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殿中密议(四)(1/2)
段正明接过段誉呈上的火枪图纸与註解:“这就是你所说的火枪?为防止炸膛需要用精钢浇铸?”
“正是。”段誉蘸著冷茶在案上勾画,“民用钢筋留三处暗门,遇暴雨则生锈斑。而贡品所用冷锻法……”玉磬声又响,他忽將茶渍抹作洱海形状,“伯父可知,滇西铁矿脉里埋著前朝留下的石胆?”
段正明枯瘦的手指突然压住石胆二字,羊皮卷上的星象图竟与茶渍绘製的洱海轮廓重叠:“太祖地听阵里埋的青铜簋,用的正是哀牢山千年石胆炼化的铜精!”
段誉提到哀牢山石胆,本是想为段正明科普石胆在工业中的用途,没想到段正明这个古人倒是知之甚祥,更没想到段思平时期就有人能將石胆高效应用了。
也难怪前世考古队在滇王墓发现的青铜残片,经碳十四检测竟含有现代冶金工艺才能达到的锌镍配比——原来那些深埋地脉的太祖遗物,正是千年前的合金实验场。
“高家祖宅地窖里……”老太监突然出声,手中拂尘丝诡异地指向点苍山方位,“上月暴雨衝垮的祭坛基座,露出的铸铁柱纹路与陛下描述的青铜地听极为相似。”
段誉猛然想起《南詔图传》中记载的“铁柱会盟”。
前世学界始终不解为何南詔要在苍山埋设九根百吨铁柱,此刻剑气在掌心凝成的《天工开物》锻铁流程图,竟与段正明袖中掉落的密折暗合——难道古人是套用河图洛书的排列,想捣腾出天然的巨型电磁熔炉?
段誉觉得自己的想法过於荒诞,只听段正明继续说到:“他日你南下银生节度,首要便是接管弄栋(今姚安)铁矿。”段正明突然掀开龙案夹层,泛黄的《滇志》夹著张人皮地图,“这上面標註的七处火山口,正是太祖淬炼陨铁的天然鼓风炉。”
段誉指尖拂过人皮地图凸起的经络纹路,前世地理课上教授展示的横断山脉矿脉分布图在脑海中轰然展开。
那些被標註为死火山的山口,若以天龙寺《一阳指纲要》记载的六脉剑气激发地热……果然大自然的天地伟力才是最强的。
千年后的人类尚不能以科技对抗自然,而充斥著超凡之力的武侠世界已经有古人能够巧妙利用大自然的力量了。
段正明枯瘦的手指在火山口標记处重重一叩,青铜灯台里的鮫人油突然爆出三寸高的幽蓝火苗:“半月后朕会传詔,命你以祭祖之名前往银生节度。弄栋铁矿深井中封存的三十六具铁俑,需用段氏嫡系血脉开启。”
他忽然握住段誉手腕,一阳指力化作游丝探入经脉,“你既已悟六脉神剑,当可催动铁俑內的太祖剑气。”
段誉顿觉丹田气海翻涌,原来段思平留下的铁俑並非陪葬冥器,而是內置精密机括的採矿傀儡。
“高家上月以修缮祖祠为由,向天工院索要三百斤精钢。”老太监忽然掀开袖口,露出腕间暗青刺青,“老奴查验过,其中百斤流入了茶马古道。但怪异的是……”
他浑浊的眼珠转向段誉,“三日前吐蕃商队在澜沧江坠崖,打捞起的货物中竟有浇筑成佛像的钢锭,內芯却裹著哀牢山特產的孔雀石。”
段誉瞳孔骤缩。孔雀石在宋代虽是顏料,但在后世半导体领域却是重要原料。
难道这个武侠世界存在超越时代的冶金认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