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会猎牛川(上)(2/2)
且按下丘洛跋的心思不提。待全军解散后,各幢的幢主们却自发留了下来。这標誌著聚会的第三阶段——真正决定命运的大会,正式开始。
这种军事民主制特別適合生產力不发达、社会分工少的草原,怀荒人对此並不陌生。
尤其是目前都督府中並没有真正可以一言九鼎杀伐决断的领袖级人物,军事民主制更是顺理成章。
眾所周知,大会决定小事、小会决定大事。
既然与会人员的规模缩小到百人以下,所有人都知道,马上要討论的肯定是个关乎眾人命运的事情。
不过乐举的话还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诸位叔伯兄弟,”乐举目光扫过眾人,“不知大家可曾留意?自我们出发以来,竟未遇到任何柔玄的牧子或探骑?”
他顿了顿,拋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因为沃野镇已反!西边各镇皆反!怀朔、武川被围,柔玄镇——已然崩溃瓦解!”
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在幢主们中间炸开!
他们本以为此次转场牛川,不过是寻常的迁徙狩猎,至多是与柔玄人爭抢草场。万万没想到,整个北疆的局势已天翻地覆!
怀朔和柔玄,分別是六镇东西两个核心节点,但是现在一个被围困,一个陷入崩溃。
这种局面,就连当年蠕蠕最强盛的时候都办不到。那么,西边沃野镇的叛军会不会紧接著横扫而来,夺走怀荒人的牛羊和家园?
“这可如何是好?”一位年长幢主眉头紧锁,声音透著焦虑,“洛阳朝廷必遣大军討伐,我等怀荒人会不会受牵连?”
“咱们本就是反了的!官军迟早要来,不如与沃野叛军结盟?”另一位幢主提议道。
乐举静静地看著眾人的反应,抬起手,示意眾人安静下来,然后缓缓说道:
“诸位叔伯兄弟,咱们的难得过了几天轻鬆点的好日子,但是大家应该也看出来了,这种好日子是不可能长久下去的,无论是官军还是叛军,都不能放著咱们不管。所以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商討出一个应对之策。”
“打铁还需自身硬吶。”他继续分析道:
“牛川水草虽美,然西接抚冥、武川,原野平旷,无险可守。南边更是直面恆州,那里有泰常长城和畿上塞围两道屏障!官军若从平城出发,沿途军堡城池林立,足可支撑数十万大军!”
乐举所说的长城,其实一共有三道。
最早的是明元帝拓跋嗣於公元423年为防卫柔然人而修筑的长城——
东起赤城(即现在的御夷镇,在御夷故城南边几百里外),西到五原,途径长川之南,而长川就在柔玄镇城西边数十里外。
因修筑於泰常八年,所以时人称呼为“泰常长城”。
第二道长城是太武帝拓跋燾於八十多年前沿著国都平城的北境修筑的“畿上塞围”。
畿上塞围东起上谷,即后世北平市延庆区一带,向西延伸至黄河边上的內蒙古清水河与山西偏关交界处。
而第三道长城就是六镇本身。
“叔伯兄弟们,咱不能坐著等死啊!”
“大郎发个话,到底怎么干?”终於,一个身材短粗的汉子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