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2)
高启明轻轻敲了敲桌面,身后的督导组成员立刻將一沓沓列印好的材料分发到在座每一位常委面前。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工作,也为了不给县里同志增加过多负担,督导组初步擬定了几个工作重点。”
高启明的语气依旧温和,但內容却直指核心:
“第一,全程跟踪督导『困难群眾清零行动』。这是个非常好的抓手,关键是要看实效。特別是对杨老歪这类特殊困难户的帮扶措施,是否真正落实到了『最后一公里』。工作组会隨机实地回访。”
“第二,重点关注扶贫领域项目资金的规范管理和使用绩效。省工作组结论是没问题,但管理流程的精细化、阳光化程度还有提升空间。这也是舆情暴露出来的短板。”
“第三,全面参与县委干部队伍建设特別是作风建设的决策过程。帮助县委对一些关键岗位干部的履职尽责、廉洁自律情况进行再审视、再评估。”
每一个“重点”,都像一道无形的绳索,缠绕在郑仪推动的各项工作上。
名义是督导、参与,实质是监督、审视,甚至是制约!
尤其是“参与干部队伍建设决策过程”这一条!
这意味著,高启明將直接介入青峰县的人事布局!
贺錚、林姝这些郑仪提拔起来的干將,將成为重点“审视评估”对象!
这哪里是督导?分明是“监军”!
贺錚放在桌下的手,瞬间攥成了拳头。
林姝也皱了皱眉。
其他常委也是神色各异,会场的气氛陡然凝重了几分。
高启明恍若未觉,依旧带著他那標誌性的温和笑容,看向郑仪:
“郑书记,你看这样的安排,是否妥当?县里同志如果有什么建议,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
將烫手的山芋,以极其“民主”的姿態,轻飘飘地拋回给了郑仪。
郑仪的目光落在面前那份列印著“督导工作重点”的材料上。
他沉默了两秒钟。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很妥当。”
郑仪抬起头,脸上甚至浮现出一点讚同的笑意。
“高秘书长考虑得十分周全。督导组的安排,与我们县委近期工作的重点高度契合,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他的语气真诚,没有丝毫被掣肘的憋屈。
“特別是干部队伍『再审视、再评估』这一项,我认为非常及时,也非常有必要!隨著『青峰模式』的深入推广和『困难群眾清零行动』的启动,我们的干部队伍素质能否跟得上,直接关係到改革的成败!”
他环视全场,声音沉稳有力:
“在此,我也代表县委表个態:对於督导组在『再审视、再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干部,无论涉及到谁,县委都將坚决调整!绝不姑息!”
郑仪这不是妥协,而是顺势而为,借著高启明这股东风,把自己想动但又碍於阻力没来得及动的那些“问题干部”一併清理掉!
高启明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了一下,笑容不变:
“郑仪同志和县委的深明大义,值得我们督导组学习啊。”
他话锋一转:
“那么,我们就先从干部队伍的『再审视、再评估』开始吧。督导组需要一份详尽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名册及近三年考核情况,特別是……在这次舆情风波前后,表现突出或存在问题的干部情况。”
他微笑著看向冷治:
“冷部长,组织部的材料,应该是最齐全的。”
冷治立刻挺直腰板:
“请高秘书长放心,材料已经准备好了,散会后立刻送到督导组办公室!”
“好。”
高启明满意地点点头,仿佛只是进行了一项最普通的工作对接。
“另外,关於『困难群眾清零行动』,特別是杨老歪这个典型个案的帮扶方案……”
他的目光转向郑仪和刘希。
“督导组希望能列席下一次县委常委会,听取专题匯报,共同研判。”
一个“列席”,一个“共同研判”。
高启明的手,已经探入了青峰县最核心的决策链条。
郑仪迎向高启明的目光,脸上没有任何不悦,反而露出一丝欣然:
“求之不得!有市委督导组的高参为我们把脉问诊、指点迷津,我相信『清零行动』一定能取得更大实效!”
他的回应依旧是那么坦然,甚至带著一丝“欢迎监督”的热切。
高启明笑容温和,心底却划过一丝极淡的疑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