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观察丧尸(2/2)
因为大多数哺乳动物包括灵长类动物在內,它们的耳朵通常较大且能灵活转动,可独立接收不同方向的声音信號,能精確辨別声音来自哪个方向,误差可小至几度。
因为在野外动物们需要精確定位声音来源躲避天敌或者发现猎物,而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早已失去了这种能力,现在大多数人已经无法控制耳部肌肉。
进化成为恐怖直立猿后,人类大脑高度发达,能够综合处理来自多个感官的信息。
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相互配合,使人类可以更准確地判断声音方向和来源,减少了对耳朵转动以获取声音信息的依赖。
所以根本不可能出现韩国丧尸片那种情况,除非丧尸还能再进化,摆脱人类的身体结构,或者进行大幅度的改造和进化。
测试完丧尸的视力和听力后,林敘白的目光重新聚焦在楼下徘徊的丧尸身上。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发现变异成丧尸后,頜骨与人类有什么不同。
它们的頜骨开合方式与人类別无二致,有些丧尸的嘴里甚至因为撕咬猎物丟失了好几颗牙齿。
这让他放心不少。
因为人类的頜骨和牙齿构造,註定了不適合进行高强度和专业化的撕咬。
人类頜骨相对短小、纤细,咬肌附著面积有限,无法像食肉动物那样附著强大的咬肌,难以產生巨大的咬合力。
顳下頜关节结构限制了人类下頜的开合角度和运动方式,无法像一些动物那样张得很大,不利於对大块猎物进行撕咬。
而且牙齿以適应咀嚼各种食物的形態为主,尖牙不够锋利和长大,臼齿宽阔適合研磨,这种牙齿形態在撕咬坚韧的肉类或猎物时,不如食肉动物的牙齿有效。
同为灵长类动物,狒狒拥有长达7厘米的犬牙,即便是豹也不敢轻易招惹,而人类的犬牙几乎已经完全退化,即便全力张口,也难以造成非常大的贯穿伤。
更致命的是,人类颈部缺乏辅助撕咬的强劲肌群,肢体协调性也早已偏向直立行走与工具使用,因此难以精准咬住移动中的目標。
不过这时人的双手就能发挥作用,之前林敘白就是因为手臂被丧尸的双手固定住,才会被咬中,不过由於頜骨和牙齿不適合撕咬,丧尸才没有咬穿和撕烂他的衣服。
电影里丧尸能够一口咬穿士兵的军装也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因为再怎么超出人体极限,也不可能突破人体结构的束缚。
默默地將这些观察结果记在心里,林敘白又来到一楼,他从货架上找出一炳斧头锤,將金属锤头部位放在地上,又拿起一炳羊角锤轻轻敲击木柄的末端,直到把木柄拆下来。
接著他又从角落里翻出一截空心的金属圆管,刚好能够穿过斧头锤中间的斧眼。
看著摆在地上的焊机和切割机,林敘白一阵感嘆,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会用在製作对付丧尸的武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