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我在民国种田的日子 > 第二章 寨墙春秋

第二章 寨墙春秋(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一个反派,掠夺天命之子很合理吧? 穿书七零,恶毒女配被绝嗣大佬宠上天 五岁萌妃炸京城,我阿娘是侯府真千金 骨仙娘娘 人生消消乐后,我财富自由了 神医王妃毒步天下 轻晃 全家灭门后,疯批将军岁岁宠 手刃血亲!重生后我靠读心杀疯了 让我医武双绝,你管这玩意儿叫诅咒?

冬天里的林家村像块冻硬的黄米糕,层层叠叠嵌在太行山东麓的褶皱中。

北风正卷著残雪在垛口间呜咽。

二十丈高的夯土寨墙蜿蜒如龙,青石基上密布著深浅不一的凿痕——那是咸同年间的箭簇留下的疤。

日头刚爬上东塬,青石垒的村巷便活了过来。

五更天冻硬的辙印里嵌著驴粪蛋,车把式老赵头赶著炭车碾过,碎冰碴在辙沟里咯吱作响。

夯土墙根下蹲著七八个妇人,冻红的手指在冰水里揉搓苧麻,絮叨声混著捶衣棒起落:“听货郎说南边剪辫子的告示都贴到榆次了......“。

三进深的林氏祠堂踞在村心,歇山顶上的脊兽蒙著霜,门楣“耕读传家“的金漆剥落大半。

两尊同治年间铸铁狻猊守著阶前,香炉里昨夜祭祖的纸灰打著旋,沾上来上早课的蒙童袍。

十字街口的甜水井台结著寸许冰壳,轆轤把冻成水晶柱。

王铁匠家的双胞胎崽子拿草绳繫著瓦罐溜冰,冻紫的鼻头下掛著清鼻涕。

井沿青石被百年麻绳勒出深沟,倒像是给这眼活命泉戴了道铁箍。

七拐八弯的巷陌里,石砌院墙夹出羊肠小道。

谁家新过门的媳妇踮脚往檐下掛腊肉,苇席大的冻豆腐吊在穿堂风里晃悠。

豁嘴张婆的煎饼摊支在关帝庙戏台前,鏊子下的炭火烤化砖缝积雪,滋啦声里腾起蕎麦香。

林砚数著垛口处的守夜棚,十二座松木窝棚沿寨墙排开,檐下掛著冻硬的黄羊肉。

东南角的瞭望台新换了柘木横樑,那是用去年伐的百年铁樺木製的,箭头扎进去只能留个白点。

远处山樑上的日头像个醃得过久的蛋黄,懒洋洋掛在山樑上。

林砚把冻红的小鼻子贴在寨墙箭垛口,呵出的白气在青砖表面凝成薄霜。

五岁孩童的眼睛总能发现大人忽略的趣处——比如砖缝里挣扎的冰凌,或是麻雀啄食时在雪地上画的竹叶符。

本书首发1?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砚哥儿当心蹭脏新袄子。“

林广福用烟杆轻轻勾起孙儿的后领,青金石菸嘴掠过夯土墙时,蹭下一撮同治年间的老泥。

老人身上总带著艾草混旱菸的味道,羊皮袄领口的貉子毛扫过孩子脸颊,惹得林砚缩著脖子咯咯笑。

50岁的灵魂被困在5岁小孩的身体中,他也很无奈。

而现在他的一切行为,只能假装成儿童,让这个宠爱他的老人不会怀疑。

寨墙外的雪原渐次鲜活起来:条石垒的田埂把坡地裁成百衲衣,休耕的黍茬顶著雪帽;七口甜水井的轆轤冻成水晶帘,井台积雪里嵌著昨夜更夫的草鞋印。

最妙是北塬三百亩麻田,枯杆在风里沙沙响,仿佛大地在纺看不见的线。“

这眼甜水井能浇二十亩菜畦。“

林广福烟杆指点著东南角,“开春化冻后,十二架龙骨水车要同时开闸。“

老人从怀中掏出鱼鳞册,泛黄纸页上硃笔勾勒著复杂的水权分配——哪片田用辰时的水,哪块地取午时的水,皆按族规写得分明。

“全村六百户,水旱田九千八百亩。“

硃砂勾的田块连成赤链蛇,“夏收麦秋收黍,缴完官粮统税,家家能落一百八十斤出头。“

他忽然用烟杆戳了戳东南角,“亏得你爹在潞安府开著布庄,拿麻布换粮补缺口。“

林砚的鼻尖忽然嗅到艾草香,转头见王铁柱扛著捆青麻走来。

这石匠的破袄裂著口,露出的苇絮和麻丝缠作一团。

“今冬纺了三十匹粗麻布咧!“他冲林砚挤挤眼,“等开春你爹的车队来,换回的小米能蒸三屉黄糕!“

寨墙马道上的冰壳被踩出脆响,林砚追著片打旋的枯麻叶跑,冷不防撞上堵肉墙。

护寨队长林大虎反穿羊皮袄立如铁塔,脖颈刀疤冻成紫茄子色。

“小祖宗可不敢乱闯。“

他单臂托起孩子,缺了半片的右耳在晨光里透亮,“西角楼正在试新弩,八十步能射穿野猪眼!“

晒穀场忽起吆喝声,两百青壮分作十队操演。

林大虎的嗓门震落槐树枝积雪:“弓手列!“四十张柘木弓齐刷刷张开,包铜箭头映著雪光宛如星子落地。

“枪阵起!“一百四十桿白蜡木长枪搅动寒风,枪头红缨化作跃动的火苗。

林砚发现这些儿时玩伴的父兄们——编蟈蟈笼的二栓哥耍著包铜齐眉棍,常给他烤地瓜的来福叔握著枣木削的梭鏢。

林广福用铜钥匙打开武库的鱼鳞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狮子与兔(BDSM) 大明钉子户 第三次机遇 戏闹初唐 大腕崛起 庄主有毒之神医仙妻 土匪营 宋时行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皇恩荡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