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太师所求,朕无有不允(1/2)
朱祁鈺著郭登出使瓦剌给朱祁镇送衣服的詔书,很快送到了大同府。
大同府参將郭登,骑著一匹矮小的蒙古马,伴隨深秋的寒冷和濛濛细雨,向著城外而去。
他並没有著甲佩刀,而是穿著自己的武官袍服,身后是一辆马车,马车上是朱祁镇的髮妻钱氏,差成敬送到大同府的衣物。
隨行的是十几名老弱残兵,一行人在郭登的带领下,朝著瓦剌大军驻扎的阳和卫走去。
在郭登的一通鼓舞下,士气还不算很低落。
郭登也心知士气低落是正常的,整个大同府的守军和居民,不止一次看到了朱祁镇来大同府叫门叩关的场景。
他作为武定侯郭英的孙子,正经的老牌勛贵,自然看不起朱祁镇作为大明天子的这般软弱行径。
朱祁镇带著自己的第二个贴身太监喜寧,坐著瓦剌人驱赶的马车来到大同府的城门下。
朱祁镇所来就为两件事,一是让大同府总兵官刘安打开城门,放自己入城,二就是要银子。
当时的刘安犹豫不决,这可是皇帝的命令,抗旨不尊的下场是什么,在朝为官的人都懂。
好在自己坚决以“奉命守城,不敢擅启闭”回应,紧闭城门,瓦剌无法攻城,只得携朱祁镇离去。
总兵官刘安筹得黄金万两,送给朱祁镇后,望著远去的车架,跪伏在城楼上嚎哭不已。
朱祁镇的叫门一事,导致朝中诸位大臣另立新君的想法,成了不得不为之事。
孙太后即使立朱见深为太子,让郕王朱祁鈺监国,就是想保住朱祁镇的皇位。
奈何朱祁镇干的事一件比一件没下限,已经影响到大明的江山社稷了,即便孙太后再怎么努力操作,终究还是抵不过诸位大臣的联合逼宫。
好在朱祁鈺这位新君上位后,一系列稳固朝堂的事做得不错,送到大同府的第一封詔书不是改元登基詔书,而是不许给奸人假扮的太上皇开门。
这让他们这些边关守將放下心来,不用背著抗旨不尊和弒君的罪名了。
郭登对於这次朱祁鈺让他出使瓦剌,朝见太上皇一事,並未有所牴触。
一是君命难违,二是朱祁鈺的信中写著让他替自己去骂骂朱祁镇这个不肖子孙,整个大同府除了他,其他人好像真没这个资格。
原因无他,喜寧带头攻破紫荆关的军报,已经传遍整个山外九州,而朱祁镇所在的瓦剌大营,此时正在离大同府三十里的阳和卫。
虽然出城前刘安一直反对郭登只带十几人,还俱都是老弱,让他多带点兵马。
郭登拒绝了,一来大同守军现在较少,二来自己是要亲自入瓦剌大营的,也先想杀他带多少人都护不住自己的。
若不是有马车同行,他自己都想孤身前往了。
以他与瓦剌交手数次来看,也先这人狡诈无比,自己此趟前去无论自己如何囂张跋扈,他都是不敢动自己的。
从他抓到朱祁镇后,只敢打著送圣架回城的名號,却不敢攻城就能看出。
大明的根基太强了,朱祁镇或者是自己要是死在瓦剌大营,那大明和瓦剌就是不死不休了。
以蒙古诸部见风使舵的秉性来看,只要大明缓过这口气,集全国之力攻伐瓦剌,其他各部马上就会调转矛头,跟著大明一起攻伐瓦剌。
瓦剌决计如何都是承受不住几十万大军的围剿的,所以郭登才敢什么都不带去瓦剌大营。
三十里的路程,在全是车马的情况下,不过一个时辰就能抵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