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黄金去哪儿(1/2)
第66章 黄金去哪儿
“核查情报?”陈阳皱了皱眉头道:“什么情报?”
宋伊琳恭敬的说道:“金陵財政部將会有一吨黄金从金陵运到沪市。”
“交由正金银行託管,这件事您应该知情吧?”
知情?何止是知情,这其中的所有细节可都是陈阳授意才能摆平的。
这一吨黄金原先是大阪商会紧急售卖物资筹集出来给新政府做政务启动资金使用的。
新政府在上个月二十八號成立,这批黄金当时跟隨財政部长陈锦涛一起去了金陵。
可新政府才运行了不到一个星期,梁先生在召开例会时候才发现,一吨黄金根本不够开销。
当然,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梁先生的號召力有限。
浙苏沪寧各大商圈的首领都不看好他,这就导致新政府根本无力筹集资金。
原本梁先生还寄希望於浙苏两省的税赋。
可是,浙省绥靖公署一直都掌握在齐燮元的手里,物资运到金陵后就被他以剿匪的名义要走了。
剩下的物资別说养活新政府,连养活那些打杂的都难。
资金捉襟见肘,日本人的顾问团又摆出一副“別找我,我也没钱”的態势。
这个时候要是不先解决財政上的问题,恐怕这个维新政府就是史上最短命的政府了。
於是乎,大家討论了半天,想到一个绝佳的主意。
发行新版货幣
对,没错,就是以金陵新政府的名义重新制定一版货幣,在浙苏沪寧这些地区发行。
但是,发行货幣是需要黄金储备的。
没有黄金作为抵押,新幣就是笑话,这种事歷史上早有教训,比如宝钞
当然,除非你够不要脸外加有强大的火力后备,即便百姓有怨言你也能轻易镇压,比如金圆券
新政府可没有这么强大的实力,现在眾人只能將希望寄託於这批黄金,將黄金送到正金银行,並由正金银行出面担保。
除了这些,金陵新政府的顾问园田熊吉还特別联繫了山本宪藏作为这次发行货幣计划的顾问。
山本宪藏这个人名声虽然不大,但对华夏经济的破坏力可不小。
他就是日本对华“杉计划”的策划人跟负责人之一。
仅在民国二十六年,他就用印钞设备偷摸印製了超过一亿法幣。
有这么一位专家做背书,新政府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积极开展代號为“松计划”的新货幣发行计划。
为了能顺利完成“松计划”,新政府决定將沪市作为第一试点,在印製新幣的同时也顺势发动一些商业大佬支持新幣发行。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沪市这边使用的货幣多样化市面上不但有大洋,法幣等华夏主流货幣。
甚至英镑,美圆,德国马克,法郎都可以作为交易货幣。
如此情况下,即便多一种新幣,似乎也不会很过分吧。
所以,照这么看来这个宋伊琳跟自己的时间绝对不会短,很可能那批物资交易完成的时候,她已经出现在沪市了。
陈阳看著宋伊琳道:“怎么?总部想打这批黄金的主意?”
“不是我看不起胡新民,就凭他手里几块料就想打黄金的主意,那也太看不起日本人了。”
宋伊琳闻言愣了愣神,胡新民是军统沪市站的代理站长。
新任站长赵立军这会儿还在湖南临澧班挑选沪市站的特工。
而之前的復兴社沪市特別行动处已经被小鬼子的特高课轮番扫荡了几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