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尘埃落定(2/2)
宝罗·布兰科则用他那略带口音的英语,慢条斯理道:
“联盟的20%,是其他市场的信心票。有我们的网络,这部影片在欧洲、亚洲、南美等地会一路绿灯。
“你们35%的大头已经確保了北美和部分英语区的绝对主导,该知足了。”
高登·科尔適时地调和:“先生们,爭吵解决不了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共同创造奇蹟的平衡点。刘的创意和领导力是这个项目成功的关键,中影的背书不可或缺,宝罗联盟的发行网络是全球化保障,华纳的製作体系和北美市场则是基础。
35%、25%、20%、20%,这个比例经过多轮论证,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最优解。纠缠於小数点后的得失,只会耽误我们开机的时间表,让竞爭对手有机可乘。”
艾伦·霍恩沉默著扫过刘启峰年轻的脸孔、中影严肃的神情、宝罗老神在在的微笑,最后落在高登·科尔脸上。
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的中国人编织了一张利益之网,將各方牢牢绑定。他不仅是个导演,更是一个深諳规则、手腕高超的操盘手。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投资份额,就按刘、中影、宝罗、华纳 20:25:20:35的比例確定。相关细节,法务部门会后立即完善协议。”
紧接著,在有关项目主导权的问题上。
刘启峰的语气没有任何迴旋余地:“项目由我全权主导,包括创意方向、视觉风格、剧本终审、最终剪辑权。”
“这不可能!”
华纳的製片经理立刻反驳:“这种级別的製作!华纳必须要对最终成品有监督权!导演剪辑版可以存在,但上映版本必须由华纳和导演共同决定!”
刘启峰寸步不让:“华纳可以派驻经验丰富的执行製片人全程参与,提供专业建议,確保流程合规、预算可控。”
宝罗和中影再次发声支持刘启峰,在两方的支持下。
最终刘启峰拥有《环太平洋》项目的最终创意决策权和最终剪辑权。
华纳拥有对预算、进度和最终上映版本商业风险评估的监督权及建议权,並派驻执行製片人全程参与。
最后关於选角权的划分顺利许多。
“中方所有角色,由中影集团和微风影业全权负责遴选、试镜和最终確定。”
刘启峰拋出方案:“美方角色,包括『危险流浪者』的两位驾驶员及其他配角,由华纳兄弟影业主导选角流程,宝罗先生提供参考意见。”
对他提出的方案,华纳没有意见。
至此,所有核心条款尘埃落定。
……
京城。
刘艺菲在一次公开的品牌活动后接受了採访。
记者们自然不会放过热点。
一位记者突然拋出极具爆炸性的问题:
“艺菲你好!前天,钢琴家郎朗的父亲在接受採访时提到你。
“据他所说,之前有人向他推荐你,想撮合你和郎朗,但被他以『我们家郎朗是要找皇室贵族』的理由拒绝了。对此,你有什么要回应的吗?”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镜头都对准了刘艺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