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 > 第80章 第八十章

第80章 第八十章(2/2)

目录
好书推荐: 最长的河 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 NBA之绝对统治力 我这钓鱼竿永不空军,你送给真空军了? 传奇:每天一条捡尸信息 复沦陷 太渊之烬 魏晋不服周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剑出星宿毒为锋

眾人譁然。

这一举措利国利民,谁曾想背后竟是这位殿下的谋划?

詹同又补充:“燕王手中的平倭练兵策,以及皇上隨身携带的地球仪……”

“这……”

“这……”

“这……”

“原来都是殿下的主意?我们还以为出自燕王!”

三人震惊之余,恍然大悟:“难怪当初满朝推崇燕王时,唯独詹大人从容不迫,原来是早已知晓內情。”

詹同眯眼笑道:“机缘巧合,老夫不过是占了先机罢了。”

稍作停顿,他又拋出一句:“还有一事,也是殿下所谋。”

“何事?”

“开海。”

铁鉉等人瞪大眼睛:“开海之策……竟也源自这位殿下?”

他们迅速反应过来:“皇上近日推行的国策,莫非皆与殿下有关?”

“今日召我等前来,是否也为商议开海之事?”

“多半如此。”

至此,一切豁然开朗。

难怪皇上没有回答大臣们提出的问题,反而將他们带到这个地方。

皇上的用意很明確......开海政策本就源自这位殿下,让他参与决策实属正常。

这意味著......皇上默许这位殿下参与朝政了!

“那么是否表明陛下打算传位......“

“慎言!“

詹同立即制止,低声道:“请诸位大人不要妄加揣测。

铁炫、卓敬、茅大方三人闻言心头剧震。

这时,朱瑜从书房走出。

他忽然发觉不对劲,这些人看他的眼神不再桀驁,反而充满敬意......

怎么回事?

这些朝廷重臣居然对自己表示尊重?莫非是错觉?

他轻咳一声,向四人拱手道:“家父说诸位是为开海之事而来?“

“在下才疏学浅,不知诸位有何疑难?可否让晚辈一听?“

此言一出,眾人眼前骤然一亮。

“谦和有礼,不卑不亢,真是知书达理之人!“

“竟有几分先太子朱標的风采......“

“更难得的是还提出了这般深谋远虑的国策!“

他们目光交匯,心中既惊讶又欣慰。

看向朱瑜的眼神愈发敬重,如同当年敬重朱標一般。

站在一旁的朱瑜有些困惑。

他说完等了半晌,却无人应答?

只见眾人不住地打量他......

打量便打量吧,毕竟他身高七尺,英挺不凡。

可他们的眼神最终竟转为敬重?

没错!

这次朱瑜看得真切。

这些人,真的在......敬重他!

他们为何敬重?

朱瑜满心疑惑。

詹同见三人神色如此恭敬,不由心惊。

这情形,可別露了端倪......

他急忙提醒:“诸位大人今日是为开海之事而来。

“既然黄公子询问,我们不妨开始商议?“

铁炫、卓敬、茅大方猛然惊醒,发觉自己方才举止不妥。

此时朱元璋正含笑看著他们,眼中虽带笑意,却暗含警告之意。

三人迅速整理仪態,恭谨说道:“听闻驛站新制乃小郎君所创,此举於国於民皆有大益。

兵部军备可走军邮,战时可速达边关;工部器械工匠可用官邮,甚是便利;户部更是获益良多,再不需为银钱发愁。

说罢,三人向朱瑜郑重行礼:“仅此一事,小郎君便当得起我等敬重。

朱瑜看向父亲:“您又在外面夸儿子了?“

朱元璋朗声笑道:“为父確实没少夸你,每每想起便忍不住要炫耀。

三人闻言,顿觉压力消散。

铁炫连忙接话:“黄老確常对我等提起小郎君。

朱瑜拱手回礼:“诸位皆是朝廷栋樑,该是小子敬重各位才是。

朱元璋轻哼一声:“你把他们抬得倒高,连开海之策都参不透,还得来找咱们。

四人暗自腹誹:若您明晓其中关窍,何必带我等来见令郎?

以下是改写后的內容:

眾人虽心里这么想,却不敢说出口。

若被朱元璋知晓这般想法,定会掌摑鞭打伺候。

他当皇帝这些年,何事没处置妥当?分明是年岁大了想让太子分担,顺便考察其能力。

“说正事吧。

“朱元璋往后一仰,闭目养神。

户部尚书卓敬率先请示:“开海之事虽已定,但具体章程未明,户部不知该拨多少银两。

工部茅大方接道:“水寨是否拆除?需调派多少工匠?“

兵部铁炫问:“要派兵驻防吗?“

吏部詹同说:“需委派多少官员?“

朱瑜小声嘀咕:“合著老爷子就说了'开海'俩字?“

朱元璋轻咳一声:“朝务繁杂,皇上才交由老夫督办。

你愈发没规矩了!“

朱瑜缩著脖子嘟囔:“您倒会当甩手掌柜。

“正经议事!“朱元璋老脸微红。

朱瑜正色道:“当择一地试行。

水寨不必全拆,只需局部改造。

保留泉州部分水寨作为造船厂与防御据点,建议工部徵调千名工匠,兵部派驻一营兵马,户部拨银二百五十万两用於建造战船。

吏部呈报陛下派遣三五官员督办即可。

朱瑜陈述完毕,铁炫、卓敬等大臣面露讶色。

眾人原以为主张开海的主事者必会倾尽人力財力,未料方案竟如此克制。

连一直闭目养神的朱元璋也微微睁眼,投向朱瑜的目光带了几分讚许。

“此议甚妥,只不知圣意如何?“大臣们说著偷覷朱元璋。

老皇帝笑道:“朕想皇上定然允准。

“见事宜敲定,眾臣起身欲返衙门擬定细则,却被朱元璋唤住:“取来笔墨印信,今后在此处办公。

眾人闻言愕然——莫非要在宫外另设朝堂?目光不由转向朱瑜。

待大臣们退下,朱瑜腾地跳起来:“您真要把六部衙门都挪过来?“朱元璋摆手道:“开海大事须眾人辅佐。

“隨即话锋一转:“方才朕已备好说辞替你討要倾国之资,怎料你倒精打细算起来?“

朱瑜苦笑:“得知开海获批,又见您总揽全局,恨不能耗尽四部钱粮大展宏图。

只是...“

仔细琢磨后,开海绝非易事,需从长计议。

朱瑜对朱元璋说道:“稳妥行事总没错,冒进恐生枝节。

朱元璋点头讚许:“甚合朕意,你通晓国事,处理得当。

半月后,朝堂出现异动。

四大尚书屡次缺席早朝,引得御史台瞩目。

御史张灿曾私下劝诫兵部尚书铁鉉谨慎行事,不料铁鉉胸有成竹:“儘管参奏无妨。

“这反常之举令张灿震惊,往日谨言慎行的同僚竟如此从容。

更令人意外的是,其余三位重臣同样泰然自若。

此刻他们不再畏惧御史言官的弹劾,在小朝廷中首次展现底气。

眾人谈笑间,朱瑜端来春蔬麵条与眾臣共食。

几位大臣翻阅奏章时,兵部侍郎突然发现:“有趣,开海伊始便有外邦使者来访。

朱瑜接过泉州送来的奏摺,刘峰在折中稟报:泉州水寨守卫发现一艘悬掛奇异旗帜的外邦船只,船上人金髮碧眼,言语难辨。

经通译询问,方知对方来自佛朗机,因遭遇海盗漂流至此,请求借地晾晒货物。

同僚们放下碗筷围拢过来,议论纷纷。

铁鉉抚掌道:“刚开海禁便遇上这等趣事!“卓敬頷首附和:“我大明乃礼仪之邦,理当施以援手。

“茅大方与詹同连连称是,四人最终都將目光投向朱瑜——这位小朝廷的实际决策者。

朱瑜凝视奏摺暗忖:借地晒货?此等手段何其眼熟。

佛郎机人当年不正如此蚕食他国疆土?先是假称落难,继而强占土地,更借贸易之名行掠夺之实,三十倍暴利犹不知足,终成心腹大患......

朝廷下令驱逐弗朗机人,不料他们竟公然抵抗,拒不撤离。

这些强盗终於撕下偽装,倚仗火炮之利负隅顽抗,还从马六甲调来援兵。

海道副使汪宏当机立断,在茜草湾大破敌军。

若非突遇暴风,佛郎机人定当全军覆没,最终仅剩三艘破船逃回马六甲。

然而祸患未消。

此后数年,佛郎机人越发猖獗,窜至沿海各地烧杀抢掠,贩卖人口。

朝廷无力远征,只得开放口岸允其贸易。

久而久之,他们竟在此地扎根数百年。

这些强盗用美洲掠夺的香料换取大明真金白银,更令朱瑜扼腕的是——就在番夷瓜分世界之际,大明却未能分一杯羹。

此刻泉州造船厂正日夜赶工,洪武皇帝新造的战舰即將扬帆出海。

“朱瑜?“几位尚书见他出神,连声呼唤。

面对眾臣怀柔之议,熟知歷史的朱瑜转头望向摇椅上的皇帝:“父皇意下如何?“

朱元璋略睁双眼,缓缓说道:“朕思量半晌,允他们登岸晾晒衣物货物並无不妥,反倒能彰显**气度。

眾人齐声应和:“陛下圣明。

朱瑜却出言反对:“臣有异议。

朱元璋抬眼望来:“哦?“

朱瑜正色道:“此次开海首遇佛郎机人,诸位大**示**胸怀自是情理之中。

然臣恐其另有所图。

目录
新书推荐: 戏闹初唐 大明钉子户 皇恩荡漾 狮子与兔(BDSM) 第三次机遇 土匪营 庄主有毒之神医仙妻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宋时行 大腕崛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