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韩千亿,旋转门(33)(万更求票!(2/2)
他为帝国付出了足够多,是时候为自己谋划一份顶级薪水的职位了。
而他瞄准的目标,正是由几位前白房子高管创立的顶级游说公司。
凭借他顶级的出身,在华丰富的文化博弈经验以及对媒体、政策关系的深刻理解,类似公司对他这样的资深人才求贤若渴。
而且在沈善登的启发下,他已经成长,形成了一套能打动资本的理论。
“亲爱的朋友们。”
查尔佩里克微微举杯,向围拢过来的几位好莱坞大佬示意。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那个巨大的市场。有时候,迂回远比硬来容易成功。”
他侃侃而谈,谈起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最新表现。
“过去一年,中国市场票房突破六亿美元,关键是增速在60%以上!他们的国产片份额接近百分之七十!这说明了什么?”
有人开了个玩笑:“说明你的工作失败了。”
查尔佩里克深深看了那人。
环球的,他还没离职,会给对方小鞋穿的!
一定!
这种时候绝不能弱势,否则会被当做猎物。
我打不过沈善登,还打不过你们?!
查尔佩里克环视众人,目光锐利。
“这说明中国本土的电影力量已经初步崛起,那边政府的底线,仅仅是确保国产片份额超过进口片。”
“这意味着,面对如此蓬勃的内生市场和成熟的本地制作,他们明年完全有底气,也很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用他们的力量,为我们打开更大缺口的机会!”
他特意举起了沈善登的例子:“比如那个正在中国电影行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年轻人,我们都知道那边市场每过几年,都有类似的弄潮儿。”
闻言,在场人不由颔首。
他们作为精英,很清楚一点,那就是如今全球市场的机遇大部分都在中国。
不少人的孙子、孙女,第二语言,首选是汉语。
当然,这种发财的知识,没必要告诉平民。
查尔佩里克道:“我想大家都明白,和这样人交朋友的好处,能让我们分享那边的市场机遇。”
“恰好,沈善登,他也和那边很多行业的成功人士一样,迷恋我们的文化,推崇好莱坞的工业模式。”
至于沈善登的自我文化坚持,那就没必要提。
能赚钱吗?
既然不能,对于成功人士,那就是垃圾信息。
而且沈善登也是资本家了,身家不断攀升,人家有点追求怎么了?
查尔佩里克道:“我们需要扶持的,正是这样的电影人,而不是第五代、第六代那种虽然听话,但在他们国内缺乏真正市场号召力和产业势力的导演。”
一位来自迪士尼的高管微微皱眉,表示担忧道:“查尔斯,根据我们的分析,中国本土力量的崛起,会不会反而成为我们进入的壁垒?”
“哈哈哈!”
闻言,查尔佩里克发出一阵惊人的大笑。
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似乎听到了一个大笑话。
“你要记住,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大漂亮天下无敌!”
查尔佩里克笃定道:“不要被眼下的金融危机所迷惑,不过是我们巨人前行中一次微不足道的踉跄罢了。”
“我们很快就能调整步伐,重新归来,并且比以前更加强大!”
他的自信感染了在场不少人。
是啊,好莱坞纵横全球数十年,什么风浪没见过?
一个正在成长的市场,不过是有一个蛋糕做大的契机。
而且就算产生威胁,那也是多少年后的事了。
眼下是能够在短期,甚至一年内见效的策略,直接和他们的年金挂钩。
查尔佩里克再次举杯,随着几个派对女孩,和好莱坞男女明星的加入,气氛更嗨。
他如鱼得水,融入了狂欢之中。
嗨到爆的时候,查尔佩里克大哭起来。
他想起自己在那边的悲惨境遇,连个止疼药都嗨不了,越想越为自己心疼!
他为帝国付出太太太多了,该吃的苦都吃完了!
该到享受的时候了!
另一边。
沈善登回家了。
过去两年,他要么是忙于《督公》筹备,要么在《囧途》片场鏖战。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除夕夜都只能在电话里给父母拜年。
今年,终于在大漂亮另一个团伙上来前,把一个架子搭起来了。
《嘉靖》破两亿的余威尚在,登峰影业势头正猛,沈善登无论如何也要回去一趟,安安稳稳地过个年。
在家过一个好年。
京城的风云、好莱坞的算计,都随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而被暂时隔绝。
回家过年,沈善登依然带着人。
跟着四个从老家找的能文能武的保镖。
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至少沈善登已经不会只身一人做什么事了。
当然,再过十几年也许可以,当下确实不行。
特别他的脸经常在聚光灯下出现。
沈善登想给父母搬家,甚至接来bj,但都不乐意。
车子驶进小区,沈善登亲自给物业散了条烟。
刚进入熟悉的单元楼,沈善登就察觉到了不同。
往年略显冷清的自家楼下,此刻停满了车辆,把附近几个单元楼的车位都占了。
其中不乏一些一看就价值不菲的轿车。(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