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用户狂潮,口碑炸裂(2/2)
“哇,以前我夜间掛问道刷道都是用冰袋,现在好了199真香!”
“看了你的图,我下单了。”
“感谢分享,已加入购物车。”
“真的这么神?我那个打游戏能煎鸡蛋的手机有救了?”
“回復楼上:绝对有救!买它!”
“呜呜呜,没抢到,现在预售要等多久啊?”
“官网好像又能预定了,快去!”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各种式展示冰核m1效果的短视频层出不穷。
有直接展示温度计变化的;
有对比使用前后游戏帧率变化的;
有把它当成迷你“空调”对著手吹的;
甚至还有人在上面放一小滴水,看著水珠迅速结成冰碴的,虽然略有夸张成分,但足以表现其製冷能力。
配上动感的音乐和“xx神器”、“xx天板”之类的標题,病毒式传播效应彻底形成。
“冰核 m1”不再仅仅是数码圈的玩物,它开始出圈,吸引了大量本不对散热器感冒的普通手机用户。
毕竟,谁还没经歷过夏天手机烫手的烦恼呢?
【知乎、数码论坛】
这里的討论相对更深入一些。
“如何评价奇点科技发布的冰核 m1 手机散热器?”
这个问题下,高赞回答几乎清一色地给予了极高评价。
用户a:“泻药。刚拿到手。结论放前面:超出预期。本人xxx手机,夏天打游戏老大难。用m1后,可以说完全解决了发热问题。至於原理,kol们分析很多了,什么tec、风道设计,但我觉得核心还是那个『sg-1导热凝胶』,太强了。奇点科技掌握了核心科技。”
用户b:“补充一点,做工真的不像199的產品,细节处理得不错。rgb灯虽然我个人不太感冒,但不算杀马特。要说缺点,就是那个电源线有点碍事,要是能內置电池就好了。”
用户c:“楼上別想內置电池了,这功率,电池得多大?现在这样挺好,性能拉满。我已经把我之前买的某牌散热器扔垃圾桶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用户d:“现在压力来到了友商这边(滑稽)。”
甚至在二手交易平台“咸鱼”上,都出现了奇景。全新的“冰核 m1”不仅没人折价出,反而有人加价求购现货。
“收一个冰核m1,全新未拆,250元,海市可面交。”
“出冰核m1,用过一次,99新,300元不包邮,別问为什么贵,问就是现货!”
供不应求的局面,可见一斑。
【奇点科技,新办公室】
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內,李梅拿著平板电脑,快步走到苏阳的办公室。
“苏总,你看!”李梅的语气中难掩兴奋,“全网……不,应该说是用户口碑,彻底爆了!”
她將平板递给苏阳,上面是匯总的网络舆情报告和各大平台的热度数据。
“b站、微博、抖音、知乎……几乎所有主流平台,用户都在自发地分享使用体验,好评率高得惊人!『冰核 m1』、『奇点科技』、『199散热器』这些词条的热度还在持续攀升!”
苏阳平静地看著屏幕上的数据和一条条滚烫的用户评价。
“和预想的差不多,”他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好的產品自己会说话。”
当初定价199元,就是基於对產品性能的绝对自信,要用性价比和顛覆性的效果,一举击穿市场。
“不过,”苏阳的目光落在一条关於“体积稍大”的评论上,“用户的反馈要重视。让客服团队和市场部的人,密切关注所有平台的討论,不仅是好评,任何关於缺点的、建议的、吐槽的,都详细记录下来。”
“明白!”李梅立刻点头,“我已经安排人做了,正在建立用户反馈资料库,为我们后续的產品改进和叠代做准备。”
“嗯,”苏阳站起身,望著外面景色,“第一仗,我们打贏了。但这只是开始。”
用户口碑的爆炸式发酵,是比任何gg都有效的催化剂。
它將“冰核 m1”和“奇点科技”的名字,深深烙印在了无数消费者的心中。
官网后台,预售订单的队列长度再次刷新了记录,长得望不到头。
奇点科技,这家成立不到一年的初创公司,凭藉一款看似不起眼的小產品,真正意义上地,一炮而红,声名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