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去制衡甚至取代郭长河(1/2)
青峰县委大楼三楼,小会议室。
陈越推门进来时,脚步沉稳,腰背挺得笔直。
他穿著熨帖的深色夹克,短髮根根精神,脸上是惯常的、被基层风霜打磨出的沉稳。
但当他目光触及端坐在主位上的那个年轻身影时,那份沉稳之下,还是不由自主地透出几分发自內心的敬重。
“郑书记,您找我?”
陈越的声音不高,带著恰到好处的恭敬。
“陈越同志,坐。”
郑仪抬起头,脸上带著温和的笑意,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他面前摊开著一份文件,正是陈越的履歷,旁边还放著一杯冒著热气的清茶。
陈越依言坐下,双手自然地放在膝盖上,目光平视,等待著书记的指示。
他心中並非没有猜测,省里关於郑书记可能调离的风声,在青峰核心圈子里並非绝密。
审计局虽非权力漩涡中心,但他陈越的耳朵和脑子,从来就没閒著。此刻被单独召见,他隱隱感觉到,或许有大事。
郑仪没有立刻进入正题,他拿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目光却落在陈越脸上,带著一种审视,却又並非居高临下。
“东兴镇的老农机厂,现在怎么样了?”
郑仪忽然问了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语气隨意。
陈越微微一怔,隨即流畅地回答:
“报告书记,改制后引入的『东兴农品』运行良好,去年產值突破五千万,带动周边三个村近两百户农户订单种植,还解决了镇上八十多个就业岗位。今年他们又新上了两条深加工线,主打有机山货,市场反响不错。”
他回答得具体、翔实,没有一丝夸大,也没有遗漏关键数据。
这是他在东兴镇镇长任上最得意的手笔之一,也是他能力的证明。
“嗯,不容易。”
郑仪点点头,放下茶杯。
“当年清退那几个占著茅坑不拉屎的『关係户』,阻力不小吧?我记得,里面有个还是县里某位老领导的亲戚?”
陈越心头一凛。
郑书记连这个细节都记得?
他面色不变,坦然道:
“是有些阻力。当时那位老领导也打过招呼。但集体资產流失,群眾意见很大,镇里財政也负担不起。我顶住了压力,坚持依法依规清退,该补偿的补偿,该追缴的追缴。过程是艰难了些,但结果是好的,集体资產盘活了,群眾也服气。”
他没有刻意表功,也没有迴避困难,只是陈述事实,语气平静,却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底气。
“审计局呢?”
郑仪话锋一转,目光锐利了几分。
“去年扶贫资金专项审计,你揪出那三个乡镇的问题,追回近千万。听说事后,有人给你办公室塞过『土特產』?也有人半夜给你打过『问候』电话?”
陈越迎上郑仪的目光,眼神坦荡:
“土特產退回去了,电话也录了音。干审计这行,得罪人是常態。但国家的钱,老百姓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含糊。该查的必须查到底,该处理的必须处理到位。这是我的职责。”
“职责……”
郑仪轻轻重复著这两个字。
“说得好。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陈越身上,那眼神不再温和,而是带著一种洞穿人心的力量,以及一种沉甸甸的託付感。
“陈越同志,青峰刚刚脱贫摘帽,拿到了『先进集体』的牌子。但这只是起点,不是终点。『青峰模式』要深化,乡村振兴要推进,共同富裕的路还很长,也很难。”
郑仪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敲在陈越心上。
“我们面前,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產业基础还不牢,民生短板还很突出,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亟待提升,一些歷史遗留的深层次矛盾,还需要我们久久为功……”
他顿了顿,目光紧紧锁住陈越: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个真正能打硬仗、能扛重压、能接续奋斗的班子!需要一个……能在未来复杂局面中稳住航向、带领青峰继续沿著这条路坚定走下去的人!”
陈越的心跳,不受控制地加速了。
他感觉一股热血涌上头顶,但多年历练养成的定力让他强行压下激动,只是放在膝盖上的手,不自觉地微微攥紧。
郑仪没有给他太多消化的时间,直接拋出了决定:
“县委经过慎重考虑,认为你陈越同志,有能力、有担当、有基层经验、有政治头脑,是青峰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
“因此,我提议,並將在下一次常委会上正式提请:增补你为青峰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提名为青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人选!”
“轰!”
儘管有所预感,但当这决定真的从郑仪口中清晰无比地说出来时,陈越还是感觉脑子里仿佛炸开了一声惊雷!
副县长!
一步踏入县政府的核心决策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