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梨花开(九)(1/2)
皇上立后,这是个大事。google搜索
虽然朝堂上还是反对的声音居多,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事已成定局了。
举国欢庆,天下大赦。
岳竇却不觉得高兴。
作为离天子最近的人,他当然看得出来陈开名是有多么地喜欢这女子,但他却看不出来王梨有多喜欢陈开名。就他亲眼看到的来说,陈开名和王梨在一起时,大多数都是王梨在训斥陈开名,更让岳竇觉得恐怖的是……陈开名居然还有点乐在其中的样子。
难道这女人当初留下来的原因真的是要监督陛下治国?岳竇莫名地觉得有些荒诞。不过他也看得出来,这女人確实是想做好事,她每每提出来的一些想法,也都是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去考虑的,陈开名有时候会接受有时候也会打著哈哈敷衍过去,每当这时,那女人就又会大骂陈开名昏君,陈开名便只是笑,脾气好得不像话。
岳竇当然知道圣上为什么会选择性地接纳王梨提出的意见。若是她说的是对的,是可以实施的,陈开名当然不会介意照她说的去做,但大多数时候从王梨嘴里说出的想法都是过於理想化的,任她说得天乱坠,但终究是无法付诸於行动的,陈开名不想打击她的信心,便只能开著玩笑敷衍过去——就像他曾经说过的那样,皇帝哪有那么好做的。
岳竇其实並不关心这些,只是见得多了难免会替陈开名感到不忿。但他毕竟只是个阉人,是没有资格去说这些的,不管王梨喜不喜欢陈开名,她都已经逃不脱这皇宫了,岳竇只需要清楚她不会害陈开名就够了。
比起这些,岳竇其实更关心另一件事。
陈开名与王梨在一起已经十年了,跃鲤湖畔的梨也开过了九轮,但是……陈开名还是没有子嗣。
这件事很严重,帝王家若是没有子嗣,其导致的后果有多严重,岳竇甚至不敢去想,他有时候甚至会急得嘴角起燎泡。每当这个时候岳竇便会哭笑不得地想到,古人诚不欺我也——皇上不急太监急。
陈开名急不急岳竇不敢肯定,但他知道虽然王梨看起来跟没事人一样,但其实她心里也急了。
因为今年陈开名已经四十九岁了。
说得不敬一点儿就是——再过两年,就算他陈开名顿顿把虎鞭牛鞭当饭吃也没用了。
岳竇已经不止一次从別的小太监那里得知王梨偷偷找太医开药的事了——那些太医每次都说吃了这药保证怀上男丁,但十年来一次也没成功过。
岳竇当然知道王梨为什么会急,近年来朝堂上諫言让陈开名废后纳妃的声音越来越大了,但都被陈开名驳回了,王梨心里肯定也明白陈开名顶著多大的压力——从她王梨戴上象徵皇后的凤冠的那一刻起,后宫就成了个摆设,陈开名像是已经忘了皇城里还有这么个地方。
每每想到这里,岳竇就难免咬牙切齿一番,他觉得陈开名到现在还有没有子嗣的大部分原因就是——陈开名不肯宠幸其他妃子。岳竇把这笔帐算到了王梨的头上。
四十九岁,这个年纪哪怕放在寻常百姓家,也是该抱孙子的岁数了,可偏偏陈开名连个儿子都没有。岳竇甚至听说民间有人编了童谣,在街头巷尾的小孩嘴里传唱:君王四十九,膝下无乳儿。
这群刁民简直就是不要命了!
就当整个闰朝都开始猜测皇帝到底还能不能有子嗣的时候,在这一年的末尾,王梨怀孕了。
岳竇记得那一年是闰朝196年。当太医颤抖著双唇告诉陈开名这个消息的时候,陈开名整个人都蒙了,隨后便是整个皇宫,不,应该是整个天京城都开始庆贺,张灯结彩宛如过节一般。朝堂上原本一直嚷嚷著要废后的声音也全都不见了,像是从来没出现过一般,取而代之的是来自百官群臣的恭贺之言。
从那一日起,皇后娘娘儼然就成了全皇宫最重要的宝贝,就连伺候的宫女走过她身边时都情不自禁地轻手轻脚,生怕惊扰到了她肚子里的胎儿。
陈开始和王梨在一起时也小心翼翼了起来,任何和皇后有关的事他都要亲歷亲劳,连说话都不敢大声了,走到哪都是扶著她,恨不得连吃饭都一口一口餵给她吃。
表面上看上去一切都是喜气洋洋,但岳竇心里却还有著另一份担心,同时他也知道这份担心別的臣子也有,只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没人敢提出来罢了。
万一王梨生下来的是个女孩怎么办?皇上还有时间再去生一个男孩吗?
十月怀胎,皇后要生了。
早在一个月前,全京城几个最好的產婆就都被陈开名请到了皇宫来,岳竇知道地很清楚,因为这件事就是他去办的,陈开名许诺了她们万两黄金,保她们后半生衣食无忧,但这个奖励的前提是皇后能平安生產,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说,如果不能平安……那你们的下场也可想而知。
对於皇后分娩那天,岳竇记得很清楚。
几个產婆手忙脚乱地进了皇后的房间,陈开名想要跟著进去,却被一名產婆拦在了门外——女人生孩子,屋里不能有男人。
这是规矩,哪怕是皇上也打破不了。
然后陈开名就在屋外开始了漫长地等待,岳竇站在他身后静静地看著他,陈开名最开始只是坐在椅子上,表情凝重,一语不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