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烧制玻璃的技术!世界第一例抗生素现世。(1/2)
武英殿內,三人相视而笑,气氛融洽。
隨即,陈锋便提议立即著手实验,让朱元璋派人寻找发霉的馒头和豆腐。
朱元璋欣然应允,当即命人去搜寻。
然而护卫搜寻一圈后,却惶恐地回报:“陛下,御膳房內未找到发霉的豆腐和馒头。“
“嗯?“朱元璋先是一愣,隨即恍然,摆手道:“咱一向节俭,从不浪费粮食,皇后亦是如此,后宫之中严禁糟蹋食物...“
朱標適时建议:“不如去民间寻找?“
朱元璋点头应允。
陈锋却若有所思道:“不如去勛贵家中寻找?“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立即会意,当即改口:“就去勛贵家找!“
护卫领命而去。
约莫半个时辰后,护卫果然带回不少发霉的馒头和豆腐。
朱元璋见状先是欣喜,隨即脸色阴沉:“都是从哪些勛贵府上找来的?“
护卫如实稟报:“分別从吉安侯府(陆仲亨)、永嘉侯府(朱亮祖)、德庆侯府(廖永忠)寻获。“
朱元璋冷哼一声:“这群混帐东西!才过上几年好日子就敢这般糟蹋粮食,当初怎么没饿死他们!“
“父皇息怒!“朱標连忙劝解,“或许是吉安侯、永嘉侯、德庆侯並不知情,是府中下人铺张浪费所致。“
“不知情?“朱元璋冷笑连连,“老大你就別替他们开脱了。这些人什么德行,咱比谁都清楚。“
“分明是当上侯爷后,过惯了好日子,全然忘了当初是怎么熬过来的...如今竟开始奢靡享乐了!“
“別的暂且不说,就说那陆仲亨,当年咱遇见他时,他怀里死死抱著一穗粟米不肯撒手...如今倒好,连这等上好的馒头豆腐都敢放至发霉发臭!“
朱標一时语塞。
陈锋在一旁默默听完父子二人的对话,见时机成熟,轻咳一声提醒道:
“陛下,方才不是说好要儘量避免与太子殿下政见相左,少刺激他吗?“
朱元璋闻言一怔,隨即恍然大悟,连忙拉住朱標的手,和顏悦色地安抚道:“標儿,爹方才都是玩笑话,你別往心里去...咱也没打算杀人,你別著急。“
朱標:“......“
......
片刻后,陈锋带著一篮子发霉的馒头、豆腐前往太医院。
朱元璋特意为他准备了一间实验室,並承诺全力支持他的实验工作。
陈锋也不客气,当即列出一长串所需物品清单。
起初朱元璋还觉得无甚大碍,但当陈锋提到需要大量琉璃器皿作为实验器械时,朱元璋陷入了沉默。
良久,朱元璋忍不住问道:“陈锋啊,在你们后世,琉璃器皿是不是很常见,谁都可以用?“
陈锋略作思索,点头道:“比陛下想像的还要廉价得多。“
朱元璋闻言,不禁扶额嘆息,但仍表示会尽力筹措。
临进实验室前,陈锋不忘提醒朱元璋释放自己的父亲。
他那可怜的老爹啊,要是没他这个成器的儿子,怕是会死得很惨。
如今虽然还没到处斩的时间,但他深知牢狱之苦,生怕父亲陈怀义不堪忍受而自寻短见。
朱元璋爽快应允,当著陈锋的面就派人去释放陈怀义,並当场擢升其官职。
陈锋这才放下心来,他明白在青霉素实验成功前,朱元璋不会允许他离开皇宫。
事实確如陈锋所料。在朱元璋眼中,此刻的陈锋无异於一座行走的宝库、活生生的先知,大明国运前路的照明灯。
不可大意啊,
必须严加保护,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万一放出去被人弄死了,他会哭死!
就在陈锋即將踏入实验室时,朱元璋又追问了一句:“琉璃器皿需求量很大吗?若要太多,恐怕一时难以凑齐...特別是你要求的那些纯净度、形制规格...“
陈锋脚步一顿,脑海中快速检索前世看过的关於玻璃製作的视频资料。得益於前世沉迷刷短视频的习惯,他確实看过不少相关科普內容。
如修蹄子、锻刀大赛、荒野求生、小说推文、黑丝小姐姐扭腰、白丝小姐姐扭胯、渐变袜小姐姐钢管舞…咳咳,更多的是各种知识
略作思索后,陈锋让朱元璋取来纸笔。
父子二人虽不明就里,还是命人备好文房四宝。
当陈锋执笔书写时,朱元璋和朱標不约而同地嘴角抽搐——这握笔姿势堪称他们见过最丑的,写出来的字更是歪歪扭扭,堪称狗刨,惨不忍睹。
看了一会,朱標实在忍不下去了:“陈锋,不如由孤来执笔,你口述如何?“
陈锋如释重负地扔下毛笔:“你早说啊,害我写得这么费劲!“
朱標无奈摇头,接过毛笔,动作行云流水,姿態优雅从容。
他一边誊抄陈锋写的內容,一边好奇地问道:
“后世都不使用毛笔吗?看你完全不会执笔,字也写得...“
陈锋坦然道:“我们多用原子笔、铅笔...这些笔使用更方便,效率更高...“
“不过也有人专门练习毛笔字,用来修身养性。“
朱標恍然大悟,朱元璋也嘖嘖称奇:“那原子笔和铅笔是用什么做的?“
陈锋简单解释了原子笔和铅笔的原理。
铅笔还好理解,与大明现有的炭笔原理相近。
但原子笔的构造却让父子二人听得一头雾水。
不过从陈锋的描述中,他们能感受到这种书写工具的便捷之处。
......
约莫一盏茶时间后,陈锋口述完毕,朱標也完成了记录。
当父子二人仔细阅读这份文稿时,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竟是一份完整的琉璃烧制工艺,连製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气泡等问题都给出了解决方案!
陈锋轻笑一声转身走进实验室內。
父子二人看看手中详实的记录,又望望陈锋的背影,激动得双手微微发颤。
这真是天降奇才!后世人果然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大明有福了!
......
与此同时,换上一身乾净官服的监察御史陈怀义终於走出刑部大牢。
刺目的阳光让他不得不抬手遮挡眼睛。
还未等他適应光线,一群太监已恭候多时。
为首的太监展开圣旨,朗声道:“陈怀义接旨......“
片刻,待太监们离去后,陈怀义仍呆立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適才有狱卒经过,毕恭毕敬地行礼:“参见大理寺卿大人,可需要小的帮忙?“
方才宣读圣旨时,刑部大牢的狱卒们都听得一清二楚。
有人震惊,有人羡慕,还有几个曾经欺辱过陈怀义的狱卒此刻正瑟瑟发抖。而大多数人都在感嘆世事无常。
这一声“大理寺卿“终於唤回了陈怀义的神志。
他脸色变幻不定,一把拉住眼前的狱卒:“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狱卒一脸茫然:“大人,小的实在不知啊!“
陈怀义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不仅死里逃生,还连升八级,这本该是喜事,却让他心中忐忑不安。
......
很快,陈怀义从刑部尚书王崇坤处得知儿子陈锋被太子提走的消息。
这让他更加疑神疑鬼,忧心忡忡。
陈锋可是陈家独苗,虽说受他牵连,但罪不至死。
如今自己突然获释升官,儿子却被太子带走,杳无音信,莫非是儿子用自己的性命换来了他的自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