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开拍(2/2)
站在监视器旁的陈道明专注地观察著整个过程,转头对韩三平低声说。
“好莱坞演员的准备工作確实专业得令人佩服。这种对角色全身心的投入,很值得学习。”
韩三平赞同地点头:“所以这次合作对你来说也是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对了,你的戏份下午开拍,准备好了吗?”
“隨时可以开始。”陈道明从容地整理著袖口,“不过在那之前,我想再多观察一下塞隆小姐的表演方式。”
中午休息时,剧组的餐车旁形成了一个临时的“国际文化交流区”。塞隆、弗里曼、陈道明和瓦科德围坐在一张摺叠桌旁,边吃盒饭边聊天。
“陈先生,”塞隆用叉子卷著意面,好奇地问,“在中国拍戏和好莱坞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陈道明优雅地放下筷子,略作思考:“如果要说最大的不同,可能是工作节奏。好莱坞的工业化程度令人惊嘆;每个部门都像精密的齿轮,环环相扣。”
他指了指远处正在调试设备的灯光组,“而在中国,我们更灵活一些。有时候一场戏可以反覆琢磨一整天。”
弗里曼咬了一口三明治,饶有兴趣地加入谈话:“我听说中国导演经常现场即兴改戏?特別是那些文艺片导演。”
“確实如此,”陈道明笑著点头,“不过彭导这次的分镜脚本,”他从包里拿出厚厚一沓资料,“是我职业生涯中见过最详细的前期准备。每一场戏都有至少三个备选方案。”
正说著,彭磊端著餐盘走了过来:“在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在夸你的分镜脚本呢,导演。”塞隆调皮地眨眨眼。
彭磊在空位坐下:“东西方电影製作各有优势。好莱坞的工业化体系保证了基本质量,而东方的灵活性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他看向陈道明,“下午那场戏,我很期待看到您带来的'惊喜'。”
陈道明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不会让您失望的,导演。”
瓦科德一直安静地听著,这时忍不住插话:“能参与这样的跨国合作真是太棒了。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在上大师课。”
弗里曼拍拍年轻演员的肩膀:“那就好好学,小伙子。这样的机会可不是天天都有。”
.......
第一天的拍摄在傍晚顺利结束。收工时,塞隆叫住陈道明。
“陈先生,明天有我们的对手戏。您觉得这个毒梟对露西应该是什么態度?是纯粹的利用,还是有一丝同情?”
陈道明沉思片刻:“我觉得应该是好奇。一个见惯世间黑暗的人,突然遇到超出他理解的存在,那种复杂的心態...”
“有道理,”塞隆点头,“那我表演时会注意这种互动。”
另一边,弗里曼和瓦科德正在聊天。
“年轻人,別紧张,”弗里曼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剧院跑龙套呢。”
瓦科德感激地说:“能和您合作是我的荣幸。您知道吗,我是看著您的电影长大的。”
弗里曼大笑:“这话让我感觉自己真的成了摩根·弗里曼教授了!”
夜幕降临,片场渐渐安静下来。彭磊和韩三平最后离开。
“第一天很顺利,”韩三平说,“看来这次合作会很愉快。”
彭磊望著空荡荡的片场:“是啊,看到这些不同背景的演员能够这么快找到默契,我对这部电影更有信心了。”
“道明今天表现如何?”
“非常专业,”彭磊讚嘆,“他的那种內敛的表演方式,正好和好莱坞的风格形成互补。”
两人走出摄影棚,洛杉磯的夜空繁星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