几回骑马的经验,若一味追求高强度,只会適得其反,反而让队伍陷入混乱。

正午时分,许多蒙古百户看到李武,暗自偷笑,期待看他出丑,倒是曾见过一面的莫比合上前寒暄几句。

“李大人,建议你向上级申请换一批人吧,我觉得他们难以成为精锐骑兵。”

换是可以换,右护卫里的步兵不少,可换谁合適呢?李武手下这些人大多来自同一个村子,换了之后回去难免尷尬。

而且李武並不赞同莫比合的看法。

李武摆摆手,“不不不,骑马不过是项技能,能成为优秀步兵,必然也能学会这门技艺,咱们拭目以待。”

莫比合摇头离去。

李武並未放在心上。

李武渐渐不再將阿鲁帖木儿的言语放在心间,不论是他人如何操练,他都不再过问,只是专注於自己的部下,按照他们的具体情况,有条不紊地展开训练。

骑兵的训练大致可分为三部分:首要的是马术,其次是射箭,最后为劈砍。

这两项技能又分为马上的与马下的两种形式。

马下射箭和劈砍並非李武所忧,这些人早前作为步兵时已多次练习,总体而言,问题集中在马术方面。

李武曾跟隨顾明学习马术,顾明曾对他说,真正的高手,练的不是马术本身,而是与马建立情感。

只要与马足够熟悉,你的细微动作都能被马感知,而马的动作也能让你立即反应过来它接下来的动作,唯有达到这种默契才能称得上精通。

李武对此深表认同,毕竟现代社会开车也需要与车磨合,更不用说驾驭一匹活物。

於是整个下午,李武让所有人留在马背上,並毫无保留地將自己的技艺传授给部下。

时间流逝,这些人下马后双腿都有些发软,但还未等李武宣布解散,阿鲁帖木儿便带著谭渊和另一位千户出现在他们面前。

阿鲁帖木儿满脸怒气,气势汹汹,似要兴师问罪。

……

明枪与军棍

午后。

这一突况立刻吸引了许多士兵的关注,他们或远或近,一边低声议论,一边饶有兴致地注视著这边。

阿鲁帖木儿目光深邃如寒冰,紧紧盯著李武等人。

微风轻拂,带来傍晚的凉意,仿佛阿鲁帖木儿的眼神落在身上。

李武眉头紧锁,他心中早已料到阿鲁帖木儿会藉此机会发难,却没料到他会如此高调,显然是想在眾目睽睽之下立威,以便掌控大权。

李武的目光扫向阿鲁帖木儿身后站著的谭渊。

他推测,根据昨日阿鲁帖木儿的表现,若真要发难,谭渊必定首当其衝,毕竟谭渊是最合適的“牺牲品”

然而,此刻谭渊神色平静,似乎全然不知即將发生的事,一如既往地镇定自若,或许在他这位歷经百战的老將心中,这並非大事。

果然。

阿鲁帖木儿回过身,目光如刀般落在谭渊身上。

“操练?”

他的嗓音冰冷刺骨。

谭渊正色回应:“確实在操练。”

“好,很好。”

阿鲁帖木儿怒极反笑,笑声戛然而止,猛然提高音量:“谭渊,你带的是什么兵?你搞的是什么操练?胆敢如此敷衍了事,眼里还有没有我,还有没有燕王殿下,还有没有皇上?!”

他的语气愈发严厉,一字一顿,震得四周一片寂静。

然而,阿鲁帖木儿並未停歇,继续说道:

“先前约定的章程呢?你眼睛要是不顶用,乾脆摘了掛在脸上!看看你们训练出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一天的强度还不到別人的半数,就有脸留在军营?就有脸当这个千户?”

“谭渊若干不好,我会上报朝廷,让你腾位置,回家养老。”

……

养老?

凭什么?

凭你这个投降过来的同知?

李武听不下去了,看著阿鲁帖木儿像训孩子似的隨意呵斥谭渊,心里涌起一阵酸楚。

谭渊在战场上无所畏惧,如今却因阿鲁帖木儿职位高而忍气吞声。

那些被他们击败並收降的蒙古人,为了让他们真心归顺明朝,保留了他们的编制和地位,现在却要被训斥胜利者?

他们怎能如此理直气壮?

李武看著对己友善的长辈谭渊,再也无法保持沉默,即便军营里不敢公然对抗阿鲁帖木儿,他也不愿让谭渊独自承受。

李武脸色阴沉,迈步而出。

“今日操练之事全由我决定,与千户大人无关。

同知如有责备,尽可以冲我来。”

李武的声音清晰有力,直接截断了阿鲁帖木儿的话。

谭渊闻言,脸色骤变,第一次流露情绪,眼中怒火腾起,喝令李武:“哪轮得到你说话?退下!”

但李武似是钉在地上,纹丝不动。

顿时,人群喧譁四起,窃窃私语声逐渐瀰漫开来。

阿鲁帖木儿扭头望向李武,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欣喜,嘴角微微一扬,语气带著几分试探:“这么说,是你违背了上面的命令?”

谭渊听见这话,脸色骤然大变,正想出言阻止,却已无济於事。

李武的声音紧接阿鲁帖木儿的话语,在眾人耳畔响起。

“是。”

那声音乾净利落,毫无迟疑,亦无半分胆怯。

所有人目光齐聚於场中挺立的少年身上。

谭渊看著李武这般的执拗模样,不禁嘆息,有些人仿佛生来便不知退让,无论面对何种境遇,总是敢於迎难而上。

这类人似乎始终满怀斗志,从不自我埋怨或后悔。

阿鲁帖木儿缓缓点头。

“如此,无需多言,依军规处置。”

督抚的人上前,架住李武的手臂,李武並未挣扎,军营中的规矩从来都是铁律,官职高一级,便是天差地別。

然而,张武、薛禄等人按捺不住,齐齐迈出步伐。

张武更是第一时间大声质问。

“凭什么?训练也要因材施教,你看我们都练成了什么样?非要我们一个个练到受伤,无法起身才称心如意吗?”

李武偏头示意张武退下。

张武仍不肯罢休,但见李武面色严峻,最终闭口不言。

阿鲁帖木儿笑著追问:“他们是你的属下?”

李武点头承认。

阿鲁帖木儿转向督抚的人吩咐道:“再加五棍。”

说完挥挥手,示意带李武下去行刑。

李武苦笑著自嘲,曾经他也这样压制过胡长勇,如今轮到自己被压制,真是世事无常。

不过,阿鲁帖木儿此举並无漏洞,必须有人承担后果,李武不愿谭渊受责,主动站出便註定要承受惩罚。

目录
新书推荐: 戏闹初唐 大明钉子户 皇恩荡漾 狮子与兔(BDSM) 第三次机遇 土匪营 庄主有毒之神医仙妻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宋时行 大腕崛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