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以身入局(2/2)
正在这时,一个亲兵跑到孟观耳边低声禀告道:“孟将军,队列训练时间结束了,接下来是吃饭。”
“按序列退场!一炷香时间后吃饭!”
孟观高喊了一声,城楼上的铜锣发出铛铛铛的响声。
校场内的队伍鱼贯而出,亦是整齐有序。
孟观松了口气,感觉这种训练比打仗还累!
之前,哪怕石守信在军中,也是正常管理,不曾主抓部队的训练。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无论训练多好,那些军队都是司马家的呀!
臭鱼烂虾是司马家的,精兵强将也是司马家的!既然如此,能用就行,我为什么要好好训练他们呢?
但是现在不同了,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隶属于石守信的世兵,跟着他本人走的部曲。
于是乎,这些兵马能不能打,直接决定了石守信本人的能力有多强,因为部曲就是领兵之人力量的放大和延伸!
那肯定是要往死里操练啊!
孟观也是把这支军队,当成自己家的事情在办,因为他在魏军之中的身份,就仅仅是石守信的亲兵而已,简单概括就是离开了石守信,他什么都不是。
将来伐蜀之战结束,孟观可以选择回归卫瓘监军卫队的序列当一个无官无职的小卒,也可以跟着石守信,成为一个“私军将领”。
是选择吃司马家的饭,还是选择拿石守信给的俸禄,孟观早就想明白了。
不一会,校场上饭食已经准备好了,都是大锅饭但是能吃饱。有麦饼,有酱菜,还有肉汤。
大剑关内有石磨和碓床,可以对军粮进行加工,所以比在野外宿营的时候吃得要好。而且运粮车队里面有些驴子和马,累得走不动的,都被石守信拿来给自己麾下部曲打牙祭了。掌管着粮仓节点,就是有这样的好处。
官兵同吃饭的变化已经有所显现,孟观暗地里观察了一下,吃饭时的氛围比较轻松。
他顿时有些钦佩石守信。
让将领们和士卒一起吃饭,有助于让他们了解手下士卒是怎么想的,军中在流传什么事情。这样有助于主将及时掌控麾下部曲的想法,将可能发生的祸端扑灭在萌芽状态。
孟观来到城头签押房,叫石守信到校场上吃饭,这虽然只是走个形式,但也有助于显示主将的存在感。
没想到一进门就看到石守信手握书信,眉头不展,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
“石监军,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么?”
孟观面露疑惑之色询问道。
“你自己看吧。”
石守信将手里的帛书递给孟观,后者一看,这才倒吸一口凉气。
钟会让石守信带兵来涪城,参加全军“演武”!以展示军威,震慑姜维和他麾下的蜀军。
既然是军演,那肯定是兵马越多越好啊。
所以石守信麾下的本部人马,也要来两百里以外的涪城,参加演武,立刻动身不得有误!
看起来很是突兀。
“石监军,是不是因为姜维的缘故?”
孟观低声问道。
姜维来了,钟会恐怕要发兵成都了。出发之前,进行军演,展示军威,确实……很合乎正常人的逻辑。
石守信点点头道:
“邓艾那封信,我本来还打算再压一压,给邓艾争取一点时间,没想到钟会的动作这么快。
看来,我今日便要带兵前往涪城,顺便将那封信送去了。”
孟观不说话了,他多么希望剑阁的兵马能够再多训练几天。但现实往往就是这样,变化来得常常很突然,令人猝不及防。
“这样吧,你准备一下,天黑我们就出发。”
石守信拍拍孟观的肩膀,示意他去忙自己的事情。
孟观几次想开口,却又欲言又止。
等孟观走后,石守信铺开大纸,准备给羊祜写一封信。
待钟会带兵进入成都后,那边就已经是龙潭虎穴了,石守信要给自己留一道保险。
羊祜有一万兵马在褒斜道,负责粮草转运和粮道维护。距离剑阁其实并没有很远,真要有事,在剑阁有内应的情况下,很快便能增援。
这也是司马昭事后追责的时候,有理由可以脱罪,甚至成为平叛的“功臣”。
石守信字斟句酌,足足写了一个时辰,才把信写完。他反复的看了几遍,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将信纸折起来放到一个竹筒里面。
这次离开剑阁,再来的话,应该就是谢幕之后,大军返回洛阳的时候了。
石守信心中有种当年参加高考时的忐忑感。
高考不过是拼分数,去成都,那是要去拼命啊,怎么可能不紧张呢?
“罢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石守信嘟囔了一句,随即让亲兵把孟观叫了过来。他将手中的竹筒递给孟观道:“走一趟褒斜道,将这封信送到羊祜手中,快去快回!”
孟观吃了一惊,看到石守信脸上严肃的神色,不由得点点头。他似乎也察觉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