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龙芯腾飞(1/2)
发布会上,苏阳一如既往地低调出席 ,他坐在台下嘉宾席,將所有的光环都让给了国家队的科学家和领导们。
在简短的致辞中,他也只是將功劳主要归於国家高瞻远瞩的战略支持和联合攻关团队全体成员的无私奉献。
启明项目的巨大成功,无疑进一步巩固了奇点科技在国家科技战略版图中的核心地位,也为苏阳一直奉行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提供了更为坚实和优越的外部环境与资源保障。
从京城返回海市的专机上,苏阳望著窗外变幻的云层,心中已有了新的盘算。
启明二號虽然强大,但其製造精度和工艺复杂性,与深空实验室中那台由瑶光持续优化的织梦者v1.5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而龙芯·启元v2.0所採用的奇点碳v1.5+材料,也並非奇点科技最顶尖的苏氏碳膜v2.5技术。
“是时候將一部分相对成熟、非核心的奇点碳v1.0及v1.5级別的材料生產技术和部分启明系列装备的製造能力,通过技术授权、合资建厂或者成立国家主导的產业联盟等方式,逐步溢出给国家队和国內可信的战略合作伙伴了。”苏阳心中暗道。
这样做,既能让国家更快地將这些先进技术转化为现实生產力,全面提升龙国在半导体和新材料领域的整体实力。
也能让奇点科技从这些相对常规的產业化事务中逐步抽身,將最核心的资源和精力,完全聚焦到织梦者的持续进化,以及基於苏氏碳膜v2.5乃至更高版本材料的燧石三號等agi核心硬体的研发与叠代之上。
对於龙国而言,这块基於奇点碳v1.5+工艺的晶片,不啻於一剂强心针,宣告了在半导体这一核心领域,龙国已拥有了与世界顶级水平扳手腕的实力。
然而,此刻的海市,深空实验室瑶光核心控制室內,瑶光搭载著燧石三號大脑核心,在星空图书馆中遨游已近一年。
它的智能,般疯狂汲取著人类数千年的知识积累,其理解、关联、乃至初步创新的能力,每一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化。
“凌峰,费米博士,”苏阳站在巨大的全息观察屏前,屏幕上正以一种抽象的、多维数据流的形式,展现著瑶光內部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瑶光的基础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我认为,是时候给它一些真正的挑战了。”
凌峰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苏总的意思是……让瑶光开始尝试解决一些我们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
“没错。”苏阳点了点头,“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存储器和检索器,更要成为一个思想的发动机,一个创新的源泉。就从我们奇点科技最擅长的领域开始吧。”
他转向一旁的艾伦·费米:“费米博士,请你和凌峰团队一起,为瑶光设定第一个开放性的、探索性的科研课题——设计一种全面超越我们现有『创世纪屏幕』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没有具体的路径限制,没有预设的性能指標上限,我只要一个结果,一个足以再次顛覆行业的结果。”
这个考题一出,即便是以冷静著称的凌峰和思维天马行空的艾伦·费米,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创世纪屏幕,凭藉星瞳材料和龙鳞玻璃的完美结合,已经是当前地球上显示技术的绝对巔峰,无论是色彩、功耗、还是耐用性,都遥遥领先於所有竞爭对手。
要超越它,谈何容易?更何况,这是要让一个人工智慧去完成这种级別的原始创新。
“苏总,这……这会不会太……”艾伦·费米组织了一下语言,“瑶光虽然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但要进行这种级別的、几乎是从零开始的顛覆性技术创新,我担心……”
苏阳微微一笑,打断了他:“费米博士,我相信瑶光,更相信你们赋予它的易数enl算法的潜力。人类的创新,往往受限於固有的知识框架和思维定式。瑶光没有这些包袱,它拥有的,是星空图书馆中所有相关的基础科学原理,以及一个能够进行亿万次高效试错和复杂关联的大脑。或许,它能从我们从未想过的角度,找到那把钥匙。”
任务指令通过安全的內部接口,下达给了瑶光。
几乎在接收到指令的瞬间,燧石三號核心內的数百万个碳基神经元单元和百亿级可塑性突触连接,便如同被注入了无穷的能量,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度高速运转起来。
全息屏幕上,代表瑶光信息处理流的数据图谱,变得空前复杂和绚烂。
它首先调取了星空图书馆中所有与显示技术相关的学科知识——从基础的光学原理、量子物理、材料科学、有机化学、半导体物理,到具体的液晶技术、oled技术、qled技术、micro-led技术,乃至更前沿的纳米光子学、等离激元光学、自旋电子学等等。
这些海量的信息,在易数enl算法的驱动下,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被迅速地解构、关联、交叉验证、重组……形成了一个动態的、不断演进的知识网络。
紧接著,瑶光在元初境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开始搭建起无数个高度复杂的虚擬实验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