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拯救阶级的人(24)(2/2)
不是乱来的,和《督公》宣发上对齐了。
“好,好,好。小登很有精神!”
韩三平也是叫了好,他最看重沈善登的一点,就是做什么事都有理论支撑。
堂堂正正!
“这篇文章内部要刊发,和电影局那边提议提议,组织青年导演、制片人座谈会,可以讲一讲。”
韩三平做了批示。
沈善登的理论,对于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制片人、投资人、中生代和新生代导演,不啻于一场行业认知上的甘霖,能够为他们甩掉很多精神枷锁。
一位制片人看到了报道,内心一畅,呼朋唤友倾诉。
“以前搞商业片总觉得低人一等,被那些学院派批评‘铜臭气’、‘没追求’,憋屈!现在好了,我们也有大道理!强国之路始于商业,这是硬道理!拍好类型片,就是为中国电影工业筑基!腰杆瞬间挺直了!”
这位制片人找来沈善登写的文章,仔细研究。
只有理论才能对抗理论。
“豁然开朗!”
也有正筹备新项目的青年导演,心里没了纠结,解开了心结。
不用再纠结于非得拍晦涩的冲奖片证明自己了!
不用绞尽脑汁的想什么艺术性去讨好那帮评委了!
理直气壮地研究市场,打磨剧本,做好类型化叙事,服务好观众,就是最大的贡献!
“沈导也太牛逼了。”
黄晓明大写的服。
虽然经纪人提醒他不要参与这种话题,很危险,但是黄晓明给沈善登打了电话,没打通,就发了条短信。
公开表态不好做,不影响私下里。
“我艹这男人!”
范氷氷也是震惊不已!
不少一线明星的团队敏锐嗅到了风向的变化,现在僧多肉少,要是以后商业片多了起来,对于他们来说,是大好事。
聪明的不只是黄晓明,私下里不少经纪人开始主动接触沈善登团队,表达对沈善登理念的认同和合作意愿。
跟着沈善登,意味着站在了代表中国电影未来的风口上!
更有不少人对陈坤、黄晓明羡慕嫉妒恨。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督公》这个关注度,赔是没有可能了,实在是热度太爆炸了。
吴京的电话更是被打爆。
之前暗暗嘲讽吴京糊涂的人,大腿都拍肿了,这不是倾家荡产押注兄弟,而是提前买了上市公司的原始股,绝对是眼光毒辣、魄力惊人。
“我不去,我电影还在紧要关头,不要打扰我创作。”
沈善登接到韩三平秘书的电话,要他参加青年导演交流,选择了拒绝。
什么行动纲领,什么正当性,太哈人了。
还是用电影说话。
见到文章引发的良好反响,沈善登也有收获。
以前挺认可一句话: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现在,有了不同认识。
也许那个“背叛”阶级的个人,不是“背叛”,而是拯救。
“没有背叛”的人,才是“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他们确实在维护自己个人利益,但这个利益是短期利益。
长期来看,每个利益集团都只看着自己的利益,最后不光是个人利益,利益集团的利益,连整个阶级都要崩掉。
对于电影圈、电影行业,甚至文化界来说,最好的做法,是有分量的人,公开表态对欧洲三大电影节,甚至对《色戒》的质疑,这样一来,行业利益才会受益。
但这样做很难很难。
沈善登如今力量有限,只能发一分光,还做不到拯救者。
叮!
私人手机响了一声,最近他电话爆满。
有合作,也有开盒的,不得不换了个号码,知道的人不多。
“咦?”
看了一下,是孙莉,邀请他去家里做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