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这份荣光我不会独享(2/2)
“老爷给俺改的!”
常胜再看葛二蛋,忽然感觉有种优越感,有一种名字上的碾压爽。
常胜、葛二蛋,嘿!
葛二蛋挠了挠头,也觉得自己的名字似乎被对方给比下去了。
弓兵营改制为安国军,除了基层军官之外,很多老兵也被提拔成了哨官、队正,排长、班长等职务,虽然没有品级,但手底下也能带兵,待遇也大幅提升。
其他没有提拔的老兵,虽然眼红,但也知道安国军即將扩军,到了东阳以后也不缺打仗的机会,等到杀倭寇挣了军功,用不了多久也能提拔。
全军上下虽然多是伍仁县人,却毫无背井离乡之感,在一片振奋激昂、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开赴东阳府去了。
送安国军带著四千多人的俘虏营,带著大量的行李,离开了伍仁县。
接下来一段时间,葛绒、王德禄等人,在码头河帮的帮助下,几十艘大船,將一些分拆的机器、铁锭、钢锭等都搬上了船。
接下来,铜山的铁矿还会继续开採,並藉助河帮的船源源不断的运往东阳。
而武丽君在东阳府那边已经找好了地方,他们搬过去就能进行改造生產。
“张谦。”
“老爷!”
张谦对安昕已经改了称呼。
他没有跟著安国军一起离开,而是带著暗卫跟军械局他们一起离开。
“常山如今担任守备,精力不如以往。暗卫就交给你了,其中有任何不懂的地方,就和常山商量著来。
这一次暗卫到了东阳府,只有两个任务。
一是了解海外的情况。倭寇分为真倭和偽倭,常常会一起行动,这表明在海外必然是有人与倭寇搞在一起的。暗卫的任务目標就是,务必搞明白,这些真假倭寇,都来自哪里,其背后是什么人组织和指使。
二是了解东阳的情况。东阳府的豪门大族,其家族背景、经营生意、名声好坏等,进行仔细探查。”
“我明白!”
张谦点头。
他虽然年轻,但在这一年时间里,成长的非常快,安昕每次安排他做事,都会感到很踏实。
“此外,安国军的谍子太拉垮了,你现在接手了暗卫,也要想想办法,利用好手上的资源,把安国军的谍子机构培养一下。”
安昕文想起了弓兵营当初派往皖北的一队谍子。
蒙著头就进了城,不但信息传不出城,还差点儿在城里饿死。
当初听到这事儿,都像是个笑话。
张谦闻言想了一下,说道:“我在接触中,发现暗卫中三排长周甲对於一些特种任务非常熟稔,我打算將其借调到安国军一段时间,培养一下那些暗探。
另外,老爷,我这几日想著,在安国军中成立一个专门的谍子机构,以后不论执行探查敌军消息,臥底敌营,还是执行特种任务,都可以更好的管理。”
安昕点头:“回头拿出一个方案给我。”
“是!”
张谦应道。
这时,东西都已经装船待发,张谦也告辞离去。
接下来的几日。
在伍仁县最后的时光,安昕並没有因为马上就要离开而放鬆了对於伍仁县发展的推动。
时常到农田当中去看看土豆、地瓜的长势。
尤其是几块官田当中,当做良种培育的那些。
九月中旬,伍仁新任县令,终於风尘僕僕的赶来了伍仁县。
不比安昕当初上任的时候,新任县令带著四五个家僕,两个师爷,来到县衙门口的时候气势非凡。
“安大人呢?”
穿著澜衫的新任县令祁羡羊,在与值班衙役表明身份以后,立即问道。
“县尊大人在后宅呢。”
徐大山恭敬说道。
“带我去。”
祁羡羊连忙说道。
到了后宅门口,祁羡羊拿出名刺和老张说道:“劳烦和安大人通报,新任县令祁羡羊拜见。”
老张看了看祁羡羊,还有他身后那几个家僕,心里黯然。
很明显,新人县令不太可能继续用他当门房了。
一会儿,门房老张回来:“祁大人,老爷有请。”
祁羡羊和顏悦色的衝著他点了下头,隨手塞给他二两银子:“谢了。”
来到后宅以后,祁羡羊见到了坐在官帽椅上,正在看书的安大人。
“下官,新任伍仁县令祁羡羊,拜见安大人!”
祁羡羊距离安昕还有七八步远,就跪拜道,
“起来吧。”
安昕放下了手里的《紫气升极经》,看向了祁羡羊。
三十来岁的模样,留了一撮鬍鬚,浓眉国字脸,卖相还不错。
“谢安大人!”
祁羡羊站起来。
“坐。”
安昕指了指下面的圈椅:“我听说,你的字叫做“牧之”?”
“是。”
祁羡羊沿著圈椅前沿,坐下半个屁股,腰背微微往安昕的方向侧倾,作出附耳倾听的恭敬模样。
“好名字,是哪一年的进士?”
安昕问道。
祁羡羊闻言面色一冏:“下官愧疚,是景顺九年的举人,本在河北齐富县任教瑜。”
安昕此前已经打听了祁羡羊的身份,自然了解他是举人出身,此时倒也不是为揭对方的短,而是藉机试探观察一下他的性格。
他不以为意道:“牧之能以举人之身,被委任伍仁知县,看来是有些过人之处的。”
祁羡羊连忙道:“大人抬爱,下官愧不敢当。”
“牧之不必自谦。”
安昕站了起来。
祁羡羊连忙起身陪著。
安昕走到门前,望著窗外:“虽然本官在伍仁县时间不久,但这里是本官第一任为官之所,对於伍仁县感情深厚,说是本官第二故乡,也不为过。”
他转头看向祁羡羊:“牧之,在交接官印之前,本官想和你聊几句。”
“大人请说!”
祁羡羊闻言心中咯一下,连忙躬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