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殿中密议(一)(1/2)
段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著冰裂纹茶盏,青瓷缝隙间渗出的水珠浸湿了袖口。
他忽然记起自己初入天龙寺时,枯荣大师曾指著《太祖龙兴图》里模糊的佛塔说过“三武灭佛其祸未远”,此刻惊雷炸响的余韵中,檐角风铃叮噹,倒像是那日藏经阁铜铃的震颤。
“天龙镇之……”少年望著帛书上铁画银鉤的笔跡,突然发现“镇”字最后一竖竟拖出细若蚊足的墨痕,仿佛剑客收招时意犹未尽的剑芒,“所以崇圣寺才改称天龙寺?歷代住持皆以『本』字为號?”
段正明將茶汤泼在青砖地上,水渍蜿蜒如卦象:“本尘、本因、本观……这些法號实为暗语。每代住持圆寂前须將毕生功力封入牟尼堂三宝佛像,待江湖势力死灰復燃时,便由段氏血脉唤醒这上百年的武道积累。”
烛芯爆出朵灯,映得皇帝面色明灭不定。
段誉突然注意到伯父左手尾指上的翡翠扳指,那抹帝王绿中竟嵌著粒芝麻大小的赤红,恍若当年六长老被五马分尸时溅在段思平战袍上的血珠。
“至於科举化之——”段正明从怀中取出枚刻著“点苍”二字的青铜腰牌,“你以为这些年寒门士子金榜题名,当真全靠圣贤文章?那些突然暴毙的江湖少侠,他们的门派信物可都收在吏部密室。”
暴雨裹著冰雹砸在琉璃瓦上,段誉耳畔响起钟灵讲述万劫谷惨案时的哭腔。
他喉头髮紧:“所以商路柔之...茶马古道每隔三十里设驛站,不是为了收税?”
他忽然想起前世《天龙八部》里那个在无量山琅嬛福地留下“神仙姐姐”玉像的逍遥派祖师,脱口问道:“那位盗走天书的逍遥子……”
“正是太祖遗詔中『以天龙镇之』的关键。”
段正明將帛书缓缓展开,泛黄的丝绢上赫然现出十八道深浅不一的剑痕,“当年天龙寺首座以六脉神剑在帛书上拓印太祖遗训,这剑痕中暗藏太祖对逍遥子所盗天书的推演——你且细看这『镇』字最后一竖。”
段誉凝神望去,只见那道剑痕末端竟分化出细若游丝的三道轨跡,恍如三条蛰伏的蛟龙。
耳畔传来段正明低沉的嗓音:“太祖临终前参透天书残卷,发现不老长春谷的『长生法』实则是將他人命数炼作己用。当年逍遥子带走的天书正是破解此法的关键,而太祖留下的六脉神剑……”
段誉瞳孔骤然收缩,指尖不自觉地沿著剑痕走势游走。
那三道若有若无的轨跡竟与体內奔涌的六脉剑气產生微妙共鸣,丹田处忽冷忽热,恍惚间似看到无量玉璧上凌波微步的刻痕与帛书剑跡重叠。
“原来六脉神剑並非单纯的剑气外放!”少年猛地抬头,茶盏中的涟漪无风自动,“每条经脉对应的剑气都可化作牵引天地之力的符籙,而天书便是……”
段正明袍袖轻振,案头烛火霎时分作六簇青焰悬空流转,恰好构成少商、商阳等六脉方位:“当年逍遥子带走的不仅是长生法的破解之术,更有將武道真气转为堪舆地脉的秘术。太祖穷尽三年光阴,以六脉剑气为引,將大理龙脉与天龙寺牟尼堂三宝佛像相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