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2)
“陛下,吴千户已至府內,臣让他在大堂等候了。”
成敬俯身在朱祁鈺耳边轻声说了句。
朱祁鈺回了声:“请他过来吧。”
他正埋头写著一副伟人诗词,显得极为认真,前世爱练毛笔字的习惯,也带到了这个时空。
他之前了解到,吴氏娘家一系,比他想的还要受孤立,文官勛贵自不用说,在外戚这个圈子里,也不太受待见。
原因无它,还是朱祁鈺的父亲,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留下的根子。
即便是吴氏生下朱祁鈺后,朱瞻基也未给任何名分,直到自己快要驾崩时,才想起来自己在宫外还有个妃嬪和儿子,才下旨封吴氏为贤妃,將母子二人接入宫来,託付张太皇太后照顾。
吴氏的兄长吴安也因此,被免去戴罪之身,得了个锦衣卫千户的爵位。
皇帝宠幸罪臣之女,还育有子嗣,本来就属於皇家丑闻。
不管朱瞻基和张太皇太后如何遮掩,京城內的勛贵和官员,都知道此事。
当时是否有人站出来反对此事,现在已不得而知。
无论如何,吴氏还是获封了贤妃,朱祁鈺被立为了郕王,吴安也自然而然地成了外戚。
吴氏一脉,不但摆脱了罪臣的身份,还一跃成为了皇亲国戚。
但由於宣宗驾崩的早,吴氏在后宫又没啥权势,吴安这个外戚自然没人瞧得起。
又因其早年的牢狱生涯,即便是有爵位在身,在这京城中也是安分守己,像之前的朱祁鈺一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之后偶尔出门,也少不得其他勛贵外戚的子弟的嘲讽讥笑日常,当然他都是以笑脸接受这些侮辱。
因为这些林林种种的问题,之前骂吴安是傻子的勛贵,推波助澜的外戚,不在少数。
张太皇太后薨了之后,孙太后掌权,这些人更是蹬鼻子上脸,就差没有让吴安受胯下之辱了。
也难怪朱祁鈺说自己的这个舅舅沉稳老实……
本就不受文臣待见,又被勛贵外戚等落井下石,处境不可谓不艰难!
正因如此,吴安前面有罪臣之身吊著,后面又有外戚之身被眾官员盯著,可以说是身不由己,除了效忠自己这个外甥,没別的路可走。
这自然不用朱祁鈺再费什么心思劝说,態度理所当然地隨意了一些。
不多时,一名四十左右岁模样的中年人,身著飞鱼服,跟在成敬身后,走入书房,只是这身子躬得比成敬还低。
刚跨过门槛,就拜倒在地:“臣吴安,拜见陛下,吾皇……”
朱祁鈺头也没抬,继续写著诗。
一心二用开口道:“舅舅无需多礼,今日只有亲人,没有君臣。”
吴安能在御史言官、勛贵外戚的针对下,在北京城安安稳稳过了十多年,自然不是表面上的憨厚老实之辈。
听了这话,他立马知道,是在警示自己作为外戚当奉公守法,不得作奸犯科。
吴安將头埋得极低,回道:“臣虽未读过多少圣贤书,却也知这礼不可废。”
“如今陛下刚登大宝,朝局未稳,內忧外患交织。”
“臣深知外戚身份敏感,臣定谨言慎行,绝不给陛下添乱。”
他答得毫无保留,他本就因吴氏得以脱去罪臣之身,现在又因吴氏之子朱祁鈺,成为大明的国舅。
对於吴安来说,外戚该干嘛他早就铭记於心,回答根本不用片刻的犹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