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班军制度(1/2)
第92章 班军制度
京师的暗流朱祁镇暂时一无所知。
清晨起来。
大军便动了起来。
留下了一万五千不会骑马军士继续坚守在土木堡,清扫战场,同时清缴遗留的瓦刺残余。
朱祁镇亲率2万大军骑马,在英国公、泰寧候两人的陪伴下朝宣府而去。
“英国公,你认为何合適担任这宣府总兵?”
“陛下,臣建议恭顺侯吴克忠非常適合,此战中他出力胜多,还能在宣府编练骑兵。””
英国公直接道。
朱祁镇想了想摇摇头,“恭顺侯朕另有安排,未来的新兵训练,朕想全部安排在京师进行,尔等认为如何?”
“陛下,这是何意?”英国公想了想,没想明白。
“朕发现,將士们的训练各军皆有不同,一旦遇到各阵营配合,总有一丝的不协调,联认为,这是训练標准不同所导致的。
所以想安排统一的训练,例如此次大同宣府需要招募將士约3万人左右。
这三万人全部招募至京师完成训练后,再返回大同宣府安置,尔等认为如何?”
“陛下打算重启班军制度还是打算改革卫所制度?”英国公想了想问道。
朱祁镇点点头又摇摇头,“卫所制朕暂时不会动,但卫所制的缺陷,英国公你应该也清楚,现在眾多卫所已经出现了不满员现象。
卫所兵生活困顿,很多时候都吃不饱肚子,吃不饱肚子的情况下,根本就无心训练。
训练不足,战力低下,从而导致军纪败坏,战斗力不强,这种情况会隨著时间推移越来越严重。
所以朕想要加强训练,確保卫所的战力。”
“陛下圣明,但陛下,这三万的兵力补充,按边疆三分守城,七分屯种,陛下,最多只能招募一万將士进京训练,否则会耽搁农时。”
朱祁镇想了想点点头,“那如何能解决这问题,將士们的素质参差不齐,边军的卫所兵素质,尔等都看到了,几乎有三成的將士没有骑过马。
他们可都是三年以上的老兵,新兵呢,是否这数据是否更夸张。
其他內地的卫所呢,是否將士们连刀都不会用了。
成国公从宣府传回报告你们也看到了,临时徵召的百姓一旦上战场连最起码的军纪都无法维持。
要知道他们可都是军户家庭,按照卫所制度。
每军户出一名正军服役,配一名丁(亲属)协助后勤;正军战亡,徐丁替。
战爭时期,他们有可能隨时要求顶替正军服役呀,如此战力,岂能打胜仗。
况且每一次顶替兵入军,想要形成战斗力,只能通过老兵言传身教。
可一旦遇上紧急战事,又应该如何,总不能让新兵什么都不懂就上了战场,这样的新兵如何保证战斗力?”
“陛下,洪武九年,太祖皇帝曾经提出过班军制度,敕令浙江、江西等六省及直隶卫所操练马步军士以俟简阅。
到了太宗皇帝,形成了固定抽调中都(凤阳)、大寧、山东、河南四地卫所军进京轮戍,定名京操班军。”
“朕知道,本朝中也有此制度,但一直没有执行到底对吧!”
朱祁镇肯定的道。
“是的,陛下,按惯例每年从四地卫所抽调8万將士轮值,从太宗皇帝开始,每年都会因为各种原因缺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