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我在民国种田的日子 > 第二十七章 开工大吉

第二十七章 开工大吉(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一个反派,掠夺天命之子很合理吧? 穿书七零,恶毒女配被绝嗣大佬宠上天 五岁萌妃炸京城,我阿娘是侯府真千金 骨仙娘娘 人生消消乐后,我财富自由了 神医王妃毒步天下 轻晃 全家灭门后,疯批将军岁岁宠 手刃血亲!重生后我靠读心杀疯了 让我医武双绝,你管这玩意儿叫诅咒?

正月一十六,宜祭祀祈福,动土修造

晌午,林永年踩著千层底布鞋登上土台,身后“领航者砖瓦厂”的木匾结满白霜。

“吉时到!”七叔公的铜锣刚响,赵守仁捧出冻透的陶罐往地上一摔。

“一敬天公!”林永年抄起铁锹破开冻土,

“二拜地母!”赵二窑领著七名陶匠抬来陶瓮,瓮里是秋收的头茬黍。

“三聚人和!”栓子点燃掛鞭,村民们呵著白气欢呼,声浪震得山谷都是回音。

“破——土——嘍!开工大吉!”

挖土组的八十个汉子全部散开,沿石灰线分段挖土,那气势不比现代的挖土机差。

林老四抄起铁锹往掌心啐了口唾沫,锹头在地上划出白印子:“按刚撒的石灰线挖!歪一毫重新返工!”

赵二窑踩在刚挖的土沟里,粗嗓门震得人耳朵响:“麻绳往西扯直嘍!”,这窑基线量了八遍他才点头。

这个窑设计要往下挖两米,窑膛直径一丈八尺,底层铺柏木炭防潮,中层垫碎陶片导气,边上青砖砌墙,用石灰混糯米浆粘合,直到高出地面1.5米,最后合拢,形成圆顶。

膛壁斜度按“一尺退三寸”古法,陶片碾粉,掺入窑膛內壁当耐火层。

火道设计成倾角四十五度,螺旋上升,烟囱用陶管(村里旧的临时用)接续,高度两丈四尺,每节管口糊盐滷防漏。

窑门朝东南,嵌三枚乾隆通宝镇邪。

砌窑组是由三十个泥瓦匠组成,像蚂蚁搬家的,从村里仓库运来青砖。

领头的林老三推著双轮货车,发出咯吱怪响,车上垒著光绪年间的老青砖。

“手稳些!”七叔公的侄孙扯嗓子喊,他肩上的扁担颤悠悠挑著二十块青砖,后头跟著的赵家村汉子们嘿呦嘿呦应和。

在现场监工的赵二窑,抄起块砖往铁镐上敲,清越的叮噹声惊飞梁间麻雀:“好砖!声比晋祠的晨钟还脆!”

天还没亮透,赵寡妇就带著妇孺队钻进了冰窖似的灶房。

二十口陶瓮在土灶上冒著白气,瓮肚子上还沾著盐渍。

“生薑要拍碎!”瞎眼六奶奶坐在柴堆旁摸黑掐姜芽,枯手指准得惊人,“老薑驱寒,嫩薑发汗,得三老七嫩!”

灶眼里的松柴噼啪炸响,映得林老四闺女的脸通红,她守著口八尺大铁锅,里头红薑汤已开始翻腾泛著琥珀色。

“添把艾草!”六奶奶提醒她。

孩子们麻利地把晒乾的艾叶搓碎,金黄的碎末浮在汤麵上,活像撒了层桂。

头遍薑汤赶在辰时送出。

八个半大丫头顶著草编保温筐,筐里陶罐裹了三层芦被。

“趁热!”赵寡妇亲自给砌窑的汉子们舀汤,赵二窑蹲在地上接过碗:“好傢伙!这姜味冲得能当火引子!”他仰脖灌下半碗。

这会大家的积极性都不错,不用催促,愿意使力来挖土,等正午时已挖了半米。

赵二窑低声囔囔:“进度不错,十天完成第一口窑看来是没问题。”

“三日破冰见老土,再三日砌出盘龙柱,封顶试火整四天,按老祖宗的法子,错不了!”赵二窑往冻僵的手心哈了口气,心里嘀咕。

-----------------

林砚今天没跟父亲一起去工地,因为他的鹰房终於打出来,昨天赵卵子就跟他约好了来安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狮子与兔(BDSM) 大明钉子户 第三次机遇 戏闹初唐 大腕崛起 庄主有毒之神医仙妻 土匪营 宋时行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皇恩荡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