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內阁问对二(2/2)
朱祁鈺隨即起身说道:“好,此事交由於尚书和高尚书一同去办,高尚书还请协调工部徵集民夫参与,兵器甲冑火器等的打造也不能暂缓!”
工部尚书隨即起身回道:“臣自当竭尽所能帮助於尚书办好此事!”
朱祁鈺看著高穀人畜无害的样子,心里想到这于谦能力虽强,可这政治手段却稍显稚嫩,几句话就得罪两个尚书,自己还得为他从中斡旋。
于谦啊于谦!如果再来一次夺门之变,你不帮我可就说不过去了。
想到此处朱祁鈺隨即下令:“转运通州粮草一事,为当下之要务,內阁及六部要通力协作务必保障通州粮草安稳运抵京城!”
此次运粮一事,功劳甚大且有于谦盯著不会出错,其他各部若不能参与进来,必然会心生怨气,所谓的平衡之道,便是如此。
于谦俯首说道:“启奏殿下,臣于谦请监国旨意!”
“臣请即日起,总领京营三大营、顺天府內各卫所以及后续备操军抗倭军等兵马,节制各营將校,凡调遣攻守,赏罚升黜,咸听臣便宜行事!”
文化殿內眾人目光齐聚在于谦身上,这是一个十分冒险的行为,按照大明律令,于谦作为文官是不能有军队指挥权的,真正有指挥军队权利的是五军都督府。
换做其他皇帝或者摄政王,于谦此举已是取死之道!
只可惜五军都督府中左右前后都督已尽数战死在土木堡,四朝元老勛贵代表英国公张辅与成国公朱勇也战死於此一役,一世英名毁於此!
朱祁鈺目光辗转於诸位大臣与幕后的孙氏之间,此时已经来到抉择之地,是继续隱忍麻痹孙太后,还是以雷霆手段掌权。
朱祁鈺思考片刻后,下定决心,唯器与名,不可假人,君之所司也,前世能成为最年轻的封疆大吏,他自然不是优柔寡断之人。
不再理会孙太后会如何认为,他点头说道:“可!”
“於尚书即刻书写奏疏,孤盖印。”
于谦自是有备而来,隨即从袖子中拿出早已备好的奏疏递呈朱祁鈺。
朱祁鈺拿起桌上的硃笔在于谦的请命奏疏上写下准,又从腰间拿出自己郕王的玉章,轻轻按了上去。
于谦收起奏疏后,终於放下心来,他就怕郕王软弱,监国后畏手畏脚,惧怕孙太后。
宣宗皇帝驾崩后,只留下了朱祁镇朱祁鈺两兄弟,一个已在瓦剌大营,虽然出征前授命朱祁鈺监国,但始终受到孙太后辖制。
现在看来,朱祁鈺之前软弱表现实属无奈自保之举,即便不是太宗宣宗等雄主,也有仁宗皇帝的处事不惊之风。
这便足矣!
于谦一直紧绷的神经,舒展了一些,刚放下心来,就感觉一阵头晕目眩,肚子咕咕叫,只能撑著桌案才站的稳。
朱祁镇被俘后,这些天他寢食难安,国家危亡,朝局震动,直到此时才算勉强稳住局面。
朱祁鈺急忙上前询问:“於卿身体可否有恙?要不要传太医诊治一番?”
于谦俯身致谢道:“让殿下见笑了,臣只是肚中有些饥渴罢了,並无大碍!”
“倒是孤疏忽了!”
朱祁鈺心想早朝到现在已经过去几个时辰,应该是有些低血。
“大伴去御膳房传膳,孤陪诸位大臣在此用膳。”
“谢殿下恩典!”
孙太后见此,心中愤愤不安地起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