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带不动的猪队友(2/2)
但现实的情况,远比这位信使想的要复杂。
不过这位信使还知道避开盘踞在涪城的钟会军,说明他还没蠢到家。
石守信懒得跟这厮废话,他直接从孟观手中接过邓艾写给朝廷的密信,反复查看,读了一遍又一遍。
脸上露出古怪的神色。
邓艾在信中,给司马昭禀告了三件事:
第一件:我自作主张偷渡阴平,是因为机会难得,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承认我有点大胆,但是我赌对了。
第二件:刘禅和他的子嗣都应该迁徙到洛阳生活,朝廷可以厚待他们,以便作为样板给东吴君臣看。我建议封刘禅为扶风王,赐给他资财,派人服侍,让他好好享受,我认为这样安排比较妥当。
第三件:趁热打铁,在蜀地厉兵秣马,打造战船,三年后便可以顺流而下平定东吴。我建议朝廷让我在蜀地主持伐吴大局。
面对这样一封书信,石守信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才好。
“石守信,你私自拆开邓太尉的书信,你是不想活了吗?”
这位信使看到石守信半天没说话,忍不住反问道。
“你是想在这里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拿着信去长安,还是想我杀了你,换个人去长安送信?”
石守信看向此人询问道。
信使不说话了,如果可以活着,谁会想死呢,邓艾又不是他爹!
“松绑,带下去好生看管!莫要怠慢了。”
石守信轻轻摆手,孟观亲自将信使身上的绳索解开,然后带出了签押房。
等所有人都离开后,石守信这才坐到桌案前,将信纸铺开在桌案上放好,低着头沉思不语。
这是邓艾向朝廷报功的信,也是足以送邓艾进万丈深渊的信。哪怕钟会一个字都不改,司马昭看到这封信后,也会动杀邓艾的心思。
现在的问题反倒是:石守信要不要拉邓艾一把,或者说,应该怎么拉一把。
这位作死小能手,实在是把所有的技能点都点到了军事上,以至于政治上纯粹是个小白!
现在石守信面前摆着几个选项,令人左思右想难以抉择。
第一个选项,把信送回去给邓艾,再告诉他你送这封信去朝廷,必死无疑,赶紧重写吧。
那会怎么样呢?
不怎么样!
邓艾一点都不会领情,他要是有这个情商,就写不出这样的信来!
第二个选项,什么都不管,直接把信还给信使,让信使直接送到长安。这么做倒也不是不行,只是石守信不知道火漆的印信长什么样,这是邓艾的信物。
石守信当初只是复刻了钟会手中的大都督印,邓艾手里的那个,并不知道。
就这么送到司马昭手里,可谓是没吃到肉还惹一身骚。
显然不符合石守信平日里做事喜欢打三杆子的原则。
所以那就只能执行第三个选项:将这封信送给钟会,然后从钟会这里捞好处了。毕竟,帮忙拦截邓艾写给朝廷的书信,也是在不动声色向钟会表忠心。
当然了,信送给钟会没问题,但不能帮着钟会对付邓艾,因为在多方博弈中,邓艾是最弱的一方。唯有削弱强者帮扶弱者,才能维持“浑水局”。
然后浑水摸鱼!
石守信沉吟片刻,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
是时候出招了!
他派人将李亮叫到了签押房内,然后一句话都没说,将邓艾的书信递给李亮阅览。
片刻之后,李亮长叹一声道:“邓艾实在是取死有道啊。”
这句话点评得很精准,石守信亦是点头赞同。
“这样,你现在就走,拿着上次我给你的书信,去成都找邓艾,将书信交给他。
记住,不要亲自去交,找个路边的乞儿去都行,万万不要暴露了行踪和身份。”
石守信叮嘱道,他已然改变了主意。
从这封信上邓艾所述的内容看,这位邓将军的政治智商低得可怕,石守信实在是害怕被他拖下水。
有些人发起蠢来,你真的很难猜到他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明白,属下一定办好。”
李亮信誓旦旦说道。
石守信还是有些担心,因为自己的这封信,很可能没办法抵消邓艾上书朝廷带来的恶劣影响。
“邓艾写给朝廷的信,再让你妹妹誊写一份,跟我那封信放在一起送过去吧。
如果看到这些邓艾都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就实在是没办法了。”
石守信也露出一丝苦笑。
“石监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力就好了。”
李亮劝说道,他其实不太看好邓艾,但石守信是主心骨,他只能保留自己的意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