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泳池!疯狂的蓝玉!(2/2)
马皇后亲自出席剪彩仪式,脸上洋溢著喜悦之情。
这个游泳池显然比之前的露天泳池更为精致。
也不知陈锋用了何种方法,竟將池子处理成蓝色,注入池水后,宛如一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美丽至极。
…
时光缓缓流逝,春播时节已至,可北伐战事依旧毫无进展,朝廷上下瀰漫著压抑的氛围。
就在朱元璋准备下令大军撤离之际,前线终於传来了好消息……
……
时间回溯至几日之前,广袤无垠的漠北之地,苍茫大漠似无尽头,天穹与大地在远方交融成一线。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沿著臚驹河缓缓前行,然而此刻,军中士气却如被霜打的秋草,低落消沉。
当行军至傍晚时分,全军停下脚步,开始安营扎寨。
与此同时,一批批斥候如离弦之箭,分散奔赴四方。他们肩负著双重重任,其一,探查敌军的踪跡,如同黑夜中的猎手寻觅猎物;其二,为大营拔除敌军眼线,全力维护大营的安全,宛如忠诚的卫士守护家园。
中军大帐內,魏国公徐达端坐在上首之位,目光沉静如水,平静地扫视著下方诸多將领。他缓缓开口道:“各位,我等出征至今,已有两月有余,可敌军却如同人间蒸发,踪跡全无。沿途所经之处,莫说敌军,就连草原部落的影子都难以寻觅。如今朝中已开始廷议,正激烈討论著此战是否还应继续打下去。”
说著,徐达扭头看向坐在左手边的副帅李文忠,目光在其身上稍作停留,又迅速扫视向其他人,继续说道:“陈侯为此次北伐,在筹措军费一事上耗费了诸多心血,更是为我等出征在外两月却一无所获,扛下了巨大压力。他力主继续作战,在朝中据理力爭,不让陛下將我等撤回去。
然而,兵部却一再上奏,劝諫陛下撤兵,认为不能再这般空耗国力。虽说陛下至今没有明確表態,但倘若战事依旧毫无进展,那此次北伐恐怕只能以失败告终,无奈撤兵返还了!”
此言一出,营帐內顿时陷入一片死寂,安静得落针可闻。
平日里最是聒噪、话语最多的蓝玉,此时也罕见地闭上了嘴巴,脸上满是气愤与懊恼之色。
徐达见眾人皆沉默不语,心中暗自嘆息,无奈之下,只能指著平日里表现最为积极、话语最多的蓝玉说道:“蓝玉,你来说说!”
“啊?”长相精瘦的蓝玉冷不丁被点名,整个人愣在了当场,完全没想到大將军会突然点自己发言。
此时的蓝玉,虽已获封侯爵,在军中也小有名气,但与徐达、李文忠、傅友德、冯胜、邓瑜、汤和等一眾老將相比,资歷尚浅,还需更多的沉淀与磨炼。
平日里,他说话尖酸刻薄,口无遮拦,惹得眾人厌烦不已。
若不是看在他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又是太子妃亲舅舅的份上,诸多勛贵恐怕早就按捺不住,將蓝玉狠狠揍上一顿了。
说白了,眾人打心底里有些瞧不上他,觉得他行事乖张,是个危险人物,能不沾染就儘量不沾染。
平日里,蓝玉虽热衷於发表军事见解,但他的想法基本无人採纳。
因为在这营帐之中,在座的將领各个身经百战,没有谁比他差。
他提出的办法,不仅不一定正確,还充满了极大的风险。
久而久之,蓝玉也渐渐习惯了这种被人忽视的处境,心中暗自想著自己还年轻,等这些老傢伙都退下去了,便是自己大展宏图之时。
可万没想到,今日魏国公竟会点名让他发言……
隨著眾人的目光纷纷投向自己,蓝玉也从惊愕中回过神来,心中忍不住暗骂一声。
打仗的时候不给他发言的机会,如今遇到难题了,倒是想起自己了!
蓝玉也並非愚笨之人,很快便反应过来,徐达这是想让他打破眼前的僵局。
稍稍思索片刻,一股狠劲陡然从蓝玉的尾椎骨直衝脑门,他眼神瞬间变得凶唳无比,开口道:“大將军既然问我,那蓝玉也就直言不讳了!”
徐达微微頷首,鼓励道:“畅所欲言,今天就让你说个痛快!”
蓝玉咧嘴一笑,大步走到堪舆图前,伸出手指,指著漠北深处,大声说道:“依我之见,不必理会兵部的军令。大军在外,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直接挥师挺进漠北深处,我就不信这群元庭韃子能藏到天上去。
他们终归也是人,是人就需要水源补给,只要我们追到漠北深处的水源地,就一定能发现他们的行踪!”
“简直是胡言乱语!”有將领实在听不下去,厉声呵斥道,“大军每日粮草消耗巨大,如今要是违抗兵部军令,到时候他们在后方断了大军粮草,这个责任你蓝玉担得起吗?
再者,大军贸然挺进漠北,万一找不到元军,反而迷失在大漠之中,到时候大家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说罢,这名將领看向徐达,拱手行礼道:“大將军,切不可听从蓝玉之言,万万不可將大军置於如此危险的境地!”
“找不到敌人,最多也就是无功而返,但要是將大军葬送在大漠之中,那才是罪该万死!”
“標下赞成韩邵的话!”
其他將领也纷纷开口附和,一时间,营帐內议论声四起。
大部分將领都认为蓝玉的提议太过冒险,一旦出现任何差错,二十万大军极有可能全军覆没在漠北。
这种悲剧並非没有先例,洪武五年的那次北伐,东路军几乎损失殆尽,就连曹国公李文忠都险些折损其中。
漠北深处,不仅有敌军的威胁,恶劣的自然环境更是对大军的重大考验,一旦迷失方向,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如此严重的后果,谁都无法承担。
蓝玉被眾人反驳,脸上却不见丝毫怒意,似乎早已对此习以为常。
他不过是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从未指望徐达会採纳他的办法。
当然,在他心中,更多的是对反驳者的鄙夷,根本不屑於回应。
在他眼中,除了陛下,也就魏国公、曹国公、宋国公、卫国公……还有自己已故的姐夫常遇春值得他敬佩,就连潁川侯傅友德,在他看来都稍逊一筹。
至於其他人,在军事方面,他蓝玉根本不放在眼里。
不过,在政务上,蓝玉还是不敢小瞧任何人,尤其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陈侯陈锋。
听说上次和这次的北伐军费,都是陈侯四处筹措而来,蓝玉连一句坏话都不敢说,在他心中,这样的人得像供著祖宗一样供著。
徐达一直默默观察著诸位將领的反应,心中再次嘆息,看来主张撤军的將领占了大多数。
有时候,即便身为军队主將,拥有军事决策的绝对主导权,也不得不考虑手下將领的意见。
如果大部分將领都倾向於某一种决策,而主將却反其道而行之,成功了还好说,一旦失败,主將的威信便会荡然无存。
而一旦失去了威信,往后想要再次执掌兵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成功又谈何容易?
一时间,徐达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难道真的要就此撤兵吗?
可他心中满是不甘,此次若北伐失败,未来五年內想要再次组织北伐,几乎没有可能。而他自己的身体状况……五年之后,还能否再次带兵北伐?
徐达下意识地活动了一下背部,一阵钻心的刺痛瞬间传来,即便这位铁骨錚錚的汉子,也忍不住微微蹙眉。
不过,他很快便不动声色地將这份痛苦隱藏起来,眾人见他蹙眉,还以为是不满大家的吵闹。感
受著背部传来的伤痛,徐达內心越发不甘就此一无所获地撤兵。
回想起出征时陈锋对他说的话,徐达的脸色瞬间变得郑重起来,他看向蓝玉,喊道:“蓝玉!”
蓝玉说完话后,便低著头,眼观鼻、鼻观心,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此时突然被叫到,他浑身一激灵,连忙站直身子,闷闷地应道:“標下在!”
其他將领纷纷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向蓝玉,在他们看来,这傢伙这次肯定要被大將军狠狠臭骂一顿了,就连蓝玉自己也这么认为。
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徐达沉声道:“我封你为前军先锋,命你率领一万骑兵、一万燧发枪火銃兵深入漠北。若遭遇少量敌人,是战是撤,由你自行决断;若遇到纳哈出的主力军,可与之周旋,或者选择撤退,但一定要將消息及时传出来。只要消息能顺利传到大军主力这里,你便是首功!”
全场瞬间鸦雀无声,就连一直沉思不语的李文忠也猛地抬头,震惊地看向徐达。
徐达面色不改,目光如炬,直直地盯著蓝玉。
蓝玉愣神片刻后,面色瞬间涨得通红,他挺直腰杆,扯开嗓子嘶吼道:“標下必不负大將军所望,定当领命!”
“拿著!”徐达没有多说废话,直接丟出一个兵符给蓝玉。
蓝玉双手颤抖著接过兵符,心中激动不已,这一刻,他终於等到了这个梦寐以求的机会!
他咽了咽口水,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眼神中闪烁著大胆而疯狂的光芒。
他看都没看那些还在目瞪口呆的將领一眼,转身便大步走出了营帐。
出了营帐后,蓝玉没有丝毫耽搁,也不管那些士卒是否已经休息好,当即开始点兵点將。
隨后,他翻身上马,一抖披风,如离弦之箭般率先衝出大营。
身后,密密麻麻的大军紧隨其后,浩浩荡荡地朝著漠北深处进发。
直到蓝玉带兵离开营地许久,中军大帐內才爆发出一阵喧囂。
眾人纷纷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著徐达,脸上满是震惊与疑惑。
徐达闭眼靠在靠背上,似乎感受到了眾人疑惑的目光,他语气平淡地说道:“试一试吧,若此计不行,就当损失这两万精锐,我自会回京向陛下请罪。可毫无战果便撤兵,这绝不是我徐达的行事作风!”
诸多將领听了这话,皆默然不语。
他们虽然主张撤兵,但心中又何尝没有遗憾。
只是理智告诉他们,深入大漠太过危险,这是自古以来的警训。
並非他们不敢战、不愿战,而是担心一旦损失过大,原本的无功之举就会变成有罪之过。
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平日里最为老成持重、行事稳妥的大將军,这一次竟也选择放手一搏,將蓝玉及其部下两万精锐当作了这场豪赌的筹码。
虽然心中有些担忧,但眾將也没有开口劝阻。
待诸將退下后,李文忠意外地看向徐达,开口道:“魏国公,你……”
徐达对李文忠倒是没有隱瞒,直接说道:“此战若功亏一簣,陛下、陈锋、太子的计划將会被推迟许久许久,这样的结果,必然不是陛下、陈锋、太子所愿意看到的。
最近几年,你也有所感受,陛下一心想要励精图治,打造大明盛世,而陈锋则在一旁不断助力,为陛下排忧解难。
如今大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经不起任何一次失败,否则对士气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更何况,陛下曾对我说,必须先剷除外部忧患,才能安心发展国內。
只有消灭了外患,大明才能迎来腾飞,不久之后必將迎来盛世。
我们身为臣子,即便无法为陛下分担更多,也绝不能拖后腿。
毕竟此次北伐消耗的財政开支是一笔天文数字,要是失败了,陈锋怕是得气得跳脚!”
李文忠一开始面色也异常严肃,可听到最后,也忍不住微微一笑,说道:“大概会吧,他一直为北伐之事四处奔波,陛下在这方面倒是没操多少心,全都被他承担下来了。要是失败了,要说谁最失望,恐怕非他莫属了。”
徐达微微頷首,嘆息道:“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我快不行了!”
“什么?”李文忠面色瞬间大变。
徐达指了指后背,咧嘴露出痛苦的表情,说道:“年轻时,我曾被一箭射中。那时候年轻气盛,没把这当回事,拔除箭头后便继续带兵衝锋陷阵。
那一战,足足廝杀了三天三夜,战后我才发现半边身子都麻了,完全动弹不得。
后来虽有所恢復,但也落下了严重的顽疾。每到夜晚,疼痛便如潮水般袭来,让我痛不欲生。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李文忠脸色阴晴不定,他自己虽然也满身伤病,但远没有徐达这般严重,不由担心地说道:“那赶紧让军医好好诊治一下?”
徐达微微摇头,说道:“早就看过了,军医也束手无策。这伤已经伤到了骨头,成了痼疾,很难彻底根治,如今也只能靠药物维持,不让病情恶化……”
李文忠皱起眉头,突然说道:“抗生素呢?抗生素能治疗大部分炎症,难道治不好你的病?”
徐达闻言,苦笑著说道:“就是靠抗生素在维持著,否则我恐怕连床都起不来。可我这病实在太过严重,就算神仙来了,也难以彻底根治……”
见李文忠眉头紧锁,满脸担忧,徐达强顏欢笑,咧了咧嘴说道:“別太担心,三五年內我还死不了,不过是受些罪罢了……你小子身上的伤也不少,可別比我先走一步!”
李文忠狠狠瞪了徐达一眼,转身便走,一边走一边说道:“早死早超生,你这种人死了都没人替你惋惜!”
徐达哈哈大笑起来,只是笑容背后,眼神中闪过一丝黯然。
他们这些开国將领,除了冯胜那老银幣受伤较少外,大部分人身上都存在著严重的问题。
年轻时,这些伤病的影响並不明显,可隨著年纪渐长,各种毛病便接踵而至。
其实,这並非大明开国功臣的个例,歷朝歷代的开国功臣,尤其是武將,很少有长寿之人。
而此时,无论是徐达还是李文忠,都未曾料到徐达刚刚的一番话,竟会一语成讖。
在歷史上,李文忠確实比徐达早一年离世,但他们对此一无所知,满心期待著蓝玉能带来好消息。
日子一天天过去,就在徐达几乎快要放弃希望的时候,蓝玉派出的斥候终於回来了!
並且带回了一个惊天消息,蓝玉不仅成功找到了纳哈出的踪跡,还一举歼灭了他的一支偏將部队。
此时的蓝玉並没有选择撤退,反而带著两万精锐,气势汹汹地直扑纳哈出的主力军,那架势,仿佛要用两万兵力撬动二十万敌军,如此疯狂大胆的举动,也只有蓝玉能够做得出来。
但此时的徐达已经无暇顾及蓝玉的疯狂之举,他斗志昂扬,立刻带兵追击而去。
一路上,他心中不断默念:“蓝玉,蓝玉……好一个蓝玉,下一代將领之中,此人必定脱颖而出,成为领军人物。常遇春啊常遇春,你倒是有个好舅子,说不定你生前未能完成的伟业,会被你舅子给实现了!”
这一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在军中引发轩然大波。
之前斥责蓝玉胡言乱语的副將韩邵,此时也不禁面露羞愧之色,心中暗自承认,自己確实小瞧了蓝玉。
……
几天后,一封封军报快马加鞭传回京城,瞬间扭转了朝廷中原本凝重压抑的气氛,让那些一直催促退兵的兵部官员们羞愧得无地自容。
朱元璋得知消息后,叉腰大笑道:“大明运势昌盛,元庭气数已尽,覆灭就在今朝!”
陈锋则摸著下巴,心中暗自思忖:“蓝玉这傢伙,果然如传言中那般疯狂,竟敢以两万人马追击二十万敌军,真不是常人所能为!”
而在漠北深处,蓝玉一枪放倒一名元军后,爱不释手地抚摸著手中的燧发枪,兴奋地大喊道:“神器,这简直就是神器!陈侯就是我大爷,这玩意儿太好用了!”
说罢,他大声高呼:“冲啊,再剿灭一支元军偏军,纳哈出的主力就会失去大半眼线,我要让他变成瓮中之鱉,睁眼瞎!哈哈哈!”
喊完,他身先士卒,双腿一夹马背,如同一道黑色闪电,率先冲了出去。
身后的骑兵们见状,士气大振,纷纷紧隨其后,朝著敌军衝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