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你们是不是在刁民害朕?(2/2)
石守信忍不住叹了口气解释了一番。
好消息是:司马亮愿意调兵。
坏消息是:兵马调来以后黄菜都凉了!
当然了,司马亮现在就返回长安,然后带着兵马来洛阳“勤王”。甭管能不能及时赶到,终究是一件锦上添之事。
“那……可怎么办呢?”
司马亮有些紧张的问道,他现在是真的慌了。
“祈阳伯现在就带着伏太妃回长安,安顿好伏太妃后,带着前军兵马来洛阳勤王。
就算帮不上一点忙,也可以为你自己打算,向晋王表忠心。
事后,一样的论功行赏。”
石守信微笑说道。
听到这话,司马亮连忙点头道:“对对对对,哎呀,我就说我们都是老朋友了,你不会坑我的。那我明天一早就出发,我母亲年纪大了,夜里经不起折腾。”
虽然帮不上忙,但是可以给自己一个表忠心的机会,真是要得。
司马亮大喜过望,连忙给石守信倒酒。
“对了,石某能不能见一见伏太妃?实在是有要事相求。”
石守信忽然正色说道。
“这并不是什么难事,我带你去就是了。”
司马亮此刻心情极好,也不问石守信找伏太妃具体是什么事,就将他带到了大堂。
“阿亮,这位是……”
伏太妃一见石守信,就看向司马亮询问道。
“母亲,他就是孩儿给您提起过的石守信,他是为了晋王之事而来的。”
司马亮小声说道。
“坐吧。”
伏太妃看向石守信微笑说道,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软垫。
“伏太妃,如今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时,还请您修书一封,让石某带到许昌,交给您的幼子司马骏,让他从许都带右军来洛阳勤王,拜托了!”
说完,他将司马炎与司马攸的亲笔信,交给了伏太妃。
具体的事情不需要多说,只要打出司马炎和司马攸的名头就行,有书信为证,胜过他的千言万语。
伏太妃能被司马懿宠爱,那自然不可能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女子。她接过信,一目十行的看完,心中便有数了。
“司马伷那边,你去问过了吗?”
伏太妃轻声问道。
石守信答道:“问过了,他和他麾下的屯骑校,近期便会屯扎于晋王府周边,以防宵小之人偷袭。他自然是站在晋王这边的。”
听到这话,伏太妃点点头,司马伷也是她儿子,提前问一句这个儿子是什么立场,很重要。
当伏太妃知道司马伷也是站在司马昭这边的,顿时心中就有底了。
她看向石守信继续问道:“我是个妇道人家,消息也不算灵通。现在我并未听闻长乐公一家有什么异动,是不是你们想多了呢?”
只听这话,石守信就知道伏太妃是有水平的,至少政治智慧远在司马亮之上。
司马亮一听石守信忽悠就答应了,伏太妃虽然也会答应,但却知道提前问一句:你们是不是在刁民害朕呢?
司马孚目前啥也没干,你们说他要谋反,得有实证啊!
可是伏太妃也知道,事情坏就坏在实证二字上面。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以前,也没人觉得他们后来会造反啊!事情在没有发生前,大家不是都觉得不可能么?
可是一旦发生,人头落地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砍掉的脑袋又不可能长回去!
“伏太妃,常言道有备则无患。
长乐公一家若是不去想不该他们想的事情,那样无论是左卫右卫的兵马也好,五校营的兵马也好,前后左右四军的兵马也好,都只是护卫他们身边的仪仗队。
晋王没有想多,只可能是长乐公想多了。”
石守信意有所指道。
“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伏太妃点点头,命下人拿来笔墨纸砚,当即写下一封信。写完后等墨迹干了,递给石守信观摩。
信中,伏太妃告诉司马骏:现在洛阳的局面很危险,你快带右军兵马来洛阳给晋王打打下手,一切听石守信的万勿迟疑。
石守信心中暗暗感慨,这位伏太妃,真是一号人物啊。当机立断一点都不手软的,也有几分当年司马懿的果决。
只不过,司马懿是千年老硬币,伏太妃亦是机智稳健,他们是怎么生出司马亮这种货色的?
石守信看了司马亮一眼,压住了内心的疑惑。
这样的问题,问了就是得罪人,眼看伏太妃和司马亮都很给自己面子,还是不要说了吧。
“如此,下官替晋王谢过伏太妃。”
石守信对伏太妃恭敬行礼,收好信,然后对司马亮客套了几句就离开了。
来的时候匆忙,走的时候从容,前前后后,不到半个时辰。
可谓是雷厉风行。
等他走后,伏太妃看向司马亮道:“我们也回长安吧,要不然被司马望软禁了,你弟司马骏必定两难。”
“司马望?这关他什么事?他为什么要软禁我们?”
司马亮虽然没有转过弯来,但还是站起身,吩咐仆从准备出远门。
伏太妃只是叹息,没有回答司马亮的问题,大概,是觉得鸡同鸭讲吧。
“对了,这个石守信婚配了没有?”
伏太妃忽然问司马亮一个跟之前谈话内容毫无关系的问题。
“已经娶妻几年了,岳父是御史中丞李胤。”
司马亮如实答道。
“这样啊,那你问问你那两个女儿,有谁愿意给他当中夫人的。
石守信马上就要一飞冲天,再迟就赶不上了。”
伏太妃叹息道。
“母亲,您是老糊涂了吗?”
司马亮一脸震惊,搞不懂向来深明大义的母亲怎么说这样的话。
“唉!”
伏太妃看了司马亮一眼,摇头叹息了一声,随后走向自己的卧房,去收拾随身携带的细软。
哪怕司马亮是她亲生的,伏太妃此刻也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朽木不可雕也,哪怕是手把手的教,都根本教不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