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礼法之爭(2/2)
朱祁鈺一时犯了难,难怪嘉靖这么高的政治头脑在“大礼议”时,都没有斗过朝臣,最后还是皇权独断,才將自己的生父抬进了宗庙,毕竟是做人主,不是研治经典,自然是辩论不过以科举入仕的文官。
朝堂之上已经因政见不合而发生爭辩,有时候甚至会拳脚相加,诸臣也都习以为常了,王文心中亦是如此。
但,奈何徐彬横插一脚,將自己挡了回来,又几乎是指著朱祁鈺的鼻子骂他是庶子,完全打乱了王文的阵脚。
他是单纯为了报那日通惠河之仇吗?
还是单纯的以为朝堂的袞袞诸公只有他徐彬一人看出了“禪位詔书”是假?
今日乃是朱祁鈺登基后的第一次大朝会,看来这徐彬是非要跟自己和皇上过不去啊。
未待王文回应,排在东列文官之首的吏部天官王直躬身道:
“陛下有先帝禪詔,当可专断礼制,臣以为,禪位者,权也;宗法者,经也。
陛下继位之初,孙太后以“宗社为重”,册立陛下为帝,復立皇长子为太子,此乃“以嫡统庶”之深意也。……
然禪詔可移皇权,岂能移天性之嫡庶,伦理之尊卑哉?”
王直的一番长篇大论足足讲了一刻钟,不过终究是有著天官之称的吏部尚书,不仅引经据典,还举出了唐玄宗和宋孝宗的例子,二人皆是受禪为帝的,但仍尊嫡母而非生母。
之前孙向太后逼宫之时,刘安传的那份圣諭就是出自他的手,没想到朱祁鈺继位之后,来了招有样学样,搞出了一份“禪位詔书”。
不过既然朱祁鈺是他们一手推上去的,就不能去管这詔书的真假,就如同之前的口諭一般,即便再假,此时此刻它就是真的,不容置疑。
但是朱祁鈺尊生母的行为,在王直看来就违背了嫡庶尊卑的礼法传统了,极易引发宗室的內部矛盾。
况且此时新朝初立,也不利於朝局的稳定,在看出了王文此举乃是朱祁鈺授意的之后,他不得不站出来反对。
朱祁鈺仔细地听著王直所说的每一句话,心中暗自嘆息,王直终究还是和原歷史一般选择了礼法大义,而不是自己这个新景泰皇帝。
前世史书所载,王直此人刚正不阿,在景泰帝易储一事上寸步不让,今日观之,果然如此。
想到这,朱祁鈺將目光看向了于谦,不知这些天的相处有没有改变于谦的想法,自己之后想要推行各种改革政策,是绕不过这些大臣的。
此时的大明可不像中后期那般,朝堂上党派林立,大家你方唱罢我登场热衷於爭权夺利,反而对皇帝尊谁为皇太后,抬谁进宗庙不怎么感兴趣,顶多口头上反对两句罢了。
眼见双方形同水火,胡灐及时出口制止了这场礼法之论:
“启奏陛下,登基大礼既已完成,应去慈寧宫行朝谢礼,以免延误吉时。”
朱祁鈺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按照流程去给孙太后行朝谢礼,再赐宴百官之后,这登基大典的流程就算是走完了。
他也明白胡灐这时候开口,不是为了和稀泥,而是暗示自己换个地方再议此事。
今天百官来朝贺虽然显得人多,但大明的权力中心,自然不是谁都有资格进的。
所谓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而这皇帝尊生母一事现在看来,自然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