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山中狐(2/2)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悽然北望。”
此时此刻,方长却对苏子的这首《西江月》生出一番新的感触来。
暮春时节,距中秋尚远,方长却有些想家了。
就著夜色,方长决定大醉一场再说。
这一醉,就是一夜。
日上三竿。
本该在桃林中锄草浇水的方长直到此时才迟迟醒来。
白色狐狸在树下用力一甩缎子般的皮毛,甩去一身斑斕桃,收好两只毛茸茸的狐狸尾巴,撑著懒腰,在烟霞中变回那个容貌昳丽的青年人。
桃中还埋著一封黄追的回信。
看来应该是丁亥力士见自己还在伶仃大醉,便將回信留到了此处。
方长通读一遍,倒也没发现什么异常,於是便重新整理鬼市卷宗,又通过六丁驛递了出去。
看来只是山丹县特殊。
金水县城隍马燃虽然惫懒,但却没有山丹县城隍那么离谱。
排除掉一个错误选项,方长紧绷的神经也有所舒缓。
“喝酒误事啊,一壶桃酿,不仅错过了昨晚的修行,怎么就连今天的早课也错过了。”
方长正好衣冠,提著酒壶回到了阁楼。
大醉一场,是时候去干正事了。
祝山与寇三娘说的慧贪和尚就在烟霞山不远处的枯泉寺中。
方长当年从烟霞山中取得如意宝册后,因为担心天书背后有其他算计,终日小心行事,倒是不曾与这大和尚打过交道。
只记得那寺不大,修在一处松林旁,寺中明明有一口甜水井,却偏偏叫做枯泉寺。
这寺也好找,日头刚上山头,方长就在群山中找到了地方。
山间孤寺。
一间大殿,几间僧房,一口井,一处不大的青石砖院子。
大和尚慧贪不在。
眼袋发黑的小和尚正在往包裹中收拾经书,看样子是要下山。
方长扫了一圈,诸佛诸菩萨的泥像毫无灵应,便大大方方的在寺中探查一圈,没有结果,这才附身鸟雀跟了上去。
小和尚在山中兜兜转转半天,一路追鸟赶兔,摘折草,走累了便从包裹中取出乾粮吃几口,一路上倒也懒散。
方长跟著他在山中四下胡乱转了好几圈,这才赶在饭点时候,同他一起走到山下。
这里却有一座诺大的宅邸。
正门两扇朱漆兽头门,门上密密嵌著铜钉,门额高悬丈二黑匾,匾上用金漆书著“赵府”二字。
粉墙连绵三里不见首尾,墙头密排荆棘。
墙后五步一景,十步一阁,亭台廊阁间遍植卉。
简直可与金水县的夏家春园相提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