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if线,在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颁奖典礼(2/2)
一种无害宣誓,看似是松弛,实际上进行威慑,就是“我很松弛,我不好惹,不要来惹我。”
而不能融入圈子和氛围,不懂这样的礼仪,就没有许可,也就是意味着大家可以一块分食。
这种氛围之下,当沈善登的目光望向马可穆勒,老头也是下意识的点头致意。
回过神,他都感到很是惊讶,你沈善登哪来的这种腔调?
而且时间快超了。
沈善登也看到了超时的提示,但是根本不在乎。
“今晚,当银狮的光芒照亮《督公》的故事,那个在紫禁城深墙内挣扎、扭曲,最终在权力灰烬中异化的灵魂,那个被历史车轮碾轧又被其重塑的卑微生命,它照亮的是一个更广阔、更深邃的图景。”
这个长难句输出。
外国的文艺工作者,文化水平更低。
演员、导演这些不少没文化的,都没听懂,但是直接鼓掌。
还是那句话,这种长难句太尊了!
这是肌肉记忆!
“这尊奖杯,它属于那些在拉美雨林中,用镜头捕捉殖民伤痕与抗争烈火的电影人!”
“它属于在非洲大陆上,用胶片讲述古老智慧与现代冲突交织故事的讲述者!”
“它属于在伊朗高原,顶着压力,用影像的隐喻叩问自由与禁锢界限的艺术家!”
“它属于在欧洲边缘,在亚洲角落,在世界的每一个被主流叙事忽视或简化之地,依然执着于发出独特声音、讲述自己“终结”与“开始”故事的创作者!”
“是的,它属于每一个曾感到自己故事被隔绝于世界聚光灯之外的国家与地区!”
啪!啪!啪!
口哨声,叫好声全部在被潮水般的掌声压制。
工作人员在台下,舞台侧面举起超时的提示牌,写着“time”、“wrap up”的牌子。
提词器上倒计时也已经耗尽。
特定的灯光闪烁着提示时间将尽。
甚至连音响师按照需要“请下台”的渐起音乐声,也被鼓掌声盖过。
“谢谢威尼斯!谢谢电影!谢谢世界!”
“谢谢大家!”
沈善登根本不被超时所扰,很松弛的做最后感谢。
这是演讲必备的技能,也是他背过的稿件表演之王的能力。
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不要怀疑自己!
如果是《督公(海外冲奖文艺版)》是一盘精心炮制的屎,沈善登给国际友人尝了一下,而且他并不将之当作“屎”。
虽然仅从电影质量角度,剪的很烂,但是经过威尼斯的颁奖,沈善登成为最年轻的威尼斯最佳导演。
经过这篇演讲,《督公》电影以及他,踩着这个平台,左脚踩一脚升天。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就是赢感!
电影是否好看,这种颁奖到底是审丑还是看小丑,无所谓。
关键自己要有赢感,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
只要沈善登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他背后有一个伟大的祖国,这是事实,而且其他人也很尊重他伟大祖国的实力,否则何必捧他的臭脚呢!
沈善登走下台,如摩西分海般的走下台,还和路过的剧组一路寒暄。
这就是艺术,听沈善登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