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 >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2/2)

目录
好书推荐: 最长的河 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 NBA之绝对统治力 我这钓鱼竿永不空军,你送给真空军了? 传奇:每天一条捡尸信息 复沦陷 太渊之烬 魏晋不服周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剑出星宿毒为锋

朱棣轻声呼唤,接著说道:“朕有一事相问。”

李武察觉到对方神情忧鬱,略加思索便猜到其来意,微微一笑,点头回应:“陛下可是担忧明日之战?”

朱棣神情沉重地点了点头。

“正是如此。”

姚广孝疑惑不解:“草原各部在上次大同一战中损失惨重,如今实力不及先前一半,我军势如破竹,士气高涨,有何可惧?”

朱棣嘆息一声道:

“所以,即便没有李先生同行,仅凭我军如今的实力,要击败那些**也绰绰有余,我並无半分忧虑。”朱棣语气篤定。

“可太祖十三次北伐,虽皆以大捷告终,为何始终未能彻底解决那些**呢?”姚广孝问道。

姚广孝不假思索道:“李先生曾言,那些**擅长骑射,且草原广阔平坦,我军追击不易。”

朱棣頷首:“確实如此。关键並非无力制敌,而是难以追及。纵使汉武帝、唐太宗当政时国力鼎盛,也不过將匈奴逐至千里之外,未能將其歼灭。”

“此次出征意在统一北方草原,若仅止步於一场胜利,从战略上看,便是失败。”

提及此,姚广孝亦觉忧心忡忡。

片刻后,他目光一亮:“然今时不同往日,有李先生隨行。”

“可李先生上次驱逐**出境后,为何並未继续追击?”朱棣追问。

姚广孝一时语塞。

朱棣转向李武,诚恳道:“李先生,朕並非质疑您的决策。三十万大军北伐,內忧外患交织,此役实为背水之战。明日便將决战,局势却仍不明朗,朕心难安,特来请教。”

朱棣与蒙古各部交战多年,深知那些**实力有限,不过借草原地利优势逞凶。其唯一长处便是速度,可一旦逃脱追击,便无跡可寻。

这一难题,朱棣早在李武前往北平时已有疑虑,如今亲率大军出征,更觉棘手,只能寄希望於李武。

姚广孝听闻此言,亦有所悟,问道:“李先生对此必已深思熟虑,今日却未见您有所动作,想必已有应对之策?”

李武闻言,微微抬眸,似笑非笑地望向北方说道:

瓦剌营地內气氛热烈,各部落首领齐聚一堂。朱棣北征的消息迅速传遍草原,令眾人深感不安。大同之战后,各部元气大伤,如今实力仅剩原先的十分之一。面对强敌,联合成为唯一的出路。

马哈木早料到会有此局面,此刻却面露喜色。他心中暗想:“当初嘲笑我胆怯之人,今日是否后悔?”然而喜悦之余,他也忧虑重重。“即便保存实力,面对明军依旧棘手,特別是那个神秘道士李武。”

提及李武,马哈木不禁打了个冷战。上一次交锋留下的阴影挥之不去。但思索片刻,他嘴角泛起一丝笑意。“中原有云:福祸相依。朱棣此次北伐,或许正是我的转机。”

装束整齐后,他步出营帐迎接眾人。刚见面,便热情洋溢地说道:“诸位远道而来,实在抱歉未能及时迎接!”

寄人篱下难免要看人脸色。马哈木对此心知肚明,也掌握著主动权。面对坤帖木儿的讽刺,他毫不在意。

“呵呵,各位远道而来,辛苦了。请入內,我已经备好酒菜为诸位接风。“马哈木笑容满面地说道。

其他部落反应平静,但坤帖木儿却勃然大怒,几乎要动手。“大汗?他竟敢自称大汗?这分明是不將我放在眼里!“旁边有人急忙劝阻,但坤帖木儿也只能强忍怒气,愤愤跟上。

马哈木暗自欣喜,他知道自己的地位將在这件事后达到顶峰,甚至可能继成吉思汗之后再创辉煌。然而,坤帖木儿突然冷言:“马哈木,別得意得太早,若我们挡不住朱棣,那就一起下地狱吧!“

“此战非同寻常,我们损失惨重,只剩不到十分之一兵力。而明朝正值强盛,特別是那妖道李武隨行,实在可怕。“坤帖木儿的话让马哈木心中一震,神色微变。

朱棣虽强,但马哈木並不惧怕,唯独李武令他胆寒。思考片刻后,坤帖木儿努力平復情绪:“此事我明白。“眾人进入主帐,马哈木提议组建联盟对抗明军,各部首领皆表示同意,坤帖木儿虽不满,但也未反对。

马哈木满意地环视眾人,嘴角扬起一丝自信的笑:“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共同商议如何应对明军吧。“

“那么,由谁来担任盟主呢?“

这句话一出口,眾人的氛围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畏兀儿首领沉默片刻后打破了寂静,脸上掛著笑意:“自然是有能力者居之,我提议推举马哈木为此次盟主。“

其他人明白马哈木是想通过大家的认可正式成为盟主,心中虽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敷衍附和几句。

马哈木並未在意他们是否真心,只是笑著举起酒杯:“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然而,刚要坐稳盟主位置,一名士兵慌忙闯入,大声疾呼:“大事不好!明军已侵入草原,距离我部不足百里,人数至少三十万!“

此话一出,帐內气氛骤然紧张,马哈木的笑容也隨之凝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原本他认为朱棣最多只带十余万人,毕竟大明局势动盪,主力外出风险极高。可没想到朱棣竟然倾尽全力!

“看来朱棣此次是铁了心要彻底剷除我们。“坤帖木儿冷眼看著马哈木,嘲讽道:“不知盟主有何妙计,能抵挡那妖道与三十万大军?“

马哈木顿时哑口无言。他本想藉机提升威望,却不料明军声势如此浩大。三十万大军加上李武隨行,而他们总计兵力不过二十万……

这样的差距几乎无法抗衡。

短暂的沉寂后,坤帖木儿开口:“我建议立即撤离。“

...

马哈木皱眉反驳:“你想撤往哪里?明军不会轻易放过我们!“

若撤退,即使当上盟主也难以贏得声誉,反而可能成为替罪羊。到时候不但无利可图,还可能名誉扫地。

“若不撤退,盟主有何良策退敌?“坤帖木儿轻蔑地问道。

他此刻有些后悔,若早知朱棣不顾一切倾巢而出,他早就自行逃走了。

而马哈木则满头大汗地思索对策。

进退之间

是战是逃,困扰著马哈木。若是一走了之,这盟主之位岂非形同虚设;若要硬拼,他又深知绝非朱棣对手。

正在纠结之时,副將悄然靠近,低声说道:“即便交战,也无需取胜,只需略作抵抗,表明尽力,再以敌方势强为由,保存实力,便可光明正大地撤退。“

此言让马哈木眼前一亮。他讚赏地点点头,清了清嗓子,严肃回应:“明军气势汹汹,又有术士相助,我们又能逃往何处?难道效仿匈奴,西迁与白肤异族爭地?绝不能退!必须固守待援!“

一旁的坤帖木儿闻言勃然大怒:“明军內部尚未理顺,怎可能如汉时那般穷追不捨?只需拖到寒冬,天寒地冻,他们必会撤兵。“

马哈木冷笑:“懦夫!你已被汉人嚇得失了胆魄?像你这般畏缩之人,有何资格统领一军?“

坤帖木儿气得浑身发抖,但察觉营外脚步杂乱、兵器生锈的气息,脸色骤变,愤恨地扭头別过。

“你会为此付出代价!“

马哈木虽知此举风险重重,但为了拉拢人心、夺取汗位,顾不得许多。在一番威逼**后,他迅速部署战略。

“明军人多势眾,强攻无益,需智取方可。“

於是,他决定分兵扰敌,利用灵活机动的优势,不断*扰,使明军疲於奔命。待其懈怠之际,集中主力发起突袭,打个措手不及。

这是草原诸部传承千年的战法,任何稍有见识者皆心知肚明。然而,在明军占据压倒性优势时採用此策,不过是延缓失败,难以逆转乾坤。

毕竟,全盛时期尚且不是对手,更何况如今已是溃败之势。马哈木却毫不在意。

他本就没打算取胜,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九零零”已然如此。

其余人大多不愿与明军交锋。

然而,他们都猜到了马哈木有意留他们面子的想法。

因此,无人再提出异议。

草原各部並无仁义可言。

若马哈木真要孤注一掷,將他们全部消灭並非不可能。

……

与此同时,另一边。

日出时分,天边泛起鱼肚白。

沉睡的明军如觉醒的猛兽,每个士兵都充满斗志,起身整理营地。

他们渴望奔赴战场,击败敌人,为族人復仇!

此时,中军大帐內。

朱棣全副武装,凝视著羊皮地图,神色严肃。

即便昨日李武来访,有他在,朱棣並不担忧过多。

但他对战事的看法,却与后世某位伟人相似。

战术上可轻视敌方,战略上却须重视。

毕竟歷史中因轻敌导致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

大意失荆州的故事最为人熟知。

曹操赤壁之败,也少不了骄傲情绪的影响。

朱棣行事一向严谨细致,绝不容忍任何疏忽引发的败局。

昨夜他几乎未眠,一直思索今日战事。

“陛下。”

这时,姚广孝从外步入。

睡意未消的朱棣顿时清醒。

点头示意免礼。

隨后说道:“道衍,过来这边。”

姚广孝靠近,发现朱棣眉宇间显露出疲態,关切道:

“陛下,请务必保重龙体,若有闪失,大明將如何?”

朱棣淡然回应:“有李先生在,何需忧虑?”

隨即不等姚广孝开口,语气不悦地说:“况且,朕还未到不堪熬夜的地步。”

姚广孝一时无言,转念想到有李武在,即使身体不適也能调养,便不再多言。

接著问:“陛下这一夜都在思考什么?”

朱棣目光紧锁地图。

“朕在推测,瓦剌和韃靼得知我们进入草原后,会有怎样的反应?”

姚广孝略作思忖,说道:“臣以为,他们可能会选择撤离……双方实力悬殊太大了。”

目录
新书推荐: 戏闹初唐 狮子与兔(BDSM) 第三次机遇 大腕崛起 宋时行 庄主有毒之神医仙妻 土匪营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大明钉子户 皇恩荡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