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 > 第79章 第七十九章

第79章 第七十九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最长的河 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 NBA之绝对统治力 我这钓鱼竿永不空军,你送给真空军了? 传奇:每天一条捡尸信息 复沦陷 太渊之烬 魏晋不服周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剑出星宿毒为锋

夜色中,朱棣踉蹌著走出宫门,仍掩不住震惊。

他攥紧那份练兵策,靠著宫墙坐下细细翻阅,企图找出紕漏。

最终却只能苦笑。

“原以为这位兄弟只是治国胜我一筹。

“不想这剿倭练兵策也出自他手。

“阵法、兵刃、演练......“

“若非大才,怎能考虑如此周全?“

曾亲歷抗倭的他,更懂得这份策略的精妙。

良久,朱棣长嘆:“本王最得意的军事才能啊......“

朱元璋目送儿子远去,嘴角含笑。

近日之事他心知肚明,特意提及那个秘密儿子,就是要挫挫朱棣的锐气。

看著儿子失落的背影,老皇帝心情愉悦。

他仰望星空,想起朱瑜的话:

“开海远征......“

“国威永扬!“

朱元璋目光幽远,望向殿外苍穹:“原打算平定蒙元后便颐养天年。

可如今——“突然朗声大笑:“这浩瀚星海倒叫朕壮志重生!老四这孩儿,竟让朕这把老骨头又燃起热血。

他凝视手中茶盏,心中另有盘算。

近来诸多国策皆出自幼子之手,实则已行监国之权。

此番开海虽非朝夕可成,但让幼子参与朝政,將来继承大统时自能驾轻就熟。

翌日朝会,百官齐聚焚天殿。

朱元璋当即敕令户部拨银二十万两予燕王朱棣练兵。

朱棣肃然领命:“儿臣必依平倭策严训士卒,不负圣恩。

满朝文武闻言愕然。

练兵平倭?未及深思,又闻天子沉声道出:“开海!“二字如惊雷炸响,群臣恍然——难怪要燕王练兵。

工部尚书率先出列:“陛下三思!沿海水寨耗费巨资建成,若为开海尽毁,岂非劳民伤財?“兵部侍郎紧接著奏道:“当年海禁方换得百姓安寧。

若容张士诚残部死灰復燃,恐酿滔天之祸!“

“陛下,请慎重决断!”

朝堂之上,群臣俯首諫言,朱元璋眉头紧锁,面露不悦。

他站在御阶前沉声道:“如今国库充盈,何愁倭患?朕已命燕王操练兵马,有何可惧?”

户部侍郎急忙出列:“**,户部银钱吃紧。

本月赋税早已支用殆尽,仅余驛传司移交的款项,陛下却要拨付燕王二十万两军餉......若再裁撤水师营寨,只怕......”

“寻藉口?”

朱元璋目光如炬,早看透眾臣心思。

他们分明想借財政为由阻挠大计。

他猛然挥袖:“朕意已决,开海通商!”

“朕要做的事,尔等只管奉詔行事!”

说罢拂袖离殿。

满朝文武面面相覷,嘆息不已。

朱棣此刻眸光微动。

父皇突然解除海禁,又提前令他整军经武,连同手中那份《靖倭方略》......莫非又是那位神秘“兄长”的谋划?

正思忖间,数名大臣围拢过来,揖礼道:“燕王殿下,此番谋划想必是您与陛下的默契?”

“本宫......”朱棣愕然。

另一位老臣嘆道:“殿下掌兵在前,陛下开海在后,这连环妙计瞒不过明眼人。

只是开海弊大於利,还望殿下劝諫圣上收回成命。”

朱棣望著一眾期盼目光,喉头滚动却说不出话。

最终沉下脸来,冷哼转身。

“对付这些人,必须堵得他们无话可说。

那人指向屋內巨大的地球仪:“老爷子,这个借您用几日。

“地球仪?“

“好!“

朱元璋拍掌大笑,眼中精光闪烁:“明日朕就扛著它上朝,叫那群井底之蛙瞧瞧大明之外——“

“好教他们长长见识!“

他霍然起身,扛起**的地球仪大步出门。

叉腰的姿態让朱瑜心悬,正要上前搀扶,却听朱元璋头也不回道:“当年战袍比这沉重十倍。

那背影裹挟著“速速让道,朕要震翻全场“的气势渐行渐远。

朱瑜望著父亲背影,只觉威压扑面,霸气横溢。

自除夕夜讲授海外诸国至今,终见老爷子扛著地球仪走向奉天殿。

这场面......朱瑜不禁热血沸腾。

......

翌日朝堂。

文武百官肃立如林,空气凝著刀光剑影。

特邀入朝的燕王朱棣立於武官之列,只待与兵部户部交割完毕,便可领兵出征。

龙椅上的朱元璋扫视群臣,嘴角噙著冷笑:放马过来!

“今日继续议开海一事。

他掷地有声地开场:“若还做锯嘴葫芦,往后就不必再提了。

首名出列的官员高举奏摺:“臣有本奏。

朱元璋展开这卷万字长文,通篇引经据典痛陈开海之弊。

他饶有兴致地挑眉:“卿亲笔所书?“

“这个......“官员额头沁汗:“实乃国子监黄大人代笔。

“黄子澄?“朱元璋瞭然点头:“裹脚布文章,確是他的拿手好戏。

“拉出去,杖责!“

话音未落,殿外锦衣卫已持刀鱼贯而入。

打人总得有个由头。

朱元璋扫了眼蠢蠢欲动的朝臣,將手中奏摺狠狠摔在地上,冷哼道:“满纸废话,华而不实!“

“朕早说过,奏摺要言简意賅,一针见血。

“每**阅数百奏章,你们还尽写这些虚浮东西?是嫌朕活得太长?“

“哼!不知体恤君父,该不该打?“

群臣面面相覷,终究没敢吭声。

角落里,黄子澄缩著圆滚滚的身子,心里叫苦不叠。

不过是替人代笔赚点银子,怎么祸事就落自己头上了?被拖出去时,那张胖脸上写满冤屈。

听著殿外惨叫,再看满朝低头噤声的同僚,朱元璋眯起眼。

挑个倒霉鬼杀鸡儆猴,效果倒是不错。

大臣们悄悄交换眼神,想起方才的前车之鑑,纷纷將袖中奏摺往里塞了塞。

不递了,总行了吧?

可开海之事,绝不能退让。

老头儿这是想嚇退我们?没门!

眾人一齐出列,拱手高呼:“陛下!昨夜思虑开海利弊,臣等以为此事有百害而无一利!“

“耗费国库,危害百姓,倭寇虎视眈眈,边疆永无寧日!“

“如今民心安稳,岂能冒险?“

“请陛下三思!“

满朝反对声中,朱棣抱臂而立,嘴角噙著看戏的笑。

他已然猜到,开放海禁的政策是父亲与那位素未谋面的“兄弟“共同筹划的。

如今这政策遭到群臣**,想起近日心中鬱结,他倒要看看这对父子如何应对。

龙椅上的朱元璋见到眾臣如此整齐的反对阵势,倏然起身,一言不发地拂袖离去。

大臣们面面相覷:“圣上这是被我们气走了?““那可算散朝了?““圣上未言退朝,我等岂敢擅离奉天殿。

正议论间,朱元璋去而復返。

更令眾人震惊的是,他肩上竟扛著一个巨大圆球。

那物件形似武器,百官嚇得连连倒退。

几个耿直的老臣却不退不让,昂首道:“纵使圣上以此物处死老臣,臣也绝不改初心!“说著还將脖颈向前探了探。

朱元璋冷笑道:“砸你?你这脑袋碎了无妨,朕还怕伤著这宝贝。

“说著將地球仪轻放於地。

群臣这才恍然大悟,朱棣率先上前,转动圆球找到北平位置,又见金陵等地皆在其上,不由惊呼:“这是地图?竟是球形的地图?“

百官闻言纷纷凑近端详,有人质疑道:“地图怎会是圆的?“更有人断言:“此物古怪,绝非地图!“大殿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议论声。

眾人议论纷纷,有人说道:“我去过安南国,这位置確实如地图所示,就在大明边上。”

另一位大臣附和:“我也曾去过那边,若走水路须十日以上。”

又有人道:“当年隨圣上征討蒙元,这图上標註的几座城池方位分毫不差。”

然而有人疑惑不解:“可为何大明疆域看起来如此狭小?且这形状为何呈圆形?”

朝堂上一时沉默。

朱元璋瞧著眾臣被吸引的模样,脸上浮现傲色。

他想若告诉眾人我们居住的大地是个圆球,怕是会引起轩然**;若说从金陵出发绕行一圈能回到原处,更无人肯信。

这些惊世之言此刻不宜道出,毕竟连他自己也未全然確信。

当初朱瑜那孩子向他讲述这些时,他也难以接受。

虽心存疑虑,但想著自家孩子总不至於**。

见满朝文武都被这奇异地图吸引,朱元璋轻咳一声,殿中立时鸦雀无声。

他指著地球仪傲然道:“诸位都看过地图了,朝中不乏出使过外邦的重臣,也都见识过《大明混一图》。

对照史料想想,这地图可有假?”

朱元璋站在殿前挥手道:“各位心中自有判断,若连真假都辨不出,这重臣之名怕也当之有愧。”

这话並非刻意贬损。

確实在场不少大臣都知晓外界情形。

这时有人提出疑问:“皇上,即便地图为真,与开海又有何关联?”

“有何关联?”朱元璋反问道。

“事情没那么简单!”

朱元璋目光一凛,大步走向地球仪,手指重重戳在岛屿群上:“看见了吗?这是琉球!张士诚、陈友谅那些残兵败將如今就盘踞在这里,竟与倭人狼狈为奸。”他的手指突然划过一道弧线,停在狭长的岛链上,声音陡然转寒:“这条像蚯蚓似的破地方,当年还派过遣唐使来求学。

如今倒学成倭寇,劫掠我大明沿海!”

他猛地转身面对眾臣,袍袖带起风响:“大唐的教化都改不了这群豺狼的本性,留著必成祸患!朕为何要开海练兵?就是要一举剷平这个毒瘤!”说著忽然顿了顿,想起除夕夜朱瑜指著地球仪暴怒的模样——那孩子竟咬牙切齿道:“蛮夷禽兽,当诛尽以明天道!”当时眼中怒火,活像要烧穿地图上的岛国。

朱元璋嘴角泛起笑意。

这小子虽不知为何如此激愤,但懂得为民**,真像朕!何况海外还有广袤的沃野、矿脉,以及......他摩挲著地球仪光滑的表面,眼底掠过野心的火光。

他轻蔑一笑,扫视朝堂上议论纷纷的群臣,眾人的手指正划过地球仪上那片辽阔的美洲大陆。

有大臣躬身询问:“陛下,这些疆域属於何方?“

朱元璋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沉默不语。

他突然弯腰抄起地上的地球仪,扛在肩头大步流星走向內殿。

“那些地方?“

“朕偏不告诉你们!“

“朕乃大明天子,要你们看得多远,你们便只能看得多远!“

他心中暗自思量,眉宇间儘是**威仪,昂首阔步离去。

望著父亲远去的背影,

朱棣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

剎那间,他竟在年迈的父皇身上窥见了久违的雄心?

朱棣始终认为,隨著年岁增长,父皇早已消磨了开疆拓土的壮志。

这些年来,父皇对內施行仁政,对外採取守势。

种种跡象都验证著他的判断。

然而他不同。

他渴望征战,誓要用手中利剑荡平四方蛮夷,胸中燃烧著熊熊野心。

正因如此,他才能敏锐地捕捉到父皇方才流露出的雄心。

老头子变了!

暮年之际,竟重燃壮志!

他脑海中不断回放朝堂上朱元璋的言论......

满朝文武哑口无言,虽未完全说服眾人,但父皇重启海疆的决心......已不可动摇!

朱棣平復心绪,快步追向御书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狮子与兔(BDSM) 庄主有毒之神医仙妻 宋时行 皇恩荡漾 土匪营 第三次机遇 大腕崛起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大明钉子户 戏闹初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