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不输鹌鹑蛋的滋味(2/2)
“收摊!”
师徒俩麻利地归置一应器具,李二郎窜上树梢摘取布幌子。
久候多时的苏辙早已迫不及待,搓着手欲上前帮忙:“吴掌柜,我来搭把手……”
吴铭失笑道:“些许杂务,岂敢劳动小苏相公?请安坐稍待。”
苏轼打趣道:“子由,你莫要给吴掌柜添乱,当心绊了桌腿溅你满脸酱汁!”
众人尽皆莞尔。
吴铭再次谢过韩春春和赛关索,有“哼哈二将”护卫左右,今日的摆摊不仅没碰上泼皮撮鸟,就连组织众人排队时,也没听见什么抱怨。
吴铭虽做不到宋江那般仗义疏财,逢人便送十两银子,但三五十文的工钱还是给得起的,总不能教人白站一上午岗。
韩、赛二人本不愿收,她俩是受铁牛所托,没打算要钱。
怎奈架不住吴掌柜盛情,终究收下,心里均想:吴掌柜真够义气!倒和寻常的市井商贩不同!
约好未正时分在八仙棚外碰头,双方就此别过。
吴铭和李二郎推起独轮车,一行九人浩浩荡荡奔赴麦秸巷。
刚拐入巷口没几步,迎面驶来两驾青幄牛车。
但见车辕精雕细琢,车厢垂帘质地厚实考究,拉车的健牛亦强壮有力,远胜吴铭上回乘坐的经济型牛车。
乘车之人显然非富即贵。
吴铭一行当即靠边让行。
交错而过之际,忽闻车中传来一声稚气的轻咦!
抬头看去,只见厢帘被人撩起,探出一颗扎着双丫髻的小脑袋,不是王蘅又是何人?
“吴川哥哥!”
王蘅惊喜高呼,又掀起车帘喊道:“停车!”
车夫闻声忙“吁”地控住健牛。
待张伯放下脚凳,王蘅立刻两段跳落地,小跑几步冲到吴铭跟前,叉腰控诉道:“哼!吴川哥哥说话不作数!说好了日夜备着灶火恭候七娘大驾,却关着门,教七娘扑了个空!”
吴铭哈哈一笑,随后敛起笑容朝相继下车的王安石等人叉手行礼。
苏轼六人虽不识得这四位长辈,然观其衣冠清雅、气度雍容(不包含王安石),心知必是名流雅士,当下不敢怠慢,纷纷行礼如仪。
王蘅却不管这些虚礼,她今早连饭都没怎么吃,就指望着在吴川哥哥处大快朵颐,早已饿得腹中擂鼓。
当即说道:“吴川哥哥!我想吃卤鹌鹑蛋!要吃十串!”
眼大肚皮小,十串莫说撑死,腻也腻死了……
吴铭心里吐槽,蹲下身,平视小丫头的眼睛,歉然道:“今日小摊的生意着实火红,所有卤味皆已售罄……”
王蘅的小脸登时晴转多云,眼看就要云转多雨了,吴铭换上轻快的语气话锋一转道:
“鹌鹑蛋虽然没有,但哥哥可以给你做别的吃食,准保不输鹌鹑蛋的滋味!七娘可愿移步,随哥哥去铺中一尝?”
小丫头也是个表情怪,前一刻还泫然欲泣,下一刻便粲然一笑,雀跃道:“好!这便去!吴川哥哥这回莫要再哄人!”
一旁的寄应六子闻听此言,喉头也不觉滚了滚,腹内馋虫蠢蠢欲动。
苏轼故意模仿王蘅的口吻,冲吴铭挤眉笑道:“吴川哥哥既允了小娘子,也顺带照拂照拂老书生可好?”
众人都笑了起来。
连素来端严的王安石和韩绛也忍俊不禁。
吴铭自是笑着应承。
王安石等人复登牛车在前引路,吴铭三人推着吱呀作响的独轮车紧随其后,苏轼六人则悠悠哉哉跟在队尾,再度朝吴记川饭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