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朱元璋:这个穿越者真敢说啊! > 第51章 趣闻!方孝孺!

第51章 趣闻!方孝孺!(2/2)

目录
好书推荐: 浴缸通古今,我和女帝做交易 抱歉,有灵石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开局被退婚,我反手娶你全宗! 直播算命太准全网一起吃瓜 苟命魔门:我靠氪命成大佬! 未婚妻出轨后,我和冰山女总裁领证了 视死如归的我越变越强 大唐傻王逆天罡 炼仙鼎 大魏女仵作

“那我先回宫了,明日下衙后记得来找我…还要给我带好吃的!”

陈锋抬眼望向天边的云霞,见暮色尚未四合,心中还想著將她多留片刻。

但顾及到有客来访,便只是上前轻轻拥住朱英嬈,在她耳畔低声许诺:

“好,明日给你带肉夹饃!”

朱英嬈灵动的眼眸微微眨动,心中暗自窃喜,娇嗔道:“那我要驴肉火烧,羊肉的可不要,都吃腻啦!”

陈锋忍不住哑然失笑,心中感慨,这个小妮子的嘴,硬是被自己宠得愈发刁钻了。

回想在结识陈锋之前,朱英嬈何曾有机会品尝到这般丰富多样的民间小吃美食?

而自两人相识之后,她不仅尝遍了大江南北的特色佳肴,连脸蛋都圆润了些许,反倒更添了几分娇憨可爱!

陈锋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柔声应下,这才依依不捨地鬆开手臂。

朱英嬈同样满心不舍,一步三回头,几度驻足犹豫,最终才缓缓迈出陈府大门。

她刚踏出陈府,目光便落在门口垂手而立的青年身上,不由得微微挑眉。

此人她並不陌生!曾记得那日,此人被自己的父皇朱元璋召见,听闻其父乃是济寧府知府,在之前那场轰动朝野的空印案中,险些被问斩。

后来,幸得陈锋在父皇面前据理力爭,才使得包括方孝孺父亲方克勤在內的一批涉案官员得以逃过一劫。

当时母后还曾评价,此人堪称大明的“读书种子”,將来值得委以重任。

然而父皇却认为,此人虽才华出眾,但行事作风有些不切实际,尚需时日磨礪,甚至还打算將其派往汉中学府担任教习之职。

没想到,今日登门拜访陈锋的,竟是此人……

不过朱英嬈並未过多停留,径直登上马车,缓缓驶离陈府。

直到这时,福伯才迈步出来,恭敬地邀请方孝孺入府。

不多时,福伯便引领著方孝孺来到后院环廊,只见陈锋正悠然地围坐在炉火旁取暖。

方孝孺望著眼前的陈锋,心中激动难抑。

这还是他初次与陈锋相见,只见对方神態从容,气质內敛,周身散发著一种难以言喻的磅礴气势。

方孝孺深吸一口气,恭恭敬敬地深深躬身行礼:“学生方孝孺,拜见陈侯!”

陈锋也將目光投向方孝孺,此人给自己的第一印象,便是十足的“老好人”形象。

方正的面容,浓眉大眼,身形不高不矮,周身縈绕著儒雅的书卷气息。

只是面上还稍显稚嫩,因激动而泛起的红晕更添了几分青涩。

陈锋心中暗自嘀咕,也不知他究竟因何这般激动?

但对於这位建文三杰之首,史上唯一一位被诛灭十族的传奇人物,陈锋心中满是好奇与兴趣。

虽说方孝孺行事有时稍显迂腐,但他的文采却是毋庸置疑的。

他师从大儒宋濂,自幼接受正统儒家思想的薰陶,无论是文章造诣还是品德修养,都备受讚誉,时常被当代士人尊称为“读书种子”,足见其文采斐然。

若不是凭藉著超凡的文采以及在士人心中极高的地位,朱棣又怎会在登基之时,迫切要求他起草即位詔书?

倘若当时朱棣能够得到方孝孺的效忠,成功让他起草即位詔书,那么朱棣往后半生,也不必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正统性,而绞尽脑汁、疲於奔命了。

毕竟在当时,方孝孺就是道德的標杆、才华的化身、士子的榜样,更是儒家正统传承的关键人物。

一旦获得他的认可,朱棣的即位便顺理成章。

虽说方孝孺最终结局惨烈,但他寧死不屈的气节,著实令人敬佩!

看著眼前的方孝孺,陈锋不禁感慨,建文时期的忠臣良將確实不少。

此前的铁鉉,如今的方孝孺,皆是如此。

他们都在歷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高尚的品格与德行,值得后世之人敬仰与效仿。

只可惜,他们都未能遇到真正的明主,不仅眼光欠佳,运气也著实不好。

倘若朱標能够顺利即位,以这二人的才华与品性,必定能成为一代名臣大儒。

可偏偏他们遇上了朱棣,这位行事果决狠辣之人,而他们又不愿屈服,种种因素交织之下,既让人对他们心生敬意,又不免觉得他们太过迂腐固执。

不过,在这个时空,一切或许都將有所不同!

像铁鉉、方孝孺这般不可多得的人才,绝不能被埋没浪费。

若能善加运用,將他们放在合適的位置上,无论是对天下百姓,还是对华夏文明的发展,都將大有裨益!

心中虽思绪万千,但陈锋还是快步上前,伸手扶起方孝孺,爽朗地笑道:

“免礼免礼!我早有耳闻,你是宋濂宋夫子的得意门生,令尊方克勤大人为官清正廉洁、忠君爱国,实在令人敬佩!”

方孝孺听闻陈锋这番话,心中的激动之情更甚,就如同得到了偶像的认可一般,声音都微微颤抖:“陈侯竟然也听说过学生的微薄声名?”

陈锋面带笑意,頷首道:“你可是当今天下读书人的榜样,被誉为大明的『读书种子』,日后更是有望成为一代大儒,我又怎能不知?”

方孝孺顿时面色涨红,虽满心欢喜,却仍保持著谦逊的態度,连忙摆手道:“不敢当!陈侯谬讚了!学生实在担不起如此讚誉。

陈侯才是国之栋樑、朝廷柱石,是我等应当学习效仿的楷模……更是我的恩人!”

这下轮到陈锋有些诧异了,他惊讶地看著眼前仿若后世追星少年般激动的方孝孺,心中满是疑惑。

难道这傢伙竟是自己的“粉丝”?

方孝孺急忙接著说道:“陈侯敢於直言进諫,这与令尊大理寺卿陈大人一脉相承,你们不畏权贵,一心为国为民,实在是我等晚辈学习的榜样!

上次『空印案』,家父不幸被牵连其中,险些性命不保,幸得陈侯在陛下跟前仗义执言,才让陛下收回成命,使家父得以保全性命。

家父返乡之后,常常感慨陈侯的救命之恩,还特意叮嘱学生,若有机会,一定要前来拜谢陈侯,向陈侯好好学习。

这也是学生今日前来拜见陈侯的重要原因,就是想当面感谢陈侯的大恩大德!”

话音刚落,方孝孺便迅速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锦盒,略带羞赧地挠了挠头,隨即將锦盒双手奉上:“这是用济寧府盛產的野鸭尾毛製成的柔翰,笔毛柔软且富有弹性……虽不是什么贵重之物,但却是学生的一点心意,还望陈侯莫要嫌弃!”

陈锋见状,不禁哑然失笑,也没有假意推辞,伸手接过锦盒,豪爽地说道:“济寧府的笔墨在天下可是久负盛名,这礼物不仅不寒酸,简直堪称价值千金!

替我转告令尊,这毛笔我就收下了,多谢他的馈赠!

至於救命之恩,就別再提了……这一切都是陛下圣明,开恩赦免!”

方孝孺先是面露喜色,而后又满是崇敬地望著陈锋。

在他眼中,陈锋为人豪爽大气、温和谦逊,毫不矫揉造作。

更难得的是,陈锋不图回报,为人正直忠诚,当真是他等文人墨客的楷模!

明明陈锋年纪与自己相仿,但站在他面前,方孝孺却总觉得自己如同晚辈,心中涌起一股高山仰止般的敬佩之情。

这也难怪他会如此惊嘆,陈锋的成就实在超乎了天下所有人的想像。

年仅二十多岁,便走到如今这般高度,堪称传奇!

让人不得不佩服,也不敢不佩服!

后世是否还会有人能超越陈锋暂且不知,但在他之前,確实从未有过如此年少有为之人!

而方孝孺这般崇敬陈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陈锋为天下百官爭取利益,倡导让圣天子垂拱而治,为天下读书人谋得了出路,这无疑给天下士子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这才是方孝孺见到陈锋时如此激动的根源,

因为陈锋的理念与他心中所想不谋而合,他仿佛找到了志同道合之人……不,应该说是找到了值得追隨的前辈!

“陈侯,请再受我一礼!这一礼,是我替天下士子向您致谢,感谢陈侯为天下读书人请命!”方孝孺说著,又激动地拱手鞠躬。

陈锋被他这般热情的举动弄得有些哭笑不得,赶忙伸手將他拉起:“好了好了,別再这么多礼了,你要是再这样,我可要下逐客令了!”

方孝孺这才直起身来,笑著说道:“陈侯淡泊名利,实在令人敬佩!”

陈锋无奈地摇摇头,示意方孝孺坐下,隨后亲自为他斟上一杯热茶,半开玩笑地说道:“別再夸了,再夸下去,我可要骄傲自满了!”

“啊哈!”方孝孺先是一愣,隨即恍然大悟,忍不住笑道,“没想到陈侯还有如此风趣幽默的一面!”

陈锋耸了耸肩,调侃道:“生活本就不易,自然要多才多艺,方能增添乐趣!”

方孝孺再次被逗得忍俊不禁,心中对陈锋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

他心中迫切地想要与陈锋探討学问,於是轻咳一声,便准备引经据典:“荀子曰……”

“咳咳,先喝茶喝茶,今日咱们暂且不谈学问,先品茶!”陈锋一听,顿时眉心一跳,连忙出声打断。

他在心中暗自吐槽,好好地聊天,干嘛非要谈论学问。

一开口就是“曰”,接下来怕不是要满嘴“之乎者也”了?

陈锋深知自己在文采方面远不及方孝孺,何必自討苦吃,还是將自己完美的形象留在方孝孺心中为好!

方孝孺见陈锋兴致缺缺,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也不好强求,只是歉意地笑了笑,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隨即话锋一转,问道:“陈侯对当今朝廷的各项制度有何见解?对陛下的治国理念又作何评价?”

陈锋嘴角微微抽搐,他这下终於明白朱元璋为何不太喜欢方孝孺了。

明明认可他的才华,却不愿重用,反而將其发配到汉中担任教书先生。

这方孝孺,动不动就开始高谈阔论,三言两语就將话题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实在让人有些招架不住!

但刚刚已经拒绝了谈论学问,此时若再推辞这个问题,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思索片刻后,陈锋笑著说道:“如今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在不断探索中稳步前行。

在这个过程中,利弊得失並非关键,重要的是能够摸索出一条真正適合大明的发展之路。

当然,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外状况,也会有人感到不甘、意难平,甚至可能会犯错,这些都是难以避免的。

我的观点是,失败乃成功之母,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標准。

我向来不愿隨意评判先辈们苦心制定的典章制度,因为在没有经过实践验证得出结论之前,一切的评价都只是主观臆想,並无实际意义。”

方孝孺张了张嘴,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沉默良久之后,他才深吸一口气,面色复杂地起身拱手行礼:“陈侯所言,令学生受益匪浅,是学生见识浅薄了!”

陈锋笑而不语,心中暗自得意:这套充满哲学意味的说辞,还不把你绕得晕头转向!

看你以后还动不动就上纲上线!

然而,陈锋还是低估了方孝孺的执著。

方孝孺再次坐下后,依旧坚持表达自己的观点:“陈侯所言极是,但学生认为,一切典章制度的施行,皆是基於当权者认为其有利可图。

可倘若有人对某一制度的利弊判断失误,是否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而若有人提前察觉到了制度的弊端,又能否上奏諫言,请求当权者加以改正呢?”

说著,方孝孺从隨身携带的包裹中,取出一本册子递给陈锋:“陈侯,这是学生根据当前大明国情撰写的《深虑论》,其中详细阐述了大明诸多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最后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还望陈侯不吝赐教!”

陈锋表面上神色如常,心中却暗自无奈。

这方孝孺,还真是敢想敢写!

也难怪朱元璋会评价他“思想过於理想化,不切实际”。

但出於尊重,陈锋还是接过册子,逐页认真翻阅起来。

方孝孺则满心期待地紧盯著陈锋,每当看到陈锋挑眉,他的心便不由自主地揪紧,紧张得不行。

毕竟,陈锋如今正在大刀阔斧地对大明进行全面改革,且已取得显著成效。

在这方面,方孝孺深知自己与陈锋之间还有很大差距……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写下《深虑论》,希望能得到陈锋的指点。

此刻,他的心情既紧张又期待。

不过,当陈锋舒展眉头,作沉思状时,方孝孺又忍不住振奋起来,他觉得这表明陈锋认可了自己的观点!

可很快,陈锋又皱起了眉头,这让方孝孺的心再次悬了起来。

就这样,在方孝孺心情的起起落落中,时间悄然流逝。

当陈锋终於放下方孝孺撰写的《深虑论》时,方孝孺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既紧张又满怀期待地望著陈锋,那模样,活脱脱像极了后世小学生满心期待老师给自己的作业画上小红时的样子!

陈锋看著方孝孺的表情,心中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说实在的,方孝孺的《深虑论》写得十分精彩。

他对大明各项制度的分析鞭辟入里,將其中的利弊得失阐述得清清楚楚,確实称得上是个人才。

然而,要说不足之处,大概就在於他提出的建议了。

方孝孺批判问题的眼光十分犀利,但在给出解决方案时,却有些差强人意。

他竟然建议大明“法古改制”,主张效仿周代礼制,还著重批判了朱元璋制定的严苛法律,提议以“仁义治国”,摒弃严峻刑法。

这一想法乍听起来似乎没错,但却过於理想化。

倘若仅靠君王的“仁义”就能治理好国家,那还要法律何用?

陈锋认同方孝孺指出朱元璋刑法过於严峻这一观点,但对於他提议取缔这些法律,却无法苟同。

即便是在后世,社会高度发达,人们道德水平大幅提升,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也没人敢提出废除依法治国的理念!

要是方孝孺能在“仁义治国”与“依法治国”之间找到平衡点,陈锋定会对他的文章讚不绝口。

可从他提出的这种开歷史倒车、过於理想化的建议来看,这年轻人还是太过稚嫩,还需要更多的歷练!

如此看来,朱元璋果然目光如炬,早就料到要將方孝孺下放到基层,让他在实践中了解人性,明白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但陈锋並未当场批评,只是將《深虑论》仔细收好,微笑著说道:“我觉得写得很不错,等我呈给陛下过目。要是陛下喜欢,肯定会召见你详谈的!”

方孝孺闻言,满脸激动,再次拱手行礼:“多谢陈侯为民请命,还为学生举荐,学生感激不尽!”

其实,方孝孺此次前来拜访陈锋,也是另有缘由。

此前朱元璋召见他时,他曾口头向朱元璋阐述过《深虑论》的內容,却遭到了朱元璋的拒绝。

出宫之后,方孝孺懊悔不已,觉得自己当时没能充分表达清楚,没能说服朱元璋。

於是,他便將这些想法写成文字,打算再次求见朱元璋。

然而,朱元璋却不再召见他。

无奈之下,他突然想起父亲曾提及的“陈侯:陈锋”,便抱著试一试的心態前来拜访。

一来,確实是为了当面感谢陈锋的救命之恩;二来,也是希望能藉助陈锋的力量,將自己的《深虑论》呈递给陛下,让陛下看到自己的见解。

陈锋看著激动不已的方孝孺,心中暗自摇头。

恐怕,这次方孝孺註定要失望了!

目录
新书推荐: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狮子与兔(BDSM) 宋时行 大明钉子户 土匪营 戏闹初唐 大腕崛起 庄主有毒之神医仙妻 皇恩荡漾 第三次机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