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掀翻屋顶(1/2)
第23章 掀翻屋顶
“妈的,虽然难听,但,好像有点道理?你看我们获奖的电影,欧洲三大那是什么眼神?”
“强国也无艺术?好莱坞不需要艺术?这,这角度太刁钻了!但想想好像真是那么回事!”
“弃艺从商?搞艺术救不了中国电影?化用鲁迅的话,他这是把自己摆在‘救国’的位置上了啊!太,太狂了!但也太tm带劲了!”
不少男生激动地猛拍大腿。
“好!!!”
“说得好!!”
“沈师兄牛逼!”
“干他娘的电影强国!”
哗啦啦啦!!!
学生区爆发宛若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这掌声,不再是礼貌性支持,更带着强烈的共鸣、宣泄,被点燃的斗志!
沈善登的话震撼了人心!
热血被彻底点燃!
尤其是表演系、管理系、摄影系的年轻学生,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沈善登没有空谈艺术理想,他指出了冰冷的现实,更描绘了一个需要他们去奋斗、去建设的未来图景。
这种直面现实、挑战权威、目标宏大的宣言,令人血脉贲张!
像一把重锤,狠狠砸碎了他们心中某些模糊的、被灌输的“艺术神圣性”的枷锁。
这种观点,有些学生模模糊糊有过。
但在学院里会被定义为“叛逆”。
经过沈善登这么一总结,理直气壮起来了,被点醒的爽快感在胸腔激荡起来。
导演系、文学系那些自诩有艺术追求的学生,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卧槽,弱国无艺术?这话,这话也太狠了吧!”
“他意思是,我们连谈艺术的资格都没有?”
然而在雷鸣般的掌声之下,在沉默大多数表达了支持之后,他们曾经的观点显得如此苍白,不值得一驳,甚至都不好拿在台面上!
嘉宾席没离场的老师们,表情各异有震惊,有沉思,有担忧。
也有极少数眼中流露出不易察觉的认同。
仿佛被沈善登话语中的力量点燃了某种东西,若有所思。
在这种热切氛围之下,大部分老师选择随之鼓掌。
不管如何,青年人,有点心气是好事。
最疯狂的还是记者。
彻底沸腾了!
如果说之前吴京的“倾家荡产”是开胃小菜,沈善登关于好莱坞和欧洲三大的比喻是主菜前的猛料,那么“弱国无艺术”、“弃艺从商”、“搞艺术救不了中国电影”这三连暴击,就是一道接一道的重磅炸弹,直接将新闻价值炸上了天!
所有记者,无论来自严肃的《中国电影报》还是嗅觉灵敏的都市报、门户网站,此刻都像打了鸡血!
“快!快记!一个字都不能漏!”
“标题!标题有了!《北电狂生沈善登:弱国无艺术,弃艺从商救中国电影!》”
“爆点!绝对的爆点!明天的头条!不,是接下来一周的热点话题!”
“联系主编!立刻预留头版!不,专题版!这个沈善登,太会制造话题了!”
闪光灯此刻不再是连成一片,而是疯狂地、毫无间歇地爆闪。
瞄准台上那个语出惊人、神情却异常坚定的年轻身影。
快门声密集得像暴雨打在铁皮屋顶上,记录着这个注定要掀起巨大波澜的时刻。
提问的长发导演系学生,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