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谋图擒狮(2/2)
“你抵达前,我们已经对本届七位评审团成员做了初步的信息搜集和分析。现在向你介绍一下?”
“好,辛苦。麻烦你!”
“评审团主席:凯萨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法国国宝级女演员,欧洲影坛常青树,冰美人气质闻名,艺术品味极高,对表演的细腻层次和人文深度有极致追求。她的偏好很大程度上决定金狮归属。
“评审团成员之一朴赞郁(park chan-wook)(韩国导演、编剧、演员、製片人、摄影师)是韩国……
……
“卡梅伦·克罗(cameron crowe)。美国导演、编剧(《甜心先生》《几近成名》),风格温暖幽默,崇尚……
“最后一位!
“保罗·布兰科(paulo branco)。葡萄牙著名独立製片人,欧洲艺术电影的重要推手,以眼光独到、运作能力强大著称。关键在於…”
提到最后一位,陈海眼神锐利,压低声音:
“作为製片人,他必然很关注影片的製作效率、市场潜力和成本效益比!
“同时也跟中影打过交道,这是我们分析后认为…现阶段最容易建立沟通桥樑、爭取支持的一位评委!”
“《活埋》『小博大』的製作理念和独特的类型,在我们內部看片和市场模擬中都很有的潜力,这正是宝罗·布兰科这类製片人最看重的特质!”
刘启峰听到他这番话,大脑飞速运转。
陈海的分析逻辑很清晰,特別是对宝罗·布兰科的判断,和他的思路也不谋而合。
《活埋》不到15万欧元超低的製作成本、和高度概念化的类型敘事,的確合適这位『发掘性价比艺术电影』的製片人。
它证明了如何在极有限的资源下,精准地打造出具有强大衝击力和广泛观眾基础的作品。
“中影的分析很有可行性。”想明白的刘启峰决断道:
“我认为,可以在影片极简的製作规模、国际发行的前景上做重点。这一票必须全力爭取!”
隨后他和陈海等人开始筹备计划。
深夜,眾人才结束细节的討论各自回房。
次日清晨。
在起床锻炼一番后。刘启峰抬腕看看了时间,拿出手机找到出国前添加的號码。
“您好,郑教授!我是学院的刘启峰。”
……
“是的,昨天刚到。出国前田教授还托我向您当面问好。”
……
“好的,郑教授!明早我在大厅恭候您。”
刘启峰收起电话,不清楚学校是如何请动这位…已经退休数年,定居欧洲养老的教授重新出山。
仅仅从田壮壮处得知,这位出身北影学院导演系的郑远山教授。
曾担任过威尼斯电影节亚洲区选片顾问,曾经是国內那一批第五代导演的幕后重要推手!
能力自然不必多少说。
只是不知,他对这次合作的重视程度如何。
,
,
〖陈芷希wns实习笔记漂亮的字体:“抵达威尼斯开始幕后工作,希望能在这里打一场漂亮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