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大意了没有闪(1/2)
第88章 大意了没有闪
袭氏所在的地方,就叫袭家村,起名非常的简单粗暴。
村前一条小河流过,村口两棵大槐树,远处的城寨,墙上点着火把,在黑暗中若隐若现。
石守信和他麾下一千人的队伍,已经在村口歇息,只等一声令下就进攻袭氏庄园。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挂着一个点着香的小竹筒,用香头的红色火光作为指引。
袭家村外围是依附于袭氏主家的自耕农和佃户,更里面的则是隶属于他们的部曲所居住的草庐,村中心才是一座长宽各十多丈的木寨子。
它的周围一圈,则是袭氏分家远枝所居住的砖石屋舍。
粮仓、库房,都在木寨周围很近的地方,却都不在木寨里面。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住在粮仓周围体验并不好,被粮仓里的耗子侵扰都是件麻烦事。袭氏的人也是普通人,他们没有犯贱折腾自己的必要。
如果财富不能给自己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和享受,那要那些玩意做什么呢?
石守信这两年也混成了一个小地主,对类似的事情心知肚明。
袭氏的核心家族成员,以及他们的贴身家奴,应该住在寨子里。人不可能太多,因为人太多了就不可能住得舒适。人都住在里头,万一家奴闹事,会造成不可控的局面。
而且一群人的吃喝拉撒,在没有现代技术的加持下,需要细心而科学的分配,要不然上茅厕都是个问题。
这显然不是袭氏这么个汉中土豪可以解决的。
虽然没有亲自去木寨里考察一番,但石守信根据自己曾经所见所闻的情况推测,木寨子里的人应该不多,但外围屋舍里有袭氏分家的子弟和家眷,这些人就不少了。
更别提周边数量骇人的佃户。
当然了,所谓木寨只是石守信随口一说。类似的大宅,具备一定的防备功能,大门有门楼,外墙可以站人,四角有箭楼。
这种世家居住的大宅他在洛阳没见过,但在河东却是见过好几次。
石守信在心中暗自盘算,这一战的胜算,就是一个字:快!
只要动手够快,那么外围的人压根就没有机会进入木寨,也就不存在难以攻克的问题。
“石监军,我们冲不冲?”
孟观走过来低声问道,已经休息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所有士卒也已经在竹筒里面换了一根香点上了。
现在正是动手的时候!
“你带三百人,从左翼包抄,将所有人驱赶到木寨跟前蹲下抱头。”
石守信低声吩咐道。
“得令!”
孟观领命离开,很快就带着一队人离开。
“你带三百人,从右翼包抄,也是驱赶人群到木寨跟前蹲下抱头。”
石守信对身旁的马隆吩咐道。
“得令,末将这就动手!”
马隆也领命而去。
等他们离开后,石守信对马隆的副将,某个姓王却叫不出姓名的军官吩咐道:“你带人过去抓人,把木寨外围所有人都集中到门前的空地上,让他们双手抱头蹲地上,谁动就拿棍子打谁!”
“得令!”
那位军官也是领命而去。
吧嗒吧嗒,吧嗒吧嗒。
微不可查的脚步声逐渐接近远处的木寨。
石守信轻叹一声,他身后一队亲兵,不过数十人而已,都坐在运粮的平板车上观看远处的战况。
至于亲自带队冲锋……别犯傻,万一被土弓一箭爆头就惨了!劫掠土豪而已,压根用不着主将冲锋陷阵!
很快,哭喊声,叫骂声,棍棒打击肉体产生的啪啪声传来,木寨周遭好似一只沉睡的青蛙掉进烧开的油锅,瞬间开始挣扎翻腾起来。
“这么玩好像有点欺负人了。”
石守信喃喃自语道。
此刻木寨墙头已经点燃了火把,将四周照得透亮。可惜看见了没什么卵用,因为木门已经被打开了,孟观已经带着一队精锐冲了进去,见人就打。
城寨这种东西,在绝大部分时刻,都可以起到防范突袭的作用。可是守城人一旦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失去先机,再反应便已经来不及了。
换句话说,任何抵抗,都要把人组织起来,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木寨内的人大多处于睡梦之中,那么即便是他们醒来,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聚集起来形成合力。
多半就是被进攻方一路打杀屠灭而已。
类似的战例在历史上太常见了,三国时期“诈城之术”便是这个原理。
而石守信用的套路,比诈城还要耍流氓一些,居然把针对正规军的标准夜袭战术,用在了对土豪坞堡的偷袭上。
这套路跟一个壮汉在夜里偷袭独自回家的幼儿园小朋友一样。
单纯的不讲武德。
“石将军,我们这样会不会太欺负那些人了啊。不点火把就突袭,别说这些人了,就是蜀军也扛不住啊。”
一个亲兵凑过来小声询问道。
此刻越来越多的袭氏子弟,或者他们的佃户,被集中到了木寨大门跟前,蹲在地上不许动。
有些人甚至上半身都没穿衣服。
至于反抗,别开玩笑了,没被当场杀死就是最大的仁慈,这时候反抗等于找死!
在石守信没有下令大开杀戒之前,那些袭氏之人是不会反抗的。
“倘若换个时间换个方式,即便是我们全部压上,也不一定能攻下面前这座木寨,你信不信?”
石守信反问道。
这位亲兵不说话了。
他们夜晚偷袭,悄咪咪摸到墙边,可谓是不讲武德。徒手翻墙入内,再打开寨门,如同闲庭信步。
防守松懈的寨子根本没有任何响应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