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庙堂之策(2/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院士,”苏阳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整个会议厅,“非常荣幸能有机会,代表奇点科技,向各位匯报我们在基础材料科学与新型计算理论方面的一些浅薄探索与初步进展。”
儘管口称“浅薄探索”,但当巨大的投影屏幕上,首先展示出“奇点碳”那完美得令人窒息的原子结构图谱,以及其后罗列的一系列打破现有材料认知极限的物理参数时,会场內还是响起了一阵细微却清晰可闻的吸气声。
“『奇点碳』,是我们发现並命名的一种新型二维碳同素异形体…”苏阳语速平稳,条理清晰地从材料的发现、理论构建、实验製备工艺(隱去了最核心的原子操控细节,只提及“多步催化气相沉积结合针尖诱导自组装技术” ),到其在超高载流子迁移率、独特光电效应等方面展现出的惊人特性,一一进行了阐述。每一项数据,都有详实的实验记录和权威期刊《science》的发表作为佐证 。
即便是听过了前面数个精彩报告的院士专家们,此刻也不由得將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些匪夷所思的数据曲线上。
一位主攻新材料领域的院士,甚至忍不住拿起桌上的资料,与身旁的另一位院士低声而快速地交流起来,神情中充满了惊讶与探究。
苏阳並未停顿,紧接著將话题转向了“易数逻辑”。
“在算法理论层面,面对日益复杂的智能系统需求,我们认为传统的计算范式已逐渐逼近其瓶颈。因此,奇点科技尝试借鑑东方古老智慧中的整体观与变易思想,融合现代数学工具,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计算理论——『易数逻辑』。”屏幕上,复杂的数学公式与写意般的卦象符號交相辉映,展示了这种独特理论的冰山一角。
他重点介绍了“易数逻辑”如何在非线性光学系统中,对复杂光场模式进行高效识別与分类的初步实验验证成果——那篇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上的论文,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
“我们认为,『易数逻辑』的核心,在於其多值性、模糊性以及內稟的动態演化能力,这使其在处理高度不確定性、高维度、高复杂性的信息时,有望展现出超越传统算法的鲁棒性与创造力。”
整个报告持续了近一个半小时,苏阳以无可辩驳的科研数据、严谨的理论推演和清晰的应用前景,系统地展示了奇点科技在这两大核心方向上所取得的、足以让世界为之侧目的突破。
他深知,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洞察秋毫的智者,任何浮夸和空谈都只会適得其反。
报告结束,苏阳微微躬身。会议厅內先是短暂的静默,似乎眾人仍沉浸在那些顛覆性的信息之中。
旋即,一阵並非刻意,却发自內心的掌声响了起来,在庄重的会议厅內迴荡。
这掌声,不仅是对苏阳个人,更是对奇点科技展现出的原始创新能力的肯定。
主持人待掌声渐息,才开口道,语气中带著明显的讚许:“苏阳同志,奇点科技的成果,確实是石破天惊!你们的这两项工作,无论是『奇点碳』还是『易数逻辑』,都具有极高的原创性和战略价值,为我们今天討论的国家科技发展全局,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视角和潜在的强力引擎。”
紧接著,便是提问与深入研討环节。一位主管科技工作的部委领导率先发问,目光锐利:“苏阳同志,『奇点碳』的製备工艺,特別是你提到的『针尖诱导自组装技术』,其稳定性和重复性如何保证?要实现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量產,你们估计面临的最大瓶颈是什么?国家层面如果给予支持,你们认为最关键的著力点在哪里?”
苏阳沉稳应答:“领导,目前『苏氏碳膜』的製备,在微米级尺度上已能做到小批量、可重复 。但要实现您所说的大面积、高质量、低成本的工业化量產,最大的瓶颈在於超高精度原子级製造装备的自主可控,以及相关超高纯度特殊催化剂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如果国家能在这些环节布局攻关,並建立起相应的產业链配套,將极大加速『奇点碳』的应用进程。奇点科技愿意在这方面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