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党校的要求;明州市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林(1/2)
徐志鸿的目光沉静如渊,落在台下那一张张年轻却已然肩负重担的面孔上。
他没有稿纸,没有任何提示,就那么站在党徽与红旗之下,声音清晰、平稳,却带著一种千钧之重。
“组织上把大家集中到这里,集中三个月的时间,脱离繁琐事务,远离迎来送往,是为了什么?”
“绝不仅仅是为了让大家放鬆身心,休养生息。”
他微微停顿,目光仿佛带著实质的重量,扫过全场。
“更不是镀一层金,拿一张纸,作为日后履歷上的漂亮点缀。”
语气陡然加重,斩钉截铁:
“这是省委对各位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发展的一次重大战略投资!”
“是把大家放到全省发展这个宏阔棋盘上,一次重要的推演与校准!”
台下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刻意压低了。
徐志鸿双手依然自然地搭在讲台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
“江东省,正处於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坚期、深水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怎么闯?『双碳』目標的硬约束下,我们传统產业这个庞然大物如何转型?科技创新这张牌怎么真正打出威力?共同富裕的大课题,又如何在江东落地生根,结出惠及全体百姓的硕果?”
一连串的设问,尖锐、精准,直指江东发展的核心痛点与时代考题。每
“解决这些问题,靠什么?”
徐志鸿的声音陡然拔高,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靠文件?靠口號?靠坐在办公室里拍拍脑袋?”
“靠的是人!靠的是在座各位这样,有想法、有潜力、能扛重担、敢打硬仗的中坚力量!”
他的目光似乎变得更深邃,仿佛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
“省委常委会在研究这期中青班名单时,要求很明確:只看潜力,只看实绩,不搞平衡,不搞迁就!”
“把你们集中起来,就是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用改革发展的实践真知,把你们的『根』扎得更深!把你们的『魂』铸得更牢!把你们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锻造得更强!”
他再次停顿,似乎在给学员消化理解的时间。
“我们有些同志,理论功底不弱,但一遇到复杂局面,就容易『盲人摸象』,看不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
“有些同志,干事有衝劲,但一碰硬钉子、烫山芋,就想著『绕道走』,缺乏啃硬骨头的锐气和韧性。”
“还有些同志,在基层干得不错,但一提到更大的视野、更宏观的布局,就感到吃力,缺乏战略思维和系统观念。”
徐志鸿的语气变得极其严肃,目光扫视全场,像是在进行一场无情的剖析:
“同志们,这些短板和弱项,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迴避!正视它,才能在党校这座熔炉里,真正锻造提升!”
他的声音缓和下来,带著一种长者的引导:
“党校的围墙很高,规矩很严,作息很规律。就是要让大家的心沉下来!”
“沉下来,干什么?”
“沉下来读书!读经典原著,悟原理要义!搞清楚我们『从哪来』、『往哪去』,搞清楚我们事业的根基和方向!”
“沉下来思考!带著工作中的困惑、实践中的难题来思考!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零散的经验梳理为系统的认知!”
“沉下来研討!放下职务身份的包袱,敞开心扉,交流碰撞!在思想的交锋中擦出火,在观点的爭鸣中启迪智慧!”
徐志鸿的目光似乎落在很远的地方,又仿佛聚焦在每个人身上:
“不要怕被质疑!在座的都不是小学生了,要敢於亮观点,敢於被批评。真理越辩越明!思想的火,只有在碰撞中才能点燃!”
他的语气再次转向沉重,甚至带著一丝警告:
“更要提醒大家一点:党校不是『安全岛』!纪律的红线,任何时候都不能碰!规矩意识,要刻进骨子里!”
“严格遵守校规校纪,这本身就是党性锻炼的重要部分!”
“要时刻保持清醒,把这里当作锤炼作风、净化心灵的『磨刀石』!”
徐志鸿的声音渐渐变得厚重而充满期待:
“同志们!你们是江东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是省委精心挑选的『种子』!”
“省委对你们寄予厚望!江东六千多万人民群眾对你们充满期待!”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著一种宏阔的使命感:
“希望三个月后,当大家离开党校时,带走的不仅是一张结业证,更是一次思想的蜕变、能力的跃升!是一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更强担当!是一种应对复杂局面、驾驭发展大局的更大自信!”
“希望大家珍惜时光,潜心学习,深入研討,真正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以实际行动,向组织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我的话完了。”
没有慷慨激昂的呼號,没有故作姿態的渲染。
只有平静的陈述,精准的剖析,深沉的嘱託,和那份沉甸甸、不容置疑的期望。
徐志鸿微微頷首。
“哗——!”
掌声如同积蓄已久的潮水,瞬间爆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