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我在民国种田的日子 > 第二十五章 回村

第二十五章 回村(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一个反派,掠夺天命之子很合理吧? 穿书七零,恶毒女配被绝嗣大佬宠上天 五岁萌妃炸京城,我阿娘是侯府真千金 骨仙娘娘 人生消消乐后,我财富自由了 神医王妃毒步天下 轻晃 全家灭门后,疯批将军岁岁宠 手刃血亲!重生后我靠读心杀疯了 让我医武双绝,你管这玩意儿叫诅咒?

正月十三,阴天,西北风,平均风速 4.3m/s,日间最高-1c/夜间最低-13c,湿度日均23%,土壤墒情指数≤15%(適宜播种需≥60%)。

-----------------

胶皮軲轆车碾过冻硬的官道,林永年枣红马的铁掌在青石板上磕出火星子。

赵守仁一家蜷在蒙著蓝粗布的车篷里,透过布眼瞅见外头灰濛濛的天,自打腊月起就没见过云彩。

“当家的,给娃润润嘴。”王氏递过水囊。

这时栓子突然指著道旁喊:“爹!杨树叫人剥皮剥到顶了!”碗口粗的树干露出白生生的木质,远远望去格外刺眼。

“咣——咣——”铜锣声突然从前头沟岔里炸出来。

林永年勒住马,马蹄刨起的冻土块正砸在车辕上。

只见三十来个汉子抬著柏木龙王轿转过山嘴,轿顶插的纸旗早叫风撕成絮。

“避让!龙王爷巡田咧!”打头的道士甩著豁口铜铃开道,铃舌早换成块陶片,八个童男童女捧著陶钵撒灰,说是香灰,细看却是碾碎的观音土。

风一卷,土星子扑了赵守仁满脸,呛得女娃直咳。

林永年勒马退到土沟边,游行队伍里躥出个光脚小子,捧著陶钵挨车討水。

王氏刚摸出水囊,那孩子突然被道士拽回队伍:“龙王爷跟前,不兴喝外人的水!”

林永年甩了个响鞭:“赶路要紧!”,赵守仁回头望,见个妇人举著褪色的陶碗追车跑。

前头岔路口的老槐树上,新枯的枝椏绑满褪色布条。

马车拐上黄土坡时,林永年突然勒紧韁绳。

官道两旁的麦田裂出蛛网般的口子,最大的裂缝能塞进栓子的胳膊。

“快看麦子!”栓子突然指著坡下喊。

三百亩麦田像被火燎过,麦秆还没筷子高。

几个老汉跪在地里刨坑,陶罐里舀出的浑水还没浇下去,就被干土吸得精光。

路过王家庄时,七八个光膀子的汉子正拆祖宗祠堂的瓦片,说是要砌蓄水池。

供桌腿劈成的柴火堆旁,散落著褪色的祖宗牌位,有个“王“字的描金被刮去半截。

栓子抓了把石子往枯井里扔,等了半晌也没听见迴响。

“这井去年还养著鲤鱼呢。”林永年马鞭指著井沿的青苔印。

井底积著层黄绿色的粉末,细看竟是乾枯的苔蘚。

不远处的河床早成了乱石滩,几片蚌壳嵌在淤泥里,张著黑洞洞的嘴。

赵守仁捡起块陶片刮石缝,刮出的水藻碎屑带著腥臭味。

去年摆渡的码头木桩歪在滩上,拴船的铁环生著红锈,底下压著条风乾的泥鰍。

路过乱坟岗时,旋风卷著纸钱贴人脸。

这一路上看著各村遭灾的惨景,赵守仁忽然想回村看看。

也幸好顺路,林永年稍微考虑一下就同意了。

日头落山时,当马车拐进赵家村口,赵守仁差点没认出来,村头的老窑塌了半边,碎陶片铺了满地。

林永年刚说“这窑废了”,就听见窑洞里传出拉坯声。

赵守仁跳下车扯嗓子一喊:“赵二窑!”

窑洞里头呼啦啦钻出七八个黑瘦汉子,打头的赵二窑光著膀子,肋巴骨支棱得像烧陶的柴火架。

“赵师傅!真是你!”赵二窑扑过来攥住他胳膊,指甲缝里的陶泥硌人生疼,“你还活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狮子与兔(BDSM) 大明钉子户 第三次机遇 戏闹初唐 大腕崛起 庄主有毒之神医仙妻 土匪营 宋时行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皇恩荡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