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县尊也是武道宗师!?(二合一)(2/2)
孙鸿山拍了拍面前的案几,爭吵的声音停了下来,他才继续说道:“每次开会就吵,
每次都吵,一个结果都拿不出来,再这样下去,咱们斩龙军成什么了?”
所谓斩龙军,便是取自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的典故。
“大將军,咱们芒山府坚墙立壁,城內粮秣足支两月,况且城內富户还能助餉,如何不能据城而守?
吴山府的邓川,如今一路北上声势浩大。且此前与咱们有盟约,积蓄力量以后肯定会打回来的,届时两军合拢,必能声势大壮!”
前营將军孙义玖大声说道。
“此言差矣!大將军,余家军围堵芒山府,周围卫所军也在持续往芒山匯聚,咱们现在不走,难道要等到官军將府城彻底围死再走吗?
况且,城內已经出现『人相食”的惨状,再这样下去,城內百姓造反就在眼前。
大將军,我知道咱们斩龙军在这里有基础,但咱们最依仗的不还是五千老营兵么!如果现在不走,老营的弟兄们在这里消耗下去,以后想走都难了。
现在,已经是咱们离开的最后机会了!”
左营將军的段光玉规劝道。
他知道,孙鸿山、孙义玖叔侄俩,都是芒山府的豪强出身,在这里经营几代,有著深厚的关係网和底蕴,更难割捨芒山府。
孙鸿山目光在段光玉和鲁鸣蝉脸上扫过。
他心中暗道:“这俩人,一个是商人出身的外来户,一个是流贼出身,就是没有定性,一遇到逆风仗,就想看逃跑劫掠。
但如今,这俩人手中握有东、西两营,如果真的產生矛盾,斩龙军就完了。
还是得安抚他们!
如果德隆还在就好了,这俩人也不敢跟我炸刺!”
张德隆是后营將军,在叶城府的时候,被余家军歼灭,也断了孙鸿山一条臂膀。
这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一阵“轰隆隆”的炸响,接著“隆隆”声不绝於耳。
有传令亲兵跑进来:“报大將军!城外余家军炮轰南城墙,城墙裂了一段两丈多的口子,中军官兵正在用沙袋封堵。”
不久,又有传令兵前来稟报:“官军这次攻势凶猛,围绕缺口我们已经死了二百多人。”
会也不用开了,孙鸿山亲自率领亲兵到了南城,直到傍晚城外三通鼓,官军才如潮水一般退了回去。
一又是守住了城池的一天。
但官兵的打法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像是这样激烈的战斗,这近两个月也只有二月时候一开始攻城那次能媲美。
孙鸿山看著送上来的统计战报,一共死了八百多个,其中有二百多老营的老兵,他抹了抹脸上的汗水。
死一些抓来的民壮不算什么,但老营的兵却是他的根基。
尤其是中军营,那都是他的嫡系!
再这样打下去,老营的兵根本经不起消耗。
他心中终於也產生了退意。
晚上四人再次在府衙大堂中聚集时,脸色都不太好看。
“义玖,你去將边先生请来。”
孙鸿山想了想,和孙义玖说道。
说完又补了一句:“礼数周全点!”
孙义玖点了点头,匆匆而去。
不久,一个手持摺扇,身著素衣,风流调作公子打扮的年轻人,在孙义玖的身后,
挎著四方步走了进来。
在其身后,还有一背剑侍女,步伐凌厉,眼神如电,一看就是实打实的武林高手。
“孙將军!”
边疆月手持摺扇,拱手执礼。
“边先生快请坐,请上座!”
孙鸿山站起来招呼道。
“不必,边某坐在这里就好。”
他说罢,就坐在了左侧末座,招手让侍女斟茶。
別人也不再强求,纷纷落座。
“今日官军攻势忽然加强,再综合城內形势,本帅仔细思考了早上左、右將军的建议,確有道理。”
他开口拋出自己的想法。
孙义玖也没有出口反对,显然是白天时候,孙鸿山已经和他说过了。
“今晚再让诸位弟兄,还有边先生过来,正是想討论一下,我们如何突围,以及突围以后,去哪里?”
孙鸿山拋出议题。
突围好说,芒山府城占地不小,余家军八千人无法完全围拢府城,其余卫所军率领老营一衝就破,不足为惧。
倒是去哪里,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依我看,我们南下抢他丫的!”
鲁鸣蝉眼睛发亮的第一个说道。
“呵!”
孙义玖忍不住笑出声来:“南下去庐州吗?那可是天下雄城,城墙坚固,有『铁庐州”之称。”
鲁鸣蝉闻言,梗著脖子:“南下就非要去瀘州吗?我们可以去江浙!末將在太湖有结义兄弟,届时可联络当地水匪接应。”
“我看,不如去江淮,届时夺取漕船,就可以南下去江浙。江南富庶繁华,即便我们在那坐不住,也可以掳掠大量財富!”
段光玉提议道。
“江淮有卢象钧的万胜军,咱们去了未必能从他那討的了好!”
孙义玖否定道。
“那你说,咱们应该去哪?”
段光玉和鲁鸣蝉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提出来却被否定,不由没好气的说道,
“大將军,我看不如去豫南,如今那里饥荒严重。从邓川过境豫南时裹挟了大量流民来看,我们到了那里必然能裹挟流民,迅速壮大队伍,届时说不定还能反杀回来,一举击破余家军,彻底拿下皖北!”
孙义玖还是不想放弃皖北。
“边先生,可有良策?”
孙鸿山看向边疆月。
边疆月摇摇扇子,开口道:“不若去大別山方天寨。此地地形复杂,又是湖广、河南、南直隶的交界处,处於三不管地带,官军围剿难度大。
退可进入深山,进可打入大別山南麓,占领黄州府。
短期发展,还可劫掠六安、英山等地。”
进可攻,退可守,是一处立业之基。
“大將军,我还有一个方向。”
段光玉忽然插嘴说道。
“光玉请说。”
孙鸿山示意。
段光玉道:“去东阳!东阳府巨富,即便不能占据,劫掠一番,也够斩龙军十数年的发展。”
孙鸿山沉思道:“东阳府是漕运重镇,虽然余家军来了芒山,但那里还有张燕青部2000水兵,不好对付。
且我们如果去东阳府那可是余家军老巢,余镇岳必然追击,届时前后夹击,咱们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所以,我们不若分成两路,一路去河南,裹挟民壮,搜集物资,也吸引余家军的注意力。
另一路,则快速穿过铜山,前往东阳府。”
段光玉继续道:“大將军,我们还可以先打伍仁县,这里也有钱有粮。我们过了铜山后,顺势拿下这里,再裹挟凤棲府、云台府两地百姓壮大队伍,然后东进去东阳劫掠,最后抢船沿著漕河南下江浙继续抢,能在南方做大自然最好,即便打不了就先劫掠一波,再去大別山。
届时两路在大別山合拢,有人有粮有钱,如此才能积累发展的资粮!
毕竟,大別山穷困,如果没有资粮,咱们拿什么养军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