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玄幻魔法 >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 第91章 87七品三才阁全满

第91章 87七品三才阁全满(2/2)

目录
好书推荐: ICU抢救时,他的喜帖发到我病床 漫威:开局觉醒小宇宙 前妻惊艳回国后,乔总跪求父凭女贵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废妃娇养小书生后,暴君疯了 我在民国种田的日子 我一个反派,掠夺天命之子很合理吧? 穿书七零,恶毒女配被绝嗣大佬宠上天 五岁萌妃炸京城,我阿娘是侯府真千金 骨仙娘娘

而东都方面,在去年的千秋节事件后,也通过这种种交流,全方位恢复生机和活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交流会全程没捅出来过什么大篓子!

顺利结束,便是最大的成功。

至于黄纥人、北阴人之间的一丁点小插曲,完全不足为奇。

不过,也正因为这件事,徐永生在东、西两监学宫司业、博士、讲师们心中的评价,较之从前又高了一等。

以前更多是因为他修为提升速度快。

而现在,则是因为他处事果决干练。

正因为黄纥人、北阴人的冲突被迅速平息于无形,又彰显了大乾皇朝风范与气势,一定程度上无形中压制了其他许多外族“留学生”的气焰,令那之后的时间里,也几乎不再出现类似事件。

如果说东都学宫的罗毅等人因为先前芳华楼一事已经有所了解,那这次帝京学宫的人也都留上了心。

徐永生对此间一些细微变化,貌似全无所觉,日常一切如故。

到了西监师生将要离开时,他作为新生,这次也参与了送行。

“守正兄,如果方便的话,还劳烦你代为转达这封回信给韩九郎。”徐永生将信件交给石靖邪。

先前韩振的信,倒没有什么特别的,他也没有解释自己身上相关事,只是道歉他先前实在不是有意不告而别。

而去了帝京学宫后,一定时间内可能都无法再来东都看望徐永生、谢初然他们。

不过,如果徐永生等人前往关中帝京,他可以做东招待,因此本就想念徐永生等人,希望他们能早日前往帝京相聚。

笔迹、措辞都是韩振本人没错,见他心态仍然乐观通达,徐永生也微微放心。

给韩振的回信里,没有提太多旁的事,也同样是些家长里短,并表态将来有机会肯定要赴帝京长安一行,届时大家老友再聚。

“恒光兄放心,我一定把信带到。”石靖邪妥善把信收好。

徐永生则微笑道:“将来有机会,也希望能与守正兄再聚。”

石靖邪笑道:“我也是。”

二人道别之后,徐永生刚走开几步,却忽然见一个中年僧人,来找石靖邪。

两个年轻书生见状都是一愣。

这中年僧人他们自然认识。

这次学宫东、西两监学生的交流会上,除了两边各自的崇玄学博士也即是两位道门北宗长老外,同样有佛门高僧到场。

当然,他们此番主要是作为嘉宾客人,全程大都在旁观。

现在来到石靖邪面前的中年僧人,便是其中之一。

此前交流课程期间,对方几乎全程一言不发,仿佛泥像木偶一般。

但此刻,他却看着石靖邪,微笑说道:“施主身怀佛性,可愿入佛门修行?”

石靖邪:“……”

徐永生:“……”

两个年轻书生都是一阵无语,但石靖邪不失礼貌,婉拒道:“大师言重了,学生实不敢当此谬赞,也无意入空门。”

徐永生看着那中年僧人,则是想到对方名法深,乃是佛门南宗也就是顿悟派的传人。

早年间,大乾皇朝佛门禅宗,北宗渐悟派乃是主流,在女帝临朝时达到极盛,彼时佛门北宗宗主,甚至有帝师之名。

而到了当今乾皇一朝,昔年帝师已经圆寂,北宗渐悟派其他高僧也大多凋零,近年来南宗顿悟派那边却有高僧不断涌现,于是现在南强北弱之下,南宗甚至要重定法脉。

只是……

“大师北上晚了一步啊,守正已经读书有成。”一个中年男子这时来到近处:“国子学那边都跟我抢人呢。”

来人正是帝京学宫那边的太学博士。

这中年男子到来后,石靖邪当即行礼,然后站到对方侧后。

僧人见状微笑,双掌合十:“何止小施主,博士您也深具佛性,世间无人不怀佛性,只需一朝开悟。”

中年男子:“不及大师佛性深厚。”

僧人面上微笑不减,告辞离开。

这就是和尚们面临的问题所在了。

在大乾皇朝,不论国策是道在佛先还是佛在道先,所谓先后,始终都只是在佛道之间争论,从来不涉及儒家。

因为,所谓儒释道,儒其实算是论外的存在。

即便是女帝临朝时期,在很多儒生心目中,自家仍然稳稳居于佛道之上。

准确说,当日王阐关于外族学生起纠纷时的说法,也可以形容当前大乾皇朝里很多儒生对佛道的看法:

这俩要打擂台就打去,我们是组织方和裁判的位置。

徐永生对此没有啥特殊的想法,反正那中年僧人找的不是他,而石靖邪未来何去何从,也该是石靖邪自己拿主意。

不过今日事验证了他从前就知道的另一些消息。

学宫早先以明德刀来区分学生学儒学武的天赋,似他徐永生便是武夫血气和儒家体气都能养成的人,两条路线都可以走。

而另有些人,则适宜走佛门武道路线或者道门武道路线。

“佛门南宗有不少人来东都了。”

负责治安,和东都学宫师生代表一同礼送帝京学宫师生离开的县尉马扬,望着离去的几名僧人,这时感慨道。

徐永生想了想:“还是和去年千秋节大乱有关。”

马扬颔首:“从前东都为神都时,有不少高僧坐镇,大乾还都关中后,这边佛门、道门高手都离散了不少,否则去年不至于搞出那么大的乱子,隐武帝虽强,也要多顾忌几分。”

那还真不一定,本地高手多了,也会被秦元、秦真兄妹那样的人分化拉拢……反倒知道更多事件真相的徐永生心道。

不过他面上若无其事:“说起隐武帝……”

时间过了近一年,有些事情都消息遮不住,已经传扬开来。

譬如北圣武隐,乃是昔年隐太子血脉,名字其实应该唤作秦武,于是渐渐开始有人以“隐武帝”之名称呼这位去年大闹东都的江湖草莽第一高手。

马扬言道:“禁军足足三位武圣上将军一起出动,据说当初被渊公所伤的隐武帝,伤势还没好就伤上加伤,之后更被不断围剿,直到躲入河东娲山方才暂时脱身。

但三位上将军仍然没有罢休,从不同方向直接入娲山继续搜捕,直到现在都没有放弃。

虽然还没有彻底堵住隐武帝,但据说包围圈已经不断缩小,还清剿出不少其他在册的朝廷通缉要犯,甚至有十大寇中的人物都被殃及池鱼。”

徐永生问道:“听说东都这边前阵子也派人去了,不过已经返回?”

马扬颔首:“右镇魔卫确实去人了,任大将军没去,去的是齐将军,跟十大寇之一的碧龙大战一场,但没能当场拿住对方,考虑东都这边的卫戍,因此齐将军便也先返回了。”

讲了些江湖掌故和八卦后,马扬还有公职在身,于是同徐永生道别。

徐永生自随其他师生返回东都学宫。

东、西交流会结束,不影响他接下来日常的义塾教学和自我修行。

振声铁相助下,他的五常之义飞速积累,愈发深厚。

时间进入盛景十年七月。

月初一晚,徐永生胸口人阁第三层,轰然震动,刚烈义气勃发,无形化作有形,成功凝结成一柄看上去虚幻的古剑。

正是他的第二把“义”之古剑。

而到这一步,徐永生在七品境界修成的第三层三才阁,全部圆满,只待相关历练完成,便可奠定通往六品的契机。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源植纪元 蜉蝣逆旅 魔门剑宗,我自趋吉避凶 圣龙骑士:从锻造镰刀开始 模拟器:从杀穿清风寨开始无敌 人在中土:让我拯救艾泽拉斯? 为了祸害正道,我只好制作游戏了 妖魔高武:从虎妖成长为白虎星君 遮天:从鬼仙证道开始 我才不是御兽文反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