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降临扶桑的狐神大人(2/2)
“主要在这里时间久了, 在吃的上面没法適应。”
陆清风觉得这可能就是她瘦了的主因。
他也是第一次来这里,对这里的食物最大的印象就是寿司、拉麵、关东煮,章鱼小丸子,因为这些在国內也比较常见。
他也吃过,不知道是不是国內进行了本土化改良,反正对他来说,还算不错有的甚至称得上美味。
比如章鱼小丸子。
“辛苦了,回去请你吃大餐。”
“那算了。”
杨秀秀很坚定的拒绝。
取了行李,乘坐这边安排的车辆来到东京市中心,一路行驶,能够感受到越靠近涩谷越是繁华。
即便是工作日,街头等红灯的人流也是密密麻麻,各种车辆也是川流不息。
车辆没有在这里停留,而是来到光文社所在地的都港区虎之门,在附近的一家酒店办理入住。
稍作休息,就继续vlog的拍摄
时间正好是中午,陆清风也饿了,就叫上杨秀秀和山田熊太去吃饭。
在山田的推荐下,来到附近一家二郎系拉麵店。
和日式文化一样,扶桑饮食受海外影响很重,其中作为邻居,被华夏影响的也是最深的,像是汤麵,大概是明朝末年,扶桑江户时代,由朱舜水带到这里。
在扶桑太田市还能找到这位明朝遗臣的墓地。
不过那个时候,这种食物仅上层社会食用。
一直到明治维新时期,大量华侨迁居横滨、长崎、神户这三大港口城市,形成中华街,酱油清汤配叉烧,笋乾的拉麵雏形开始在这些地方流传。
后来经过扶桑人的不断改良,以適应本地人的口味,而成为如今的拉麵。
而眾所周知的速食拉麵,也就是方便麵的发明要到昭和时期的事了。
到了如今,拉麵是扶桑大眾美食的代表,便宜、味美,量大,属於打工人日常最常吃的食物。
二郎系拉麵属於其中一个独特流派。
特点就是重油重盐,猪骨熬汤加酱油调味,猪背脂增加口感,肉多菜多面也多,价格还十分便宜。
第一次吃这种拉麵的陆清风感觉味道还可以,就是容易腻。
因为是饭店,这家店客人不少,坐在一角的几人说著汉语,还有两个人拍摄,还是有些受人瞩目的。
主要还是陆清风的外貌太过扎眼,进入店內的客人都会下意识的看一眼。
“谁だよ(这是谁呀?)”
“アイドルかもしれない(可能是偶像吧。)”
……
不少人在这样討论著。
出於社交礼仪,倒是没有人上前打扰,只是惊嘆於少年的美貌。
对於长得好看的男生,扶桑社会有多追捧?
因为帅哥在恋爱中占据太多优势,为了给平平无奇的男生提供一些有利条件,所以有必要像长得帅的男生徵税。
这是扶桑一位经济学家提出的观点。
虽然看起来有些无厘头,但足以说明,扶桑人对容貌的看重程度。
……
这章卡了半天,到现在才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