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提琴二重奏《塞维亚的理髮师》序曲(1/2)
曲调的尾段在弓弦缓缓下拉出的旋律中结束,余韵了了,掌声响起。
“怎么样?前段时间老吕给我打电话,和我说了这小伙子,今天现场见到確实厉害,这意境,这画面感,真真是了不起,我好像看到月光在他的琴弦上跳舞”
“他开头的运弓很有意思,轻巧敏捷,模仿了粤省音乐的加技法,灵动自然,比我厉害。”
柴胜安跟著人群鼓掌,掌声中听到身侧两位国內颇具名气的音乐家在交流心得,不用侧耳去听。
所谓的加技法是粤省音乐中的核心手法,类似於西洋乐中的变奏,但並不完全相同,是一种在原有的旋律周围添加装饰音符或是碎音群,使的旋律声丰富,效果更佳的做法。
这种技法不会標在谱子上,让演奏者照著弹,而是对乐器的熟悉到了一定程度,在对曲调的理解上,適当的加入。
也可以说是演奏者在技巧嫻熟后对原曲的二次创作。
柴胜安是搞音乐研究的,自然是知道这点,只是他没注意到这点。
细细回想一番,好像还真的是这样。
將民乐技法融入西洋乐器之中,虽然算不得有开创性,但能这种细致入微,悄然无声的方式,对方在小提琴这件乐器上的掌握已然是登峰造极。
目光看向台上躬身致谢的少年音乐家,柴胜安取出钢笔和记事本,想了想,在本子写下音乐天才,年轻的小提琴大师,21世纪最杰出的小提琴手……
写下著三个短句,他忽然停下,笔尖停在了半空,他想起了一个人呢,一个同样小提琴技艺举世无双,被称为20世纪小提琴王者的男人。
亚沙·海菲茨!
三岁学琴,六岁演奏孟德尔颂的作品,十一岁在柏林登上大舞台,以超乎想像的演奏让来到现场的音乐大师菲里茨·克莱斯勒惊呼“你我也许该怀著多么满意的心情马上砸碎自己的小提琴啊”
此次,这位小提琴天才开始书写自己的传奇歷程。
十六岁的亚沙·海菲茨在卡內基音乐厅举行了自己在美利坚的首次专场音乐会,以举世无双的演奏技法让当时的音乐评论家称呼他为20世纪的小提琴王者。
想到这,柴胜安默默地將【21世纪最杰出的小提琴手】改成了【21世界的小提琴王者】
眼睛又看到台上精美如瓷器般的少年,面上带著笑,微微上挑的眼睛有著难以言喻的魅力,想了想,又在本子上添加了一个名词。
【小提琴天使】
这也是亚沙·海菲茨的美誉。
將心中最深刻的印象记在了本子上,柴胜安对本次要撰写的评论稿已经有了大体思路。
同时他也在想,或许可以给国外几家杂誌也投一份。
虽然这少年的音乐之路才刚刚起步,虽然他才举办了第一次专场音乐会,但如此耀眼的人物註定不会局限在国內舞台,他会像很多前辈一样,成为人类歷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提前开始撰写陆清风的新闻报导,也能为他博得一个好名声。
甚至他想把自己的研究课题放在这个少年身上。
音乐是一种文化,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风格审美,和社会环境,个体情感,种族习俗,乃至工业技术进步都有著紧密的联繫。
任何一个时代的顶级音乐家,其成就除了本身的技艺,其艺术风格必然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心思思绪万千,下一首音乐演奏已经开始,他收拢心思,专注在舞台本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