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陈锋不当宰相!军机处的变革!轰动朝野!(1/2)
“不如何,陛下別闹!”
陈锋万万没想到朱元璋会说出让他来当宰相的话。
震惊之余又是后背发凉!
艹啊,现在当大明的宰相怕不是在找死!
胡惟庸怎么死的、死得有多悽惨、死后牵连了多少人陈锋又不是不知道,陈锋傻了才在这个时候来当宰相。
明显的,相权极大地限制了朱元璋的皇权。
朱元璋又是个比较霸道、比较独的性格,如何忍受得了一个外人带著中书六部官员在一旁指手画脚,动不动就跟他唱反调。
胡惟庸下场便是前车之鑑!
陈锋可不想掺和这浑水,当即就毫不犹豫地拒绝。
朱元璋却是被陈锋坚决弄得一愣,半晌才古怪道:
“你小子怎么回事,刚刚还说不如將六部打乱重组给你当帮手,怎么咱让你做宰相就不干了……”
说著,朱元璋似乎想起什么,似笑非笑:“你是怕咱与其他时空的咱一样,为裁撤宰相,牵连太深,弄得腥风血雨?”
朱標也想起来了,当初陈锋自爆穿越者之时便提过自家父皇裁撤宰相一事,后面也透露过『胡惟庸案』的血腥。
那可是延续了十数年牵连数万人的大案…
如今自家父皇也確实表现出想要裁撤宰相的想法…
如此再让陈锋担任宰相,他自然不干。
顿时,朱標也哭笑不得:“那…还是算了吧!”
陈锋给了朱標一个感激的眼神,然后对朱元璋点头:
“没错,谁知道陛下会不会觉得我这宰相太碍眼,一刀给切了!”
“宰相我是不会当的!”
朱元璋儕牙:“你小子这是在真滑溜啊…还有,你误会咱太深,咱不是那种人!”
陈锋扭头不看他,心中腹誹不已。
一旁的朱標也轻咳一声演示尷尬。
史料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写著…自家父皇真能装!
当然,朱標倒不是觉得朱元璋裁撤宰相有错,只是觉得牵连太多,造下血腥杀戮太过不好。
见两人这副表情,朱元璋脸色有些僵硬,轻哼一声:
“老大,你也不信咱的人品啊?”
“咳咳,父皇…此时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该论的是给多少人手,从哪里弄来这些人手协助陈锋办事才对。”
陈锋也回神:“就是啊,扯远了啊!”
朱元璋瞪了眼朱標,摸著下巴思索了许久,如此道: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既然你不愿担任宰相,六部官员是不能给你了。你只能自己招募帮手…至於从哪里招…就国子监吧!”
“当然,若有必要,咱会让六部官员儘量配合你办事,绝不会拖你后腿。”
“人手数量…几千上万就別想了,咱大明总共也没那么多的人才…就暂定百人,届时不够再加。”
陈锋先是一喜,终於要有帮手了,还是去从国子监招,那可太好了。
国子监的监生除却一些靠关係进去的,其余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
自洪武三年朱元璋开科取士后,出现了南北严重不平衡的问题,朱元璋便暂缓了继续开科取士。
可不开科取士,吏源怎么来?官位缺失怎么补全?
於是,老朱就开办了国子监,培养天子门生。
而这些国子监生招生要求非常高,
而能在国子监內军事化管理,高压政策逼迫下坚持读完的全都是人才。
是以,能从国子监里面招揽帮手,陈锋挺高兴。
可等听到人数,陈锋又微微不满了。
百人也太少了!
但本著有总比没有好,便也勉为其难地接受了。
见陈锋如此勉为其难,朱元璋都气笑了:
“一百人不少了,你招揽的人手,咱会赋予他们官职、俸禄,让他们安心跟你办事。”
“再有,咱不是说了吗,暂且定一百人,不够再添加。”
“你小子就知足吧,太子东宫都没这么多官员从旁协助。”
倒不是朱元璋小气,捨不得给人。
主要是大明现在也难啊,给陈锋一百人,就是要增加一百人的官职,俸禄…朝廷也压力大。
更关键,人才稀缺!
陈锋闻言想想,倒也觉得不少了,毕竟老朱给官位给钱,起码不用他来给这些帮手发工资。
当即也就拱拱手:“陛下英明,陛下大气,陛下无愧千古一帝!”
“哈哈,咱就喜欢你小子这不要脸的劲!”朱元璋大笑。
朱標也失笑摇头。
此事便就此定下,陈锋刚要告辞。
朱元璋却又將他给叫住,问了陈锋一个一直想问的问题:
“贤胥,我看你不愿意当宰相只是害怕咱会杀人,但却没觉得宰相职位不妥,难道后世人也觉得值裁撤宰相裁撤错了吗?”
刚要离去的陈锋脚步一顿。
朱標也抬头看来。
陈锋思索了一会,如此反问道:“陛下,你觉得朱家后世之君都能如你这般勤政爱民吗?”
朱元璋深深看了眼陈锋,思索了一会不得不诚实摇头:
“不会,咱朱元璋就一个,几千年也才出一个…后世之君少经歷磨难洗礼,从小锦衣玉食,多半是没咱这般勤政爱民,英明神武的!”
陈锋和朱標本还点头,可听到后面就齐齐无语。
就这还不忘自夸几句,服了!
但陈锋也没纠结这些,而是耸耸肩:“那陛下觉得宰相存在了这一千多年是因为什么?它设立的意义在哪?”
朱元璋摸著鬍鬚,眯起眸子:“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平衡皇帝与百官之间的关係…当然还有限制皇权、为百官之首。”
陈锋一拍手:“那不就结了,陛下既然知道宰相的作用,也知道朱家后世之君並非人人都如陛下这般勤政爱民、英明神武。那陛下还不清楚裁撤宰相的利弊吗?”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朱標一直都在思索,此时脸色变换一阵:“若遇勤政爱民英明之君,有无宰相其实都一样,宰相只能起到协从处政,平衡百官的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