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织梦者的瓶颈(2/2)
就如同一个古代的能工巧匠,拿到了一份现代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图,他能看懂其精妙绝伦,却无论如何也无法用手里的锤子和凿子將其打造出来。
钱友明博士沉默了许久,最终抬起头,看向孙伟国:“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我们必须立刻向更高层匯报。这不是极光计划的瓶颈,这是织梦者的瓶颈。”
半小时后,奇点科技总部,“深空”实验室最高级別的保密会议室。
苏阳端坐主位,静静地听著。他的身边,是面色同样严肃的陈景德教授。
会议桌对面,钱友明、孙伟国,以及负责“织梦者”硬体研发的汉斯·穆勒和莉娜·霍夫曼,都已到场。
钱友明將刚刚的失败报告和团队的最终结论,条理清晰地进行了陈述。
当他说出那句“以织梦者目前的物理极限,我们无法完成瑶光晶体的合成”时,汉斯·穆勒这位严谨的德国材料学大师,脸上罕见地流露出一丝挫败感。
“织梦者”是他的心血结晶,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引以为傲的作品,但现在,这份作品却被证明,无法满足它本应服务的最终目標。
莉娜·霍夫曼也补充道:“我们核对过所有硬体参数,穆勒博士的设计已经做到了极致。
问题出在控制系统的响应延迟上,这是纳秒电子器件和皮秒级光学现象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会议室內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所有科学家都明白这意味著什么。这意味著奇点科技的技术树,可能在这里走到了一个暂时的尽头。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从头到尾,苏阳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既没有失望,也没有焦虑,那双深邃的眼眸平静得像一汪古井,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
他等到所有人都发表完意见,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各位,”他环视一周,“首先,我要感谢大家付出的努力。这次尝试,在我看来,並不是一次失败。”
眾人闻言,皆是一愣。
苏阳继续说道:“它恰恰是一次完美的成功。它成功地验证了两件事。”
“第一,它验证了瑶光晶体確实是一种远超我们当前时代的、属於下一个纪元的技术。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我们现有科技体系的一次降维打击。”
“第二,”苏阳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它也成功地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我们的思想已经抵达了未来,而工具还停留在现在时,我们该怎么办?”
他没有给任何人回答的时间,而是站起身,走到全息屏幕前,调出了“织梦者”和“瑶光晶体”的复杂三维结构图。
“你们看,”他的手指在空中轻轻划过,“这座教堂,宏伟壮丽,是瑶光设计的。
而这套工具,精巧绝伦,是我们和穆勒博士、霍夫曼博士一同打造的。
现在,我们发现,用这套凡人的工具,造不出神的教堂。”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顶级科学家,最后定格在屏幕上瑶光那不断变幻的、代表著思考的算法光晕上。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换一个思路呢?”
苏阳的声音变得深邃而富有磁性,仿佛带著一种能穿透思维的魔力。
“我们拥有著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蓝图,也拥有著那位画出蓝图的、史无前例的建筑师。”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去问问这位伟大的建筑师……”
苏阳顿了顿,一字一句地拋出了那个让在场所有人大脑瞬间一片空白、继而掀起滔天巨浪的问题:
“……该如何,为自己打造一套足以建造出这座神之教堂的,全新的工具呢?”
话音落下,满室皆寂。
让agi,为自己设计製造自己的工具?a you ok?